如果说,金沙遗址中的太阳神鸟是在意念上表达古蜀人遨游远方的向往,那么从天回山出发的金牛道则是古蜀人用智慧与血汗修筑的一条康庄大道。通过这条路和这条路所蕴含的天府文化精神,成都从最原始的农业文明,一步步走到了辉煌的今天。
金牛道一开,成都向北就有了一条像模像样的道路。路好走了,交流沟通的频率也就加快了,城市的规模也开始呈几何级数增长。在这种对外交流的过程中,首先是中原发达的科技手段传到了蜀地。比如,从重要的冶金方面来说,《华阳国志·蜀志》这样写道,“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中原先进的冶铁技术被带入巴蜀,秦国还专门建立了官营的铁器生产场所。说起来,蜀地矿产尤其是铁矿资源丰富,《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但是铁矿却并没有被完全开发与利用起来,其根本原因就是冶炼技术不到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收藏的各色藏品中,没有铁器的原因。
眼看着家里有矿,但苦于没有成熟的冶炼技术,成都人也只能干着急。金牛道一开,北方先进的手工冶铁技术传入蜀地,由此开启了成都冶铁工业的黄金时代。蜀地的人们再也不用依赖“进口”,而是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成都制造”的铁器。古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使得顺手,生产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农业生产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成都冶铁技术输在了起跑线上,但通过技术交流很快就赶上中原地区的先进水平,并一跃成为西南地区的冶铁基地。成都生产的铁质兵器作为重要的军事资源,不断地被运往关中地区,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7年在金牛区天回山东汉崖墓里,就曾出土了一把东汉光和七年(184)广汉炼造的环柄错金书刀,掐指一算,距今已超过了一千八百多年。顺便提一下,在这场冶铁的浪潮中,一些人也因此而发家致富,其中一位就是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卓王孙靠主业之一冶铁“货累巨万亿”,光是仆人就有上千人。如果汉代也有福布斯排行榜,冶铁大亨卓王孙妥妥地能跻身其中。如此优越的家庭条件,还给卓文君招来了风流才子司马相如,诞生了一段名传千古的爱情佳话。
农业工具得到较大改进,对于蜀地的人们来说就是一次伟大的“农业革命”。但是另外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可怕的洪水。岷江从山高谷深的岷山进入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犹如脱缰的野马,夹杂着大量泥沙向成都平原奔泻而来,导致每年涨水季节,都会泛滥成灾。而这个困扰了蜀人不知道多少年的顽疾,直到蜀郡太守李冰沿着金牛道来到成都,才最终得到有效治理。(www.xing528.com)
《史记·河渠书》记载: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司马迁用这六十个字非常精练地概述了李冰在蜀地治水的事迹。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岷江之水化害为利,滋润着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在此之后,世人就将“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关中地区转赠给成都平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