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庙宇,一般都与宗教信仰有关,城隍庙也不例外,城隍庙就是供奉“城隍”的地方。城隍的本意,是指古代的城墙与城壕。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有限,在改造自然环境或者生产过程当中,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把希望寄托给上天和某些守护神,祈求神秘力量能够给予守护和保佑。住在城里的人就相信城池有一个守护神,能守护城市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中国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有城隍庙。清代史学家赵翼考证说,城隍庙“盖始于六朝也,至唐则渐遍”,也就是说从六朝开始,城隍庙就开始在中国城市当中出现。到了明代,一般来说一座城市只有一个城隍庙,但成都的城隍庙不止一座,这是因为成都从唐代以来就是府县同城,而且在一城之中又有成都县和华阳县两个县,也就是说在成都城内有成都府、成都县和华阳县三个衙门,于是明清时期的成都城内就拥有三座城隍庙,分别是上东大街的府城城隍庙、北门金华街北的成都县城隍庙、东校场玉皇观东头的华阳县城隍庙。不仅如此,按照古代的规矩,如果在一个城市中有府、州、县等几座城隍庙的话,就还要在城内再建一座都城隍庙作为几座城隍庙的统领。成都在清代是总督衙门所在地,所以也建过一座都城隍庙。而且还有人考证说,在老成都西门,花牌坊附近,曾经也还有一座都城隍庙。这样算来,成都历史上曾经有五座城隍庙,这在中国其他城市历史上不多见。
在城隍庙除了拜神,最让人期待的就是热闹的集市活动。那时候,每逢庙会,男女老少全家出动。集市上有售卖农器、花草和狗皮膏药的,还有提供各种美食的小吃摊子,什么白麻糖、甜水面、肺片、油酥、转糖饼等,其中还有一个特色美味,至今在成都街头依然能看到它的身影,就是“府庙豆汤”(豆汤饭)。《锦城旧事竹枝词》对“豆汤饭”有过很高的赞美:“豌豆如泥肥肠,钟敲府庙客喧哗。烧香出殿门前坐,汤鲜饭饱味到家。”当然庙会上除了吃的,还有各种稀奇可看,有摆“西洋镜”的,有表演空中飞人的,还有精彩的比武竞赛。在成都这五座城隍庙中,要说最热闹和名气最大的,那就是北门城隍庙。当年的城隍庙规模很大,占地有六十多亩,庙宇建筑非常漂亮,各种雕塑也很精美,抗战时期美军“飞虎将军”陈纳德还来看过,非常喜欢庙里的塑像,他当时就提出想用重金买下这些塑像空运回美国的博物馆,从这件事也可以想象当时北门城隍庙的雕塑艺术之精美。这里的庙会最为热闹,享誉川内外,成都很多著名老艺人和民间高手都在这里练过场子、扯过嗓子、亮过膀子。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商业基因和历史基础,北门城隍庙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全国知名的电子市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