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要从“湖广填四川”说起。很多人以为“湖广填四川”开始于明末清初,其实,这股移民浪潮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就已出现,只是到了清代前期,才达到高潮。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移民,主要是因为四川地区连年战乱,人口锐减,造成田园荒芜,甚至还出现了白天成中虎狼出没的恐怖场景。康熙皇帝见“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于是几次颁布诏书,“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并允许插占土地,“准令五年起科”。起科,就是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意思就是五年免征赋税。这样的优惠政策后来更是扩大到“十年起科”,这也进一步掀起了移民热潮。王家桅杆大院的主人就是“湖广填四川”大军中的一员。客家人王家两兄弟,哥哥十八岁、弟弟十三岁,挑着三岁的妹妹,在雍正六年(1728)由广东惠州迁来四川。辗转眉山、新都,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最后其落户于成都西门外清水河和摸底河两之间的马家场一带,也就是现在两河森林公园所在地。之所以最后定居于此,是因为这里上风上水、环境极好,不仅一年四季水源充足,而且土地肥沃,占尽“金温江、银郫县”的风头,是一块适合安居乐业的宝地。凭借天赐的风水宝地,再加上自己的勤劳智慧,王家兄弟很快便在这里站住了脚跟,并且富甲一方。特别是弟弟王子善,人如其名,不仅田产经营有方,而且还诗书礼仪传家有道。也正因为如此,家业自然也就越做越大。但王子善富起来之后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念及手足之情,三番五次接济哥哥王子义一家,还对家里有困难的佃户伸出援手,据《成都县志》所载,“王家佃户皆小康”。
王子善一生乐善好施,在七十八岁高龄时,成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灾,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一件誉满成都的善举——开仓赈灾。这样的爱心之举,使得王子善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也引起朝廷的关注。朝廷为表彰王子善的善举,赐了一块金匾,上书“寿寓淳风”四个大字,这也就是金牛区两河森林公园旁淳风社区的来历。这位勤劳善良的老者,在无形中也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使这样行善积德的家风得以代代相传,而“王家桅杆”便是这一良好家风的最好佐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