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稳固江山,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据的历史悲剧重演,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建立分封建藩制度。这是继周朝、西汉、东晋后再次建立的分封制,就是把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朱元璋前后三次分封诸子为王,镇守全国各地。洪武十一年(1378),在朱元璋进行第二次分封时,年仅七岁的第十一皇子朱椿被册封为蜀王。为什么朱椿会被分到蜀地呢?因为朱元璋知道,四川是战略要地,他特别重视:四川位居长江上游,北接秦岭,西南为滇藏必经之地,向东可直抵荆楚。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自然要找一个靠谱的人选来管理,朱椿当然是首选,因为朱椿的母亲是曾经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贵人”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妃,这里面自然包含“信任”这一很重要的元素。十二年之后,朱椿长大成人,到成都正式“任职”。此后,蜀王家族坐镇四川二百六十七年,延续了十世十三王。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蜀王府是四川仅有的一个王府,其余地区多为数个王府并存。
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身上的那种革命性让他先对自己的名字下了手,把父母起的朱重八改成了朱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当了皇帝后,他更是为后代取名立下了“高大上”的规范,堪称中国姓氏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这个取名系统相当复杂,简而言之:取名得有“字辈”,再加“名”。对于“字辈”一项,朱元璋给自己的每一个儿子的后代也就是从孙辈开始,都制定了详细的“字辈表”,足可保证朱家子孙用个几十代不重样。蜀藩的二十世辈分为“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可惜的是,传至第九世蜀王朱至澍时,蜀藩合宗被张献忠杀了,蜀藩灭亡。而对于“名”这一项,朱元璋则规定自己后代取名必须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即五行相生的顺序来起,而且名字中必须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朱元璋自己的儿子,名字中全部以“木”字旁作为偏旁,如明成祖朱棣、第一代蜀王朱椿,其名从“木”。而朱氏家族第三代的名字,则全部以“火”字旁为部首,如朱椿的儿子朱悦燫,就是按照这个规定来的。从取名字这一项,可以看出朱元璋希望自己朝代千秋万世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名字五行相生,从而生生不息。(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