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羊子山土台为何建在这个方位,也就是成都东北方,考古学家们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确切的说法,只能寻找它和其他的祭台有没有共同之处。他们发现祭祀台建筑群的选址都是在依山面水的高岗之上,至于所建方位,羊子山土台坐落方向是北偏西五十五度,和金沙遗址一样呈西北—东南走向。这是不是寓示着成都的先民来自西北岷江上游方向呢?这个未解之谜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这里在古时想必是个风水宝地,否则为什么在羊子山土台废弃后,这里会变成了墓葬区呢?而且羊子山土台坐落的川陕公路正是古金牛道在两千多年后的升级版。当年无数沿着金牛道走来的人们在古蜀地这片富饶美丽的大地上生活繁衍,生命终结后,都会选择在成都东北方,也就是离家乡最近的地方长眠,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经过人们这么一层层、一代代往土台上堆土建坟后,羊子山土台最后被垒成了一个大土丘。在这两百多座墓中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有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器,现在已经摆放在四川博物院,展示的有陶马、陶鸭,还有一些跟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比如铜盘盛水器、铜钫盛酒器等,都是不同时期文明进步的物论。其中盛酒器最为特别,是凤鸟纹铜方壶。这个酒器的斗形盖四角装饰有立鸟,鸟儿口中衔有珠子。整个器身纹饰非常繁复,凤鸟长长的尾羽与展开的双翼相交,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凤鸟形象就会发现,这个凤鸟与长沙楚墓出土的凤鸟极为相似,这也从侧面说明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而且这一大批随葬青铜器也充分显示出当时蜀地制铜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
在羊子山土台发掘的五件打制石器
在这些砖室墓中,还有一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可以为我们还原当时的生活片段。东汉时期,四川地区流行在墓壁上镶嵌具有浓郁生活韵味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对当时物质生活的记录,尤其是在羊子山1号墓出土的盐井画像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幅画像砖的图案在1955年被制作成了邮票,它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四川井盐架采卤、枧管输卤、砌灶置锅、伐薪熬盐的全貌,是研究古代盐业史难得的实物资料。
画像砖不仅有对物质生活的刻画,也有对当时人们精神状态的捕捉,比如在这两幅超长的画像砖上,贵族豪门宴饮观剧,好不热闹,一张略长的琴特别“扯眼球”。这些画像砖可以说是表现当时蜀地社会生活的重要又形象的载体,两千年时光,凝结在这方寸之间,烟火成都仿佛就在眼前。(www.xing528.com)
盐井画像砖图案邮票
令人惋惜的是,三千多年前曾经矗立在成都平原上高大壮观的羊子山土台,变成了“没图没真相”的遗憾。不过透过井巷子这抔黄色泥土,我们再次嗅到了巴蜀文明的古老气息,古蜀国的历史背影重回我们的视野。羊子山土台作为十二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被世人忘却。最新的消息是,羊子山土台遗址的修护和完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愿会有更多人通过羊子山土台遗址了解到古蜀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座古蜀人的精神高地将再次成为成都人的骄傲。
羊子山1号墓出土的宴乐画像砖(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