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楼乡张孝先墓志铭
民国·撰者不详
张公讳孝先, 忠实人也, 祖籍绵阳石牛铺竹林区, 有业数代, 钦崇圣教,故千里联姻。 原配贾夫人, 系贾公讳永锡之女, 朗识三从四德, 遵守四规大诫, 忽遇大清咸丰时兰大顺起义军困绵阳, 夫妻遂奔于岳翁永锡家, 久而未返, 贼后归里, 屋业倾毁, 妻身无所, 因此岳翁将落垭场下房屋三间、 田地一坪半送半买, 载粮九合, 传生三男一女, 二老享受六旬有五, 于前清光绪时殁, 迄今子孙发达。 时当民国十三岁序, 甲正欲勤石垂铭, 督余作文以记,使之源远流长于不朽。
河楼乡文忠将军王佐墓
明·撰者不详
王佐, 宇冀顺, 号文忠, 将军生长秦省, 故入陕西风翔府秦洲居住, 韫略争雄, 名流武库, 宋朝时将军苍邑都尉, 护国佑民, 宋庚申 (1260年) 统领诸军入于昭邑长灵山扎寨为营, 被蒙古王回击, 孤忠大节, 炳如明月。 当元兵入蜀势如破竹时, 宋将刘漩、 蒲以元城降, 独将军慷慨自歼, 岁戊午(1317年), 浩采遐迩, 清肃告终, 元世主敕葬亭子口。 弘治庚申年 (1500)冬月立。
诗 曰
门萝附葛落高岗, 满眼蓬芳古墓葬。
朽木百年谕草木, 孤君一死报君王。
忠为不到城先破, 唯有同心祸早当。
寄语江东诸父老, 年年椒酒滴泉壤。
河楼乡宋隐君王绩墓(节选)
宋·撰者不详
王公讳绩, 字叔熙, 太原郡人也, 曾祖彬任光缘寺卿, 祖诗任刑部侍郎,父浩将军作监主簿。 公幼孤, 太夫人鞠养, 年有长, 治家有道, 太夫人遣执之以学, 愿耕田养, 亲书教, 忍拒左右恳切之爱, 以不堕于名利哉。 宋宝元间 (1038—1041), 其伯父度, 字文君, 任陕西槽驿, 召公就阴捕, 公嚣然不就以成志。 太夫人辞世, 公居丧, 哀伤极痛, 服终迁青山, 其癖险芟荒, 滋植奇树, 置亭营室, 以为宾客乐游之庭; 建学宫, 择师仆, 以勤课子弟孜孜不倦. 四方之土有期志者, 公待之无贵贱, 办事其坦然。 公性之刚介, 不惧浮议, 凡揖不尔, 居室营台榭未尝以阴阳术, 数告诫曰: 吾不负人, 非必无鬼责。 乡邦有疾者, 偿其荣以振其乏, 有丧者必先往而后施物。 族人有疾者按时添补骸骨暴露, 公为出衣备棺, 躬亲命葬, 嗟咨涕泣, 观者叹息。 青山旧有赞圣庙宇, 崩颓已久, 土民暴疾者十之八九, 有民告公易庙, 可以禳之,如易胜地, 其病可愈, 公欣然从之, 未尝与乡民计较毫末之利。 然治家常以勤俭倡率, 励亲族勤耕苦稼, 以为长久之愿也。 大凶族人以资产之厚, 挟律而输其财, 公对以尤计不为意, 乡里跟其宏量。 其侄希旦幼失怯恃, 放养抚育, 既冠为择婚而娶, 分其余产, 无自降之, 无自私之, 元年中希旦有疾卒,公伤悼不已, 在诸子拜堂下而戒之曰: 彼既夭折, 吾已衰老, 家虽有金天下,尔曹亦不用内外播扬, 人无间言, 吾瞑止矣, 言毕而坐, 享年六十有四。
河楼应祥之墓志
太原郡考姓公讳应祥号瑞还张氏品灵之墓志, 盖阆人生斯, 世存则宅地,而要没则吉穴以葬值之盛典者也, 今有太原郡外祖公婆讳应祥, 生于大明天启年间, 殁于康熙年内, 身历南转之岁月, 寿年九十之春光, 治外治内作然可型其外祖, 言行超越于乡邦, 作为迥出乎几众胸罹星斗, 筝吐天上文章,手运江花, 巧作人间之仙像, 且外祖母, 恭淑慎周, 又不精于女红中馈修仪妯娌咸敛叔范体哉。
灵真太原之贤哲也, 伟作古之后, 应玉于康熙壬寅年, 彼时未曾勒碑刻铭以志声灵今幸兰桂峥嵘的荣济济并参, 勤习诗书者有人, 身事侯门者有人,绵绵伊风何莫非。
公祖之灵真有阴估马耳, 恭逢时际雍熙山林映兆是为刻石立铭, 以传千古不朽云。
藩司稿吏王芝珍
督部院稿吏王芝珍
外孙入学生员何学渊 拜书
皇清康熙年岁序辛未孟冬月到二期 吉旦
沃田先生墓志铭[1]
明·任瀚
杨侯始举进士, 奉皇帝宰南充。 莅政甫数月, 则闻其父沃田公讣且至。哀恸欲绝。 将亟走, 复还故社。 日为位哭, 夜则张两炬, 自草状属余为志,归而铭诸墓。 公讳国富, 号沃田, 其上世故渭南津贤坊人。 元末有远祖讳成甫, 徙家湭西坊中。 成甫生平, 平生岳, 岳生惠。 惠常为彭山尉, 以能吏称,修孔庙有功, 流颂西土。 生子鹗, 为县诸生, 有隽才, 配秦孺人, 内范谨肃。生子世富, 次即沃田公, 继娶赵, 生重富。 渭人盖尊沃田为杨亚公云。 公自少恢岸负奇气, 喜读尚世书, 自皇坟帝邱, 山经海乘, 下至太乙、 龟筴、 占步、 勾股、 风角之家, 亡不览究。 为文辞尤尚奇屈, 稍稍务钩棘, 謷齿牙,苍然有古名家数致。 其传经渭上, 说道理多, 根极旨要, 使人不可破除。 尝所从游南姜泉公者, 固重许可。 后独命其子、 若孙, 卒业讲下。 公自少洁修方劲, 断遨放, 不贯自贬损, 脂韦取容。 望见权贵亡行谊人, 往往不作礼遇。时辈刓刺窟穴取显官者, 尤薄状之。 以为鬼物, 见辄引去。 居家以孝友著,闻里中, 父母相继蚤殁, 饮恨不欲生。 时节著衰衣扶杖进酒食, 号哭墓下,长兄老无孠命, 南充执事父礼终其身, 遗嫂李, 令迎养官中。 务丰其供张毋怠, 里人化之。 公雅尝治毛郑诗, 后以南充治礼, 因日诵大小戴。 自为乙□,至老不稍勌。 南充年十九, 擢魁三秦。 万历丙戌, 举进士阙下。 其来南充,才得过家一省觐。 问政沃田, 语曰: “毋徇人, 毋受私讬, 毋黩法纵奸, 毋怵大吏。” 南充跪受。 既至, 疏其语亭上。 三月县事斩斩, 竟土称便。 人方幸其来, 僅五月夺之使去。 阨哉! 渭人说杨亚公, 阴德善行种种, 自可博一关内侯。 其宏辞邃学, 虽处之虎观承明不为侈。 顾今少年初进, 出其门者, 凡经承旨授法度, 皆猎取高第, 如拾几上物。 而公竟老困场屋, 曾不得一附名荐书。 从南宫多士后, 吐出奇气。 日姁姁行灞上, 与野老班荆草露中, 安所问天事哉。 赖有南充君, 崛起为良大夫。 后来勋叶, 不可涯涘。 公之道将大行于天下, 遇不遇非所计也。 公享年六十有四, 配张安人, 是生杨侯名光训,即南充君。 女一, 适李光采, 登元子, 能执妇事, 有懿行。 南充初娶裴, 继娶李, 皆名家子。 孙男二: 攀, 裴出, 年十七, 已以见头角, 后当以文学承家; 懋及孙女二, 李出, 皆尚幼。 铭曰: 夏后之鼎, 能御罔两百怪, 而不可与张牢脯, 食军旅。 穆天子之马, 能超蹈山海, 穷日月所入, 而不能为人逐狡兎, 守庐戶。 古之隐君子有巢父者, 其道出羲皇上, 不肯鹿鹿为帝者师。休于树阴, 虽神尧之禅不一顾。 人以为穷不遇时, 而高风冷冷, 垂千万祀不朽。 其谁谓不遇? 是故为隐君子者, 生不必见神尧, 而死可以见巢父。 遇不遇吾将莫得其故。 铭以藏诸墓。
文林郎王乘六墓志铭[2]
清·许汝霖
丁卯秋, 余奉命典试西蜀。 于羲经得王子方山, 接其人温醇尔雅。 询厥渊源, 知得力于尊人乘六公义方至训为多, 戊辰成进士。 后八年, 出宰寿阳。又三年, 擢铨部。 同处京华, 晨夕晤对。 益得悉乘六生平。 岁己卯十月, 公以寿终于里, 讣闻都下, 王子匍匐南奔, 泣请一言以誌圹。 余辱通家之好,不敢以不文辞。 谨按状而叙次焉。 公讳大生, 字乘六, 世居蜀之南充。 始祖平, 仕后汉为车骑将军, 封安汉侯。 有功于蜀, 载在前史。 历唐宋间, 名登仕籍者, 不可胜纪。 迄近代, 祖觐生于宋季, 元兵部侍郎, 赠尚书。 觐生智明, 智明生德盛, 德盛生忠良, 忠良生瑛, 明成进士, 任南京冬官主事。 瑛生榦, 榦生儒, 升国学上舍。 儒生汾, 汾生继宗, 壬辰成进士, 任工科都给事中。 继宗生用行, 用行生瑞风, 即公大父。 举明甲子孝廉, 官德安郡司马,政最有声。 父鼎举早卒, 公承宗祧之重。 奉王父母暨孀母江氏。 先意承志,务得欢心。 及居王父母丧, 哀毁尽礼。 都人士咸啧称其孝。 明末流寇肆毒,阖族陷危城, 无一脱者。 公适先一日赴乡, 为乳母寿。 得匿山谷, 茹草食木,以度朝夕。 本朝定鼎, 寇乱削平。 然室庐瓦砾, 田园榛莽, 孑然一身, 重来乡井, 真如化鹤威令公。 他务未逞, 独念系叶诗书, 恐废坠。 搜揽经史, 精研制艺。 旋应学使者试, 补博士弟子员。 盖兵燹之后, 王氏遗绪不绝如缕。公实继安汉侯而剏闢之一人也。 公既目击沧桑, 浮云富贵。 遂弃举子业, 专以修德崇善, 利人济物为念。 其训子尝曰: “读古人书, 当效古人行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或他人父母亡, 贫不能卜葬, 辄指祖坟隙地予之。 亲族或以为言, 公慨然曰: “古人置义冢, 泽及枯骨, 矧葬人父母耶?” 里党中搆衅, 得公一言辄悔悟, 甚至相戒后无复令公知者。 生平足迹不入公门, 乡饮礼久废,郡守白公以大宾敦请, 力辞不赴。 盖其天性淡泊, 敦实行, 不尚虚名。 类如此, 当方山令寿阳时, 晋省适遇荒歉。 遣使迎养, 公弗允。 而手书诫谕, 谓古孝子禄养不如善养,即有微禄,不必为我念,当勉力以活一方。以故方山设粥糜,散金钱。复力请上官,代题赈济,所全活者亡算,号称循吏。皆率公教也。他如厚待族属、慈御仆婢,以及好施诸善行,又有未可更仆数者。夫不朽惟三,立德为大。公以一书生,未得大展厥志,而随其力,泽贻子孙,恩施乡国。古所称乡先生殁,而可祀于社者,非公其谁归欤? 原配苟孺人,先公卒,卜葬于祖用行之侧。今谋合葬,遵古礼也。爰是叙次而为之铭曰:果州之山,秀以苍兮。嘉陵之水,清且长兮。维安汉公,开基于兹乡兮。数千百禩之沧桑兮,孑然一身。振复重光兮,承先启后。争腾骧兮,维公之德。如圭如璋兮,卜公之世世其昌兮!
王郎中方山墓志铭[3]
清·李其椅
王公讳升,字南征,一字方山,世为顺庆府南充人。始祖平为后汉安汉将军,功最著。曾祖瑞凤领乡荐,仕湖广德安司马。祖鼎举早世,父大生,庠生,赠文林郎,娶苟孺人,生公及晋、观、豫。当是时我朝初定鼎。继以吴逆之变,士民失业。公避匿深山,手不释卷。已而逆藩授首,宇内廓清。始受知于督学周公,是岁中式春闱,复捷南宫。时康熙戊辰岁也。越乙亥,除山西寿阳县令,内迁吏部曹郎,历稽勋、验封、文选三司。乙酉典试河南。明年予告养病,不愈,卒于家。余伯祖鹿岚先生,与公同谱。复先后历部曹,知公最深。常称公文章政事,为乡人冠。乾隆戊子,公孙錞以公行述示余曰:“先祖于乙未年四月下世,葬棲乐垭。已誌其行藏之幽宫矣。”请以墓表属余。余曰: “诺”。其辞曰: “乌衣茂族,派衍巴西。声随雷动,望与云齐。爰稽上世,志切安刘。将军奋威,功谁与俦。亦在中叶,推贤司马。岘山有泪,余风斯下。上述祖德,下启后裔。琬埏文章,恢闳经济。螳螂怒臂,猰㺄肆虐。携我典坟,伴我林壑。妖气既靖,士气维扬。寒风尚在,肯逸骝黄。名驰桂籍,望重玉班。春风濯柳,秋鹗摩天。百里鸣絃,烹鲜小试。匪拙催科,实劳抚字。维彼寿阳,俗悍民癖。先殄枭獍,后问疮痍。民瘠而饥,公代之输。岁凶而仍,公赐之餔。农还其朴,士趋于醇。帝曰升哉,汝保寿民。泽载口碑,名归政府。遂解墨绶,来游铨部。许允清吏,阮放名贤。稽勋主爵,五岁三迁。公才公望,佩玉鸣球。三省交荐,试典中州。臣心如冰,臣鉴如水。綱集珊瑚,门盈桃李。公忠体国,罔卹其身。隐忧成悸,积虑伤神。有表陈情,暂归乡里。祛竖未去,遂徵不起。廿年宦迹,巨港飘萍。把镜照鬓,惟余星星。越江练马,隔岭虹桥。长卿消渴,于焉逍遥。古道沦亡,迷津漭瀁。不有宗工,来者焉倣。果山之麓,季垄在焉。清风穆穆,世泽绵绵。爰镌碑碣,作镇幽宫。千秋万禩,瞻仰何穷。”
王四姑墓志铭[4]
清·李云程
四姑者,果城前吏部文选司王公方山之季女也。恭人庞氏,爱姑甚笃,姑性尤孝。恭人多病,姑誓不字,愿事母终身。亲见其志坚不可移,虽宦家贵族求聘,概却焉。姑日礼佛讽经,为母祈寿。母卒,哀毁几不生。遂长斋以报亲恩,至老不倦。享年七十一,临终犹念父母不辍。谓家人曰: “吾自幼茹蔬繍佛,玉洁冰清,可报吾亲以生天矣!”呜呼! 如姑者,岂但贞女,抑可谓孝女哉。《国策》齐北宫女子,不嫁养亲。赵威后称其孝。稽古止此一人,有姑则二矣。《郡志》载贞女八,岳池石氏三姑,又三闺,营山李氏女,鄰水周氏女,皆不字立节者。今得姑则九矣。贞女双高,是可没哉? 姑葬于邑西桂花坪,迄今已五年。姑之胞侄邑庠生王錞,虑其不彰也。嘱余志其墓。余不文,直序其实,且缀以铭,铭曰: 嘉水果山,时钟于姑。谢氏飞仙,不如王氏之孝可取。佳城郁郁,棲乐苍苍。桂花辛老,犹逊王氏贞骨之香。
东岱乡陈家坝李老孺人墓志[5]
贞节素淑人陈君讳净原配室也, 君之高祖公讳守全, 礼义傅家书香继世也。 生二子, 长讳芝灵、 次芝荣, 荣其升。 荣其曾祖也生四男, 长讳铖、 次讳绵、 三讳鉴, 俱世守吴子河, 四子讳钺其祖也生三子, 长讳庠于侯、 次县吏于藩、 三纬于王。 藩兴盛也。 君淡泊, 幼君娶淑人, 而理家勤俭, 修房置产, 丕振家声。 奈是年末岁兵屠戮被难而亡, 备衣冠冢, 面向长明祖茔之侧。斯时子女冲幼, 唯淑人独理纺织, 婚嫁不失。 文赞曰志幸桂秀, 森列济济,为行不二。 终身守节, 思欲俥劬劳于万一, 预修寿藏。 希序于余, 余访淑人生于乙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亥时, 已历□□□花甲□□□, 知吉人天相, 应受多福。 爰为之赞曰: 彩坛耀霞光, 美德永馨香, 贻谋有义方, 幽贞不减陶姜,志承德流欲映夕阳。
祖考妣陈钺何氏 吏部侯铨儒学教谕昭志
皇淸侍诰享 十寿 贞懿 李老孺人正性之墓
叔王杜氏
伯侯何氏
祭父母文[6]
张 澜
先考秀才公为吾祖扶九公之长子, 原名文倬, 更名本清, 字海楼, 世居张观沟。 少勤学, 举秀才。 祖父母殁, 与先妣王太夫人奉养曾祖父曾继祖母,勤顺如子。 兄弟五人, 析居后, 有田不足四亩。 乃授徒, 藉馆谷以自给。 后移居台善沟, 佃田耕种, 亲自督理农事。 日乃课澜兄弟读, 极辛。 家中丁口逾二十, 岁不丰, 尝累月食不得米, 未尝向人言穷。 终生衣布服, 尝着一羊裘, 为吾祖遗物, 虽敝不肯易。 族人多贫苦, 乃于族中设义庄会。 有老不得养、 幼不得教、 女无以嫁、 死无以葬者, 皆厚助之。 与乡人言, 为子言孝,为父言慈, 为贫人言勤勉, 为富人言仁厚。 视其身境之不同而谆谆告以所应之道。 平生无不检之行, 无苟取之财, 常教澜兄弟曰: 人虽贫贱, 善当为,恶不可为也。 前先妣二十年卒。 先妣性甚刚。 治家有法, 无敢怠惰。 澜任省长时, 犹督吾妇及娣姒勤劳作。 诸孙虽幼, 或分以饼饵, 或给以数钱, 必诱之使勤。 居贫久, 甚俭约, 而待人则以刻薄为戒。 荷肩舆者至, 吾家必款之以酒食, 谓其是人子而特劳苦者也。 澜先后任川北宣慰使、 嘉陵道尹、 四川省长, 家贫如故。 但勉以做好官, 未尝索一钱以裕家。 澜于宣慰使解职后,曾负债钱六百缗, 还期将届, 欲再贷于人, 先妣则允鬻所购制之微产以偿,而以勿轻求人为助。 澜居官之不敢贪污, 能自立于世不为夸毗者, 实先考先妣德行所陶成。
先考生于清道光十七年丁酉九月八日, 卒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闰八月一日, 享年六十有三。 先妣生于道光十八年戊戌闰四月十六日, 卒于中华民国九年庚申七月九日, 享年八十有三。 殁皆在台善沟而归葬于罗家沟祖茔。 呜乎, 殖善于贪困者多兴, 求安于富贵者自贱, 后世子孙其毋忘祖德。
赵文亭墓志铭[7]
敬爱祖考, 幼年贫苦。
聪慧好学, 族中翘楚。
学艺中医, 精湛卓著。
济世活人, 驰名州府。
祖母杨氏, 祖之贤助。
所生三子, 皆多建树。
世昌医学, 艺高德富。(www.xing528.com)
世廉持家, 农耕为主。
世源药学, 才名远布。
家道中兴, 修房置土。
不幸廉源, 壮年病故。
家渐衰落, 惨遭风雨。
世昌与祖, 合葬斯墓。
美德丰功, 流芳千古。
邓久田墓碑文[8]
严父为人一生贤, 建国送女去纺棉。
长子援朝报国恩, 开明绅士邓久田。
杨学海、李群益墓碑文[9]
辛劳一生经农商, 披星戴月为子孙。
对人忠厚受尊敬, 处世端庄讲良心。
一生善良娴淑女, 益德堪称孟母名。
井臼操劳育儿女, 勤俭持家一终生。
双亲育我六姊妹, 兰桂腾芳靠亲恩。
怀亲泪落观音冷, 铭石刻碑记深情。
吕仕坤、吕程氏墓碑[10]
双亲一生, 躬耕为业。 勤劳节俭, 善良贤淑。 相濡以沫, 治家有道。 教子有方, 含辛茹苦。 抚育二男四女, 舐犊情深。 兰桂腾芳, 俭朴不奢。 耿直无媚, 终极殷实。 颐养天年, 疆寿绵绵。 无憾于苍天厚土, 荣耀于列祖列宗。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山高水长, 故著文勒石永以为念。
黄豹墓碑文[11]
父从教育母事农桑, 携手共度勉交家纲。
一生勤奋兴家置业, 含辛茹苦哺育儿孙。
节俭宽厚礼待亲友, 善良和睦世人敬尊。
饮水思源多有教化, 地灵人杰福寿双归。
深情永留晚辈心际, 世代不忘双亲慧恩。
继往开来效志图强, 铭碑传承启迪后昆。
曹钦满、杨常芬墓碑文[12]
吾父自幼备尝艰辛, 母善耕织, 贤淑勤勉, 天合之日, 一穷二白, 然克勤克俭。 悉心操持家业有成。 养育子女含辛茹苦, 舐犊情深, 皆成器也! 为人处世, 忠厚淳朴善良, 怜老惜弱, 济贫之德行人所钦敬。 父母之恩之德之能, 吾等不能忘怀, 谨建坟茔纪念之。
罗永茂墓碑[13]
先父乃烈山之孙, 郁文公之长子。 先世为西汉大司农罗珠公四十九代,孙辅政于康乾时期, 自江西入蜀为官, 举家落籍罗家坝, 迄已三百余年。 父生于公元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九日, 有弟兄姊妹六人, 幼时家贫无力上学, 常于农闲乃偷工读书, 就学于西充县中, 未及毕业即应招为盐亭小学教师。 五三年随县境柝入西充, 历任城二小、 双凤中学校长, 西充县文教局副局长,八二年报病退休。 父亲为人以真为本, 以善为愿, 一腔明月, 两袖清风, 毕业教坛, 驰骋归来, 白发苍颜悲呼幸哉此志。
陈全波墓碑文[14]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全波先生, 生于一九一三年农历十月初七, 祖籍四川蓬溪板桥乡。 十四岁学艺, 十六岁入科发奋苦学, 功底扎实。 出科后辗转全川, 献艺八方, 声名遽起, 先生不以为足, 从艺中又转益多师, 采众家之长, 融会贯通, 遂技艺精进, 明黑白美丑。 化生活程式于高度形式美中掌握收放, 于高难度技巧中把握轻重, 于抑扬快慢中注重细节, 于探索继承中独创革新, 终成一派, 卓然成家, 位列川剧 “四大名丑”。 其代表作 《活捉三郎》 《滚灯》 《问病逼宫》 《议献剑》 《黄沙渡》 《佘塘关》 《做文章》 等剧目中丑行各门类角色, 无不鲜明独特, 栩栩如生。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邓小平、 陈毅、 杨尚昆等曾观看其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他的表演深得全川人民的喜爱, 成为川剧艺术中的瑰宝。 先生艺高德昭, 终生诲人不倦, 桃李繁茂, 门人中不乏名家。 先生晚年著 《陈全波舞台艺术》 为六十载从艺为德之结晶。 先生五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选为历届省人民代表、 中国剧协会员、四川剧协理事、 南充文联副主席、 剧协主席。 曾长期担任地区川剧团团长。先生因病辞世, 享年八十岁。 时勒石为铭, 以昭后世。
常得仁墓志铭
常得仁, 山西忻州人, 中国农学会会员。 一九三三年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 毕生从事棉花科研。 三七年至三九年间, 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土川棉更换成陆地长绒棉新品种, 成为四川棉业奠基人。 五二年首创棉花育苗移栽新技术, 棉产上升数倍, 此技术迅速推广至国外。 五六年十一月出席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大会, 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曾与全体代表合影。 一生获荣誉证书廿余份。
郭时茂墓志铭
愚已安息, 请勿打扰, 欲问前事, 可读后方文:
逝者一九一七年九月初十生于四川江津吴滩白尼村。 奉职重庆冶炼厂凡四十余载, 视那一方山水为第二故乡。 一九九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辞世作古,享年七十有七。 择寓川北历史文化名城南充西郊之栖乐山麓, 以长佑子孙。是处青山后傍, 绿水前绕, 紫气东来, 雅士咸集, 酣憩可矣。 工代数、 几何,少小习之, 毕生少用, 而至老不荒, 涉世忠厚持身, 颇以营营为不然。 生性淡泊, 饮白干, 品沱茶、 吸红梅、 喜花木、 好音体。 训子课孙, 每以自食其力为首要, 潇洒人间烟火, 只求清白传家。 谨以此记, 以飨世人。
[1]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十二, 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2]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五, 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3] 此据民国《新修南充县志》卷五,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4] 此据民国《新修南充县志》卷五,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5] 碑在西充县境内。
[6] 1948年6月, 张澜回故乡西充县莲池乡张观沟于罗家沟口为其父母所葬双棺墓造坟立碑, 并亲撰碑文。 此据 《西充文史资料》 第11辑,1992年, 第126~127页。
[7] 碑位于西充县境内。
[8] 碑位于西充县占山乡境内。
[9] 碑位于西充县原观音乡境内。
[10] 碑位于西充县青龙乡圆山坪村。
[11] 碑位于西充县东贷乡荣华山村。
[12] 碑位于西充县青狮镇境内。
[13] 碑位于西充县东贷乡东贷村。
[14] 此据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 2012年印刷, 第151~1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