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谚语、歇后语、楹联、碑记:功德碑

谚语、歇后语、楹联、碑记:功德碑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岁复大侵事且终止。囗囗囗囗囗乃按佥询, 众议以请邱君曰: “事图可久,力择所施, 逆西水激之则力多, 而后患不保, 顺水之性, 依西山囗囗囗囗囗囗流, 则力省功倍。 顾兹岁侵重伤民力, 若法从雇役, 则民事有资, 事可底积。”易以闲田俾无失业。始事于己丑冬十二月二十日, 明年春二月二十九日迄功。其往返指示,始终无倦,尤为所难。隆庆庚午, 余谢政府归里, 目击阽危状。毛有局幹称, 经始之日, 四顾周环觅土藏。

谚语、歇后语、楹联、碑记:功德碑

开西坝河记[1]

明·温仁和

顺庆为郡, 肇自前代而名或不同, 元改为路, 城于北原。 国初復为府,城南垣。 左有嘉陵江, 源出秦岭, 逶迤数千里, 而东南流。 右有西溪, 源出西充崇礼市山中, 盘绕囗囗囗囗囗囗囗于嘉陵江合江水, 去城稍远。 尝捍以隄, 计免近患, 惟溪水日渐逼城, 岁尝筑隄卫, 而水势猛急, 隄亦徙费囗囗囗囗囗囗囗地甚下, 或曰即河故道也。 建议疏凿道水西流。 而岁复大侵事且终止。 嘉靖己丑冬, 侍御闽中邱君道隆囗囗囗囗囗囗囗池乃进。 知府徐千章君书谓曰: “城, 人所恃以安者, 水患莫御, 城覆可虞, 与其并力于后而无措, 孰若定计于先?” 囗囗囗囗囗乃按佥询, 众议以请邱君曰: “事图可久,力择所施, 逆西水激之则力多, 而后患不保, 顺水之性, 依西山囗囗囗囗囗囗流, 则力省功倍。 顾兹岁侵重伤民力, 若法从雇役, 则民事有资, 事可底积。” 于是委重于守巡参政古燕于君。 囗囗囗囗囗囗按图改作焉。 二君询谋佥同, 乃申达于巡抚湖南唐公凤仪。 公曰: “垫土捍患, 以安厥居, 我拊循责也。 宜亟囗囗囗囗囗囗。” 君以庆事入京。 参议闽中林君豫来代, 亦力任其成焉。 于是度地、 审力、 计工、 约程, 檄同知许君世昌、 董之循囗囗囗囗囗囗为河。 河以袤计三百丈, 广六丈, 旁流二丈, 以防冲逸, 深二丈有奇。 河之北口, 障以广隄, 卫以坚石。 导水东南囗囗囗囗囗囗流入江, 筑隄南口御之。由是水得复故道, 而去城始远。 故道, 邑民杨世贵耕地也。 易以闲田俾无失业。 役夫囗囗囗囗囗囗食之给, 计一千五百金有奇。 始事于己丑冬十二月二十日, 明年春二月二十九日迄功。 比岁久旱, 溪水以渐去城囗囗囗。 岁大雨,溪江汜溢, 使非徙河远去山下, 则城覆隍倾, 信有不可保者, 谓非抚按守巡诸公有卓见, 有定力, 其能若是? 囗囗囗河成。 知府章君擢本省参政, 去鹰门。 崔君允来代守巡。 林君、 余君与乡之贤士夫王君朝用, 杨君琰辈, 咸谓是役囗可囗囗闻, 请记于予。 予维城池之役, 本以为民, 而守之贵得其人。苟得其人, 则因山为城, 因河为池, 无不可者。 向囗囗险以宁囗也。 因患而虞, 然非会众心以为固, 其能久恃而弗渝哉? 兹举也, 时不可为, 而力资于雇役, 众皆欲为, 而财集于民, 豫动民而民不惧, 劳民而民不怨, 盖有不险而固, 患至而无虞者。 况河山之险, 与此城并永哉。 予故叙徙河之始末以垂囗囗囗囗囗囗知者, 后将有考焉。 嘉靖九年岁次庚寅冬十月既望, 布政司徐玉书, 按察司胡东皋篆额, 知府崔允、 同知徐世昌、 推官刘晓、 知县宋文立石。

通济渠记[2]

清·徐双桂

尝闻水之为利也, 大矣哉! 夫兴利必待其人, 得其人矣, 或识力不坚定,即令兴利于一时, 而欲使享其利于无穷也, 难言之矣。 保宁为蜀北巨郡, 镇道同城, 阆邑附焉。 阆之士民安于耕读, 负郭东北有田数千顷, 地势平衍而土瘠性燥, 每岁春夏之交雨水优渥, 始获栽插, 然素无潴堰, 涸可立待, 居民苦之。 余于乙亥奉守是郡, 亟谋所以灌溉之者, 而未有得焉。 戊寅冬月,黎云屏观察簿领之余, 亲履其地, 相其高下, 由近及远者数日, 遂慨然曰:“水利可兴, 其大要有二: 一在开渠浚堰以绾山溪之水, 使有所汇注, 而后不致于泛溢; 一在汲引嘉陵江水,俾有接济,而后冬无涸泽。”筹画既定,迺集乡耆而遍告之,无不踊跃欢从,携㨧挶者争先恐后。沟开广七八尺及丈余,深倍之,逶迤数千丈。又于白岩寺山雷处筑石坝截其横流,以注于渠,直达于观音寺,而中汇于治平园,即其旧堰而深之,复建闸以司宣洩,尤恐冬水之不足也,爰制筒车,于秋杪水平时,汲江水入所开巨堰蓄之,为济春田用。虽江岸高数丈,自下而上汲引不易,未尝有难色。凡所以为阆民计者,虑至周法至备也。一切工费甚巨,悉观察捐资独任之。难哉! 其往返指示,始终无倦,尤为所难。渠成,适连得霖雨,山溪之水奔赴汇渠,畅流不息。士民老幼,夹堤快睹,争引水入田,纵横阡陌,虽古称郑白,何多让焉。士民环请名为黎公渠,观察逊而弗居,于是公议为通济渠,普美利也。而锦屏书院仍置郡城外,经观察复其旧规,而整固倍之,亦于是年工竣。桂总戎推士民爱戴之忱,以教养兼施,颜于桥亭之额,盖纪实也。后之来者,察其善作善成之劳,思其始终坚定之力,加以护持,对疏濬之并推广其意,俾此水利永享无穷也。兆民赖之,何日忘之。余既愧有志未逮,而又惧有美之弗彰也。谨为记。

顺庆府西溪新修广恩桥记[3]

明·陈以勤

顺庆治左大江,而右西溪。溪发源西充崇礼山,逶迤百折而来并城。西面距大江,不能里许。若拱、若翼、若为之绾束。演漾渟潏,而乃南下。稍廻远汇于江。当绾束处,旧有石桥跨溪。载郡乘曰: 西桥。相传宋嘉定间建,至嘉靖初始颓塌云。其址接北郛,圜外为走省府孔道。輶轩瑞节之使相望,幐箧担负者趾踵交也。夏秋霖潦滂溢,溪流扼于江,无所洩,莽莽成巨浸。传使坐稽王程,征夫弛肩而叹,冯绝冲涛者,往往委鱼腹。霜降水涸,揭跣逗淖中,龟瘃不可忍。官或为之架木设杠杓,岁岁庀饰疲费矣。于是郡人争言复旧桥, 便以用诎作劳未暇也。 隆庆庚午, 余谢政府归里, 目击阽危状。叹曰: “桥之弗图害哉, 昔野庐氏掌达国道路, 行舟车轚互者, 萍氏禁危民毋川游。” 本朝都水令若曰: “诸通达驿道, 以时葺治。 河津合置桥梁者, 所在起造。 盖遵用周典云。 且斯桥也, 亦其废坠是为将蠲民疾而非厉之也。 夫以起利则仁, 以兴坠则谊。 奉宪令则恪, 稽古典则顺, 岂其不可哉。” 会大参静斋梁公, 分守吾郡, 娓娓询氏所便苦。 余首举为言, 且请以上一岁夫廪之赐。稍捐田谷百石, 佐公费什一。 梁公曰: “嘻, 美意哉! 顾道路津梁, 责在长吏, 其孰若饰厨传急也。 而令乡之先生长者职其画乎?” 遂偕分巡佥宪王公议符合, 圅闻之大中丞云泽王公, 侍御允吾虞公, 咸相与嘉奖厥成。 下之府若县, 商计经费。 而耑委西充簿毛凤彩者董其事。 毛有局幹称, 经始之日, 四顾周环觅土藏。 制曰: “溪流长而深阔, 桥非高广无以压水冲, 即高广, 非壮厥基, 且远之圮。 两岸壖坼善崩, 非厚布之堤以扞, 湍澓射齧, 而桥不可规固。 夫语有之, 坚树在始矣。” 于是揆日鸠徒, 首筑堤。 堤东西冲七丈有奇,甃石为之。 树榉柳以护石, 而后釃流划波, 疏瀹溪底。 植巨椿密楗, 其下丛卧碇石, 槃亘互蟉结为墩, 离立水中者八。 从礅絫石, 犬牙函错, 鱼鳞杂袭,攅扶而上, 溶銕液注其中, 旁设钩空以环为行水者七, 而后成桥。 桥高三丈,中稍隆起, 而两椭平翼之栏楯, 表之石坊, 其修眎高九倍, 广减其高三之一。其址移旧桥上流二十丈许。 其夫役取之十一里, 若境内寺观, 其匠直, 若木銕、 膏垔之需, 则两台各圻赎金三百两, 道各百金。 大守郑公迁, 大尹段君公衮, 各五十金。 洎余夫廪之助为千金, 而羡者十之二, 复归公帑。 其始事以万历六年六月十三日, 其讫工以八年四月十四日。 盖桥成而眎昔规橅闳杰巍壮有加。 烂若星梁之架汉, 蜿若玉虹之卧波。 虽复狂澜砰湃暴浸, 歕轧恬然, 付诸履舃之下, 而不知于休绩哉! 是役也, 余实首其议, 诸大夫谟谋佥同, 而梁公怂恿尤力。 若乃目揣心营, 无靡财, 无窳工, 以垂永利, 不泐毛簿有焉。 当役始作, 多齰舌, 谓成功难猝睹。 比畚挶且饬, 民乃大和。 会载经载营, 靡愆厥素, 一日而鸣湍长津化为夷陆砥道, 行旅如归, 无褰裳失楫之囏, 邦人士女, 黧老黄孺, 扶携来观, 讴谣祝佛之声, 锵洋塞耳。 非夫佚道使民, 民所曹好鲜其弗济者, 与至夫辇石嵚岩, 缒之淖渊, 工故不细矣。一无断絙刓肤之恐, 若鞭若叱神来相之, 无亦天之有意新斯桥久矣! 姑藉人力成之耶。 桥既落成, 诸大夫问所以名之。 余请以 “广恩” 名。 诸大夫曰:“公之业在卷阿之七八矣, 处陇亩而犹然不忘主上, 推所为隆辅优耇者, 以媚其乡之人, 斯名允哉。” 余曰: “非然也, 诸大夫分虎竹绾银艾, 祗宣明天子美泽, 起民垫溺, 登诸枕席, 维不佞若, 骖之从靷焉。 而何敢自为名?” 于是桥成二年矣。 潮阳周公来守郡, 始谋琢石纪成绩, 属笔于予, 谨撰次其事之颠委若此。 嗟嗞乎! 西桥之旧, 吾郡宿老颇能谭述。 余童丱游泳其处, 及见断石齿齿在两涯也。 寻则荡无迹焉矣。 使桥初阤坼, 在事者不惜为之倾绝计,则何至遽坏? 其坏也, 盖人也。 今余等徼天之灵, 幸藂群筴以复旧规。 然而程较劳力难易, 奚百倍啻矣。 夫天下事当绪业未造, 则虑始难, 乐成易。 比鏬穴欲生, 则补塞易撤新难, 独一桥然也哉。 余等勉成其难, 辟之如室已镇甍矣。 所愿后之君子, 无忘弥缝其易, 斯桥之为千万世利也, 其可既乎。 爰缀铭诗, 用绍方来。 其诸有劳兹役者, 例得纪名碑阴。 铭曰: “迢迢兰溪, 自充之西。 蜕以长兮, 爰究爰度。 伊昔有作, 矗猗梁兮。 若墉既治, 弗塗墍茨。失周防兮, 岩岩维石。 日啮月湱, 荡为汪兮。 厉者灭裾, 凭者其鱼。 胥尽伤兮, 畴溺畴垫。 恫瘝克念, 万夫望兮。 起坠则那, 噂沓孔多。 筑道傍兮, 荷天之休。 乡土叶谋, 人神勷兮。 役者子赴, 功如其素。 拓前光兮, 垂虹互螭。于以落之, 举酒庆兮。 瀰瀰浸宅, 骈肩蹑迹。 迸通莊兮, 耄倪来观。 舞手啸欢, 颂言飏兮。 畴克虑始, 蒙成则喜。 逸且康兮, 成之孔艰。 期保厥完, 垂茫茫兮。 来者斯爱, 尚俾勿坏。 利泽泱兮, 谂尔攸司。 眎此声诗, 永无忘兮。”

移修文庙儒学并新建奎阁碑记[4]

清·陈榕

学记曰: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学校之兴, 由来尚矣, 而其典莫重于学宫。 史载, 汉高帝十二年, 诏以大牢祀孔子。 诸侯王卿相至郡, 先谒庙而后从政。 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 厥后由魏晋迄唐宋元明, 体制益隆。 而求其推崇罔极, 典章大备, 我朝实度越往代焉。 考南邑学宫, 旧在北门外。 明洪武初, 迁今县治西南文明街, 两旁分置学署。 万历中, 邑宰吴公嗣亮重修。明末毁于寇。 国朝康熙三年, 汤公裔振复修, 十九年, 张公宿焜补修。 嘉庆元年, 今臬宪黔杨松崖刘公任邑篆, 下车谒庙, 谓其地漥下, 其制卑狭, 不足以称黉宫。 于是谋诸邑绅, 请于列宪, 择司马署, 旧基买之, 以建今庙,地在府署正东。 选廪膳陈生炳, 最附学丰生有大职其事。 始元年二月, 讫三年二月。 启圣宫成, 大成殿成, 南庑成, 月台成, 戟门成, 棂星门成, 名宦乡贤祠成, 园桥泮池成, 屏墙甬道成, 为屋四十二楹。 峙以果山, 环以嘉水,其地高明爽垲, 其度壮丽崇闳。 丹碧荧煌, 垣堧峻整, 过于旧制远甚。 是役也, 计费七千九百有奇, 皆邑人乐输之。 方议建奎光阁、 明伦堂, 而适以军兴, 未果。 嗣于九年孝廉贾孙诸人, 约同学遍告阖邑士民。 复捐银二千八百有奇, 以济钜工。 又将旧学废基变售, 以补不足。 然亦以因循未举。 幸今邑侯东郡慎初王公来, 慨然谓是举之不可不终也。 亟购丰氏宅, 为儒学署。 地在府署正西, 相传亦别驾旧址也。 于学宫前左侧, 建奎光阁、 节孝祠。 王公亲为度地、 辨材, 口授、 指画。 请于府宪汉江黄公, 仍以陈生暨副贡张生任埰等蒇其劳。 始十二年十月, 讫十三年六月。 奎光阁成, 明伦堂成, 学署成,节孝祠亦成, 规模俱视昔有加。 而奎光阁则创修, 巨栋千霄, 层楼耸翠, 耀星斗之鸿文, 揽江山之秀气, 诚为巍然杰抅矣! 是役也, 自历年培饰学宫,暨今各工, 所费又共三千五百有奇, 亦邑人输之不吝者也。 工既峻, 董役者诣邑庭告曰: “斯举也, 时越一纪, 费近万缗。 惟刘公善始之, 惟我侯善成之。 敢请一言以纪实。” 侯谓榕, 使为之记。 榕窃以圣人参配两大, 超越万古之道。 方今天子崇德报功, 尊师右文之盛。 固莫敢仰赞一辞。 即官兹邑者,振兴雅化, 培育人材。 其良法美意, 又奚事颂扬以工谀? 惟邑旧称忠义邦,以纪安汉得名也。 后若晋之陈承祚, 宋之游少师, 明之韩石溪、 任少海、 王公节、 陈文端、 文宪, 以及罗侍御、 黄太史诸君子类, 皆功德文章, 垂誉史册。 士生斯土, 果能敦品力学, 追美昔贤, 当必有彬彬然, 出则翱翔于廊廟,处则絃诵于宫墙者。 讵惟是新廟貌, 快观瞻云尔哉! 因为详次修学之始末,并藉以示勉, 而诸首事之公慎勤劳, 阅寒暑, 瘁心力, 克成盛举。 与夫邑人之踊跃捐资, 均不容没没也。 爰罗而刻诸珉, 用以旌善, 以垂久, 且以劝后之克继云。

重修顺庆府学记[5]

清·张含辉

间尝过阙里, 游孔林。 冈阜隐起, 林峦挺秀。 古桧之奇特, 荆棘之不生,鸟雀之不巢,岂非霛贶所钟, 自有鬼神呵护哉, 非独东鲁为然也。 大圣之神,如日月经天,无幽不照;如水行地中, 无往不有。 自天下郡县建立学宫, 而先圣实式凭之,况百代俎豆馨香于此, 古今人才乐育于此。 凡隶其中者, 绅衿卿相,爵并禄糈,何一非圣人之徒, 而食其余泽乎。 饮泮水而思源, 当不忍鞠为茂草也。昨不佞临顺礼谒先师, 见学宫荒废, 惨目伤心, 皆由兵燹之后, 因循安陋使然。似非所以妥神灵,崇文治也。昔文翁化蜀, 以兴学为先。 而张益州、魏文靖皆以建学为首务。 此本土先达之已事。 余虽才不逮古贤, 而职在弘文。可坐视竹册、 车器, 委诸草莽, 冠舃笙磬, 不列讲堂? 司训之典守谓何, 慨然思谋重修,而太守李公与余同心, 第恐岁久未葺, 榱桷之朽蠹, 栋宇之倾圯,丹垩之漶漫, 墙垣之颓败。 工用浩繁, 费属不资, 须合众力, 始克有济。 兹特设缘册,广为募化,随力捐助,共襄厥盛。 此亦缙绅士庶尊师重道、 好善成美之心,欣然而乐从者也。自是而鸠工庀材, 蠲吉兴事, 俾规模弘焕, 瞻庙貌之更新。隽乂蔚升,肆人文之丕变,庻辟雍泮水之歌, 再颂于今日矣。 事竣之后,不佞将捐助姓字汇册,报院勒石,以志不朽。太守请序,质言以弁于首云。

望水垭[6]新置渡田铁碑记[7]

清·李云程

文昌夫子 《阴骘篇》 有云: “造河船以济人渡, 是诚阴骘之一大端也。”顾济渡须得操舟之人。 苟操舟非其人, 则济人之举, 反以自利而害人, 亦安见其能济人哉? 然欲操舟之得人计, 惟先有以给其欲。 盖无以足其食, 偿其工, 则人以之济人, 彼则以之自济, 其弊遂至百出矣。 故欲永济而无弊, 非先有以济渡子不可。 果城东北七十里, 南蓬之交, 数邑通衢, 阻于嘉陵河。旧设有渡, 渡子为弊, 济者病之。 环近善姓, 损赀千有余金, 更造船只, 复置渡田, 以赡舟子, 永绝渡钱, 为万世无弊之计, 特铸铁碑, 乞余为文以记之。 余观古今事, 未有纯利而无害者。 有一利即有一害, 利害常相随也。 始未尝不欲其有利而无害, 渐而利害半, 继而或有害无利矣。 然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其间自有人焉, 起而救之。 此千古来所以有治人无治法也。 虽然, 作法之初, 亦不可不善。 故古人立一法, 必使为可继, 则当其创立之始,已不知几经深思远虑矣。 今即望水岬新置渡田一事, 已可知之。 夫欲绝渡子索钱之弊, 至不惜数百金以置渡田。 又恐石碑易于朽灭, 而铸之以铁, 不令渡子需索, 标之渡口, 使济者共知。 渡子犹敢作弊乎! 然日久之后, 恐有侵没渡田者, 并将其田备载, 以防不测。 呜呼! 其防弊也, 可谓深思矣。 自今后庶有利无害乎? 渡名永济, 真可永济哉! 而为此举者, 亦当如 《阴骘篇》所云, 福臻祥集, 岂虚语乎? 余不文, 谨以是为记。

建修永安桥[8]碑记[9]

清·史致俨

庆城西有水曰西溪, 发源西充崇礼山, 南入嘉陵江。 众流交汇, 水势汹壮, 夏秋尤甚。 上有桥, 旧名西桥, 明大学士陈公以勤修之, 改曰广恩。乾隆十九年, 岳池国学刘柱元复修之。 不数年而圮, 盖至今四十有余年矣。嘉庆十二年, 黄公润之来守是邦。 以地当孔道, 乃损赀倡郡人修之, 易名永安。 桥将成, 而黄公廻避去郡。 太守纪公荫田初莅任。 徇郡人之请, 属记于余。 余惟古者辰角见而雨毕, 则除道; 天根见而水涸, 则成梁。 孟子亦谓,十一月徒杠成, 十二月輿梁成。 盖其时土功掌之司空, 自城郭、 宫室, 以至道路、 沟洫、 津梁, 有坏必修。 而其民以三时之暇, 从役于公。 亦惟上之所使, 而不以兴作为苦, 官不旷, 而民不怠, 上下安和, 百废具举。 即一事,而国之政教可知也。 后世疆里辽阔, 事无专官, 守土者徵逐于簿书期会, 而不以此为重, 其民亦奔走于衣食, 而无暇他图。 间有有力者肯为之, 而不能独力以成, 且或有无上之令而不敢行者。 于是川梁阻绝, 而行人始病涉矣!而蜀万山丛叠, 深临绝壑。 夏秋之交, 山水骤至。 瞬息之顷, 波涛千尺。 既不能得舟, 而舟亦不可渡。 有非桥不能行, 亦非桥不能久者。 余两载以来,车马所经, 于道途之崎岖, 桥梁之倾侧, 有为修治之者。 行李无阻, 而履之甚安。 未尝不心德其所为, 极诵道左之碑志, 而欲识其姓名。 今太守黄公肇兴是役, 而郡人乐而从之。 岂非官举其职, 民竞其善。 有古人之风, 而为余所乐闻者乎! 桥兴工于嘉庆十四年二月, 成于十五年八月。 长三十八丈六尺,广二丈九尺八寸, 高三丈四尺八寸, 用白金八千余两。 司事者, 举人贾廷辑,廪膳生陈炳最, 国学生张大川, 从九品汤执中也。 是为记。

凿平八字脑[10]险滩碑铭[11]

清·洪运开[12]

州治带嘉陵江, 境内之险滩二, 距州五里龙角山之麓, 曰牛毛漩, 再二十五里, 金竹庵之侧曰八字脑, 皆畏途, 而八字脑为甚。 当一壶千金之际,愚民以救生为词, 划小舟捞取飘泊间物, 为旅人病。 曩余治此狱, 名捕其党,毕索所攘窃, 而绳以峻法。 牛毛漩近郭, 有所畏而不敢, 舟败于此者, 幸而出, 则陈其囊槖货财于岸, 曝而待燥焉, 余深耻之。 癸巳三月, 余奉檄权巴州, 都人士饯余于龙角山之僧舍, 春水初生, 滩势震荡, 余谓主人险如此而不艾, 守土者安所嫁非哉? 佥称有物, 非人力所能施, 余奋曰: “万一然, 迟余再来, 当捐金以倡, 仍集诸豪长者, 益具锹鑺, 盐醋柴薪, 策群力与战,不济而辍, 无憾也。” 时已酒阑, 诘朝遂发, 是冬余以卓异入都, 明年甲午旋蜀, 承眉阳之乏。 又明年乙未八月, 得代返所治, 甫入境, 州人迎告曰: “牛毛漩无滩矣。 自侯之行, 风雷连霄, 有声如劲旅闻于江者。 质明察之, 岸敛砂平, 怪石尽去, 舟船安稳, 如行潢池中。” 博询耆耈, 皆曰信。 抵金竹庵,上舍某生舣巨舰以待, 既济, 回顾八字脑, 崩波骇人, 为梗如旧, 余谋决去之, 某生请独肩其事, 且曰某将以侯之, 欲施于牛毛漩者, 于此毕力焉。 乃出钱粟, 值金累千, 率其子弟宗族与徒役杂作。 经始于乙未之十二月, 迄某年月日而工竣, 计凿滩石深若干丈尺, 阔若干丈尺, 于是八字脑滩遂平。 于戏! 二滩之险久矣, 余无运甓之劳, 而目睹安澜之庆, 岂不快欤。 牛毛漩近于神怪, 寘弗道, 勒石于金竹庵, 记凿滩之巅末, 且旌善人。 铭曰: 滔滔嘉陵, 载寻载沿。 有八字脑, 横江之间。 其声訇豗, 其石巉岩。 榜人不戒, 舟屡不完。 舟既不完, 亟拯无惰。 龙戶近滩, 方利其货。 攘取贯盈, 秦越而过。罹于刑章, 厥徒盖夥。 上舍某生, 赴义重诺。 尔其治之, 为善最乐。 某生欣然, 挥金如砾。 迺聚工徒, 迺肆椎凿。 滩既镌矣, 砂既捐矣。 短狐妖鼍, 罔不歼矣。 方之舟之, 实利且便。 于皇时清, 亿万斯年。

创修育婴堂序[13]

清·李德迪[14]

窃维穷民, 无告仁政, 所先通都大邑之间, 育婴与养济并设有院, 诚以小民生计维艰, 产育过繁, 既恐食指之难供, 更虑谋生之分力, 或溺或弃,事所常有。 官为牧养, 纵不能普济无遗, 亦可藉多全活, 所以保天和重生命也。 州属田硗地瘠, 富少贫多, 小民生育婴孩, 每因多累弃溺不举。 出示禁止, 不啻三令五申, 终觉积习难除, 残忍相沿, 大乖伦纪, 有父母斯民之责者拯救。 呜乎可缓! 第思拯救之术, 当此事繁赋重筹捐, 颇觉为难, 则欲求于民无扰, 于事有济, 此诚不可如愿之举, 而兹窃幸有成于意外也。 舟镇斗息, 自兴讼定断后, 派绅经理, 岁有盈余, 因以市井之浮糜, 拨为养生之实用。 经费有著, 遂将向存捐款购地建堂。 议定章程, 禀陈大宪立案, 刊碑以便遵守, 藉垂久远。 特是事当创始计, 虑未必周详, 而舟镇市息丰啬无常,经费终觉难恃。 现在不敷之数, 虽经捐俸支持, 此后势异时移, 讵能行久不废, 所望后之司牧保赤为怀, 扩充其事, 地方殷实, 绅粮好善乐施, 以补不足, 勿使废于半途, 藉以行之悠久, 则不独造福无量, 群黎共戴生成而行所未逮, 尤私衷所深幸而窃冀者也。

同治八年岁在己巳九月吉日, 知蓬州事李德迪志

南部县新置义冢记[15]

明·王献策

呜呼! 此邑侯欧阳父母好生之心, 恫乎其有余悲而设也。 在昔圣王御宇,引养引恬, 视民真如赤子已。 而其心犹有天瘥疵疠之为虞者, 于是有掩骼埋髊之众。 惟时含生, 相濡以沫, 而枯朽之骨亦沾暨矣, 晩世民命若菅, 大兵凶年相借, 贫窭莩死相望, 自非真民父母临莅其上, 又安所论生全之外乎?我朝定制, 念游魂无依, 特设厉祭, 有祀而无葬。 孔子所谓 “博施济众, 尧、舜犹病” 者也。 幸我父母欧阳公仰体之。 盖公善政种种, 大都宽而有制, 从容以和一切, 免薪、 城旦之罚, 捶楚、 掠钳之刑不用, 以加善良。 故两年,南隆中阴阳之气以调, 山川之精不铄, 积在荐剡中, 不具论。 乃其真诚恳恻,仁爱无穷, 则又虑旅魂漂泊而无归也, 是用捐金, 易买高氏基, 为颠连无告所。 地在石岭之坪, 周围方广如许, 令义民持界守之, 俾世世毋侵越焉。 呜呼! 公之心可泣鬼神矣。 众谓王生: “当有以纪之!” 王生曰: “我公其泽及九幽哉! 古大臣视一物为伤和, 引匹夫为已辜者, 非公也耶! 夫 《诗》 哀茕独,见文之仁; 《书》 耻纳沟, 见尹之任。 仁以任事, 公兼有之。 固知是举也, 倘亦保护煦育, 好生无已。 而此特以济雨露之不及者乎! 嗣公者守其画一, 则公之惠政, 百千万祀, 南中可矣。” 众谓王生知公深, 请次其说为义冢记。

重修曲井桥记[16]

明·李之瀚

县西六十里许, 旧有曲井桥, 上接盐、 潼, 下达阆、 广, 西通会省, 为蜀北秦燕孔道, 往来车马, 踵相络绎, 固南隆之要冲也。 先是, 巡道杨公命官创建桥梁, 年久倾圮, 缘窦穴觞泓, 雨集水汜, 支瀵灌注, 即湍渀不可御,每蹇裳病涉焉。 戊戌冬, 我欧阳贤侯来令茲土, 以遵循保甲事, 初经其地,目睹遗址, 怃然叹曰: “修桥梁, 有司事耳。 斯桥之始作而复毀也, 伊谁之责哉?” 侯于是时已锐然有重修志, 奈值播兵饷连岁无暇日, 如时事何。 茲者戎事既平, 民歌泰运, 我侯恭承当道檄行,暨本府命谕,窃幸大如初愿。 乃捐己俸,属桥畔之文民、王廷章等董其役。仍令浮屠氏正定者,持疏募劝。遐迩居民,皆赴义若渴,靡有惜赀爱力者。于是鸠工伐石,率作兴事。始于本年之秋,不三月而告成。过者、续者,乐履坦途,无复昔日病涉之患矣。时邑父老子弟咸欢忻鼓舞,嘉侯能利济我生民,乞余一言以记之。余惟桥梁之设,王政所先,劳在一时,功在后世。今大功克成,厥泽之溥,当与曲井同其流矣。猗欤盛哉!茲举也,成之者侯,委其成者司郡,俱大有功于南也,可以记矣,敢为僭书其略云。

龙泉桥记[17]

明·马公遴

南部境内有泉曰马跑泉, 其下道路崎岖险阻, 遇雨水涨则车濡轨, 马蹶蹄, 担负者颠踣往来, 越路而蹊陇亩, 民甚苦之。 或曰: “故老相传, 昔有大将军提军过此, 盛夏病暍, 马跑而泉涌出, 一军皆足。” 其说近妄, 然以鲁恭拜井观之, 马跑之说, 理或然也。 但道途险阻, 非桥莫济。 居官者相继络绎,孰究孰思哉? 我太公祖黄宗师过而恻焉, 遂捐金, 命邑侯欧阳公构之, 易马为龙。 桥成, 而东西行者不惟渴而得饮, 且无濡轨、 蹶蹄、 颠踣之虞。 夫泉之出不知几百年, 待公而平载, 公之德与斯泉也, 斯桥也, 相传不朽。 仁人之举动, 其利溥哉! 公, 广东顺德人, 以户部郎中出守保宁, 易直子谅, 以利利天下。 天下有大政大事, 公克负荷, 行将康济海宇无涯矣, 岂直龙泉一桥已哉? 遴盖亲薰而炙之矣, 敬拜手而为之记。

嘉陵江义渡碑记[18]

民国·李金锷

治城郭上中下三渡, 船只原由渡夫自备, 取渡资以作生计。 积久弊生,有留难过客、 借端勒索等事。 民国五年, 同济医馆议将上渡提归公有, 所有船只备价收买, 仅取钱一千二百串, 以作医馆医药暨城乡团局经费, 招佃包收殊立案。 公取无多而渡夫私索罔忌、 中饱弊更不堪言。 十六年春, 市政成立, 市长象贤李公稔知其弊, 乃于船首设置木牌, 收某项渡资若干, 不准多索。 无如防范愈严, 狡计愈工。 平昔谨守定章, 一遇江流小涨, 行旅往来勒苦更厉。 市长以其弊上闻于师长罗公, 平章公乃命集阖邑慈善大家议于附郭,沿江概设义渡, 随到即渡, 不取分文, 当举吴君钟南、 袁君锡安董其事, 拨旧有浮桥、 西桥公产以为之基。 邑人士闻之, 感激奋勉。 不数月募得生洋若干圆, 罗公复捐俸钱一万串以为之助, 除支开办费外, 余概置为恒产, 岁收租息以作渡支经费, 问题遂以解决。 而措施之公可垂久远矣。 窃思乘舆济人尚美郑侨之惠, 设桥救蚁犹称宋氏之贤, 况长江天堑并非一苇可航, 彼案诞登不劳七星之赠, 不较徒杠舆梁尤为利济靡穷哉。 兹已病涉无虞, 行李之往来罔滞, 舟子招之, 一呼而至用。 特历叙颠末勒之, 贞珉以昭来许。

圭峰禅院承建功德碑[19]

荒山野岭路茫茫, 信众万千战山岗。 齐心合力历十载, 院容佛堂甚辉煌。该院自一九九二年以来, 由于大师源静的指引, 广大信众及能工巧匠开山凿基, 在资金欠缺的情况下, 无论严寒酷暑均未停止修建, 工程钱粮不足除自己捐赠外, 四处弘扬佛法募化钱粮方以建成禅院, 对建禅院出谋出资出力所建功德特垂此碑铭记致谢。

义兴桥碑记[20]

为人正气两袖清, 美化大桥建根基。 造福子孙苦创业, 慷慨解囊献爱心。天地日月肝胆照, 慈善资助为己任。 天下英豪千古颂, 忠魂云游故乡亲。

义兴, 俗名罐子场。 自古属川北地区西、 南两县交界重镇也。 地坦通便,风俗优良。 人杰地灵, 耕读为生。 先天独秀, 人文景观。 文才武略, 盖世一方。 品学兼优, 好交朋友。 盛世才华, 志在四方。 尊师孝辈, 祖传有方。 江湖义气, 流芳沧桑。 集镇建设, 硕果辉煌。 奔向小康, 大有希望。 龙师凤凰,佛光吉祥。 报效祖国, 世代志良。

我组同志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支持下, 有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和官第名人鼎力相助, 经过艰苦创业, 现已大见成就。 为了表彰川北儿女荟萃精华神功, 对先期先批已作出无私奉献的英雄豪杰和巾帼美淑, 特启立第一座世纪功德碑, 名垂千秋, 光照日月中华。 诚望后人铭刻牢记, 不忘吾辈造福之辛。 盛世机遇, 子孙建树功勋。 瞩目敬仰, 永远纪念之。

义兴袁盐路碑记[21]

袁盐公路全线通, 干部群众乐其中。

崎岖小路变金道, 千歌万曲颂诸公。

古镇盐水垭黑柏山麓, 山高险峻, 地阔林密, 盛产盐水, 得以佳名,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远古盐村草丛先, 三面环山道泥泞。

坡陡沟深路途远, 耽误青少好前程。

解放以来几十年, 改革开放政策灵。

包产到户责任制, 劳苦大众最欢迎。

科学种田除贫困, 丰衣足食利万民。

走川过省把钱挣, 培养子女学诗文。

人才辈出皆可喜, 条条战线有能人。

奋发图强勇前进, 盐村代代添功名。

干部群众一致认为, 要致富先修路, 盐水垭村人民为了实现千年梦想,在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踊跃捐资投劳甚至有捐款数万元者,就这样终于修成达五千余米优质的水泥路, 从此一道通南北, 沟壑变通途。

昔日小路绕山川, 地僻民贫受苦深。

新路建成庆奥运, 小康村庄万象新。

太平镇大轮寺大道捐资修路纪念碑[22]

大轮寺大道是集行人、 运输、 晒场、 灌溉水渠多功能于一体, 几代村民梦寐以求的民生工程。 功在当代, 惠及子孙。 该大道于二〇〇六年二月建成。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鲜继伦、 鲜扬父子与兄弟鲜继建为主的仁人志士及县级镇级部门与单位慷慨捐助。 大道总长一千二百米, 总投资三十九万余元。 其中鲜继伦、 鲜扬父子捐资二十九万余元。 为颂扬捐资修路的善举, 特立此碑,以昭后人。

莲池观音堂村修路碑[23]

保民生, 促发展, 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 改善我村人居交通环境,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 在村党支部、 村委会主持倡议下, 观音堂至罗家沟张澜祖坟水泥路, 二〇〇七年四月开工, 同年九月竣工。 此举受到我村在外商贾贤达和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 缅怀先辈, 造福后人,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张昌国、 张永文等奉献爱心, 精神可嘉, 特立功德碑予以记载, 让后人慕仰, 世代传颂。

安汉大道碑记[24]

安汉大道全长四千米, 宽五十米, 双线六车道, 非对称绿化布置。 运用招商引资、 以地生财、 业主开发、 收益建路的模式, 分别由西充鸿升房产、金星房产和南部一建开发建设。 于二〇〇〇年四月开工, 拆迁民房二点六万平方米, 劈山四座, 搬运土石一百余万立方米, 道路投资六千余万元, 历时两年基本建成。 沿路可建房四十余万平方米。 为弘扬汉代置县历史, 取名安汉大道, 立此为纪。

西充县双凤赐子山公园功德碑[25]

赐子山文化公园迎春路, 由何周怀、 王德俊、 王丕淮三位同志领头组建并义务全程献劳, 于二〇〇六年元月动工, 同年六月竣工, 捐资者125人,现将50元以上捐资人员公之于众, 以示纪念。

高院镇公字坎村康源大道功德碑[26]

公字坎村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民风淳厚, 睦处以礼, 聚族而居。 唯路难行, 地势居高, 饮水犹困。 康源水务, 与民谋利, 对口帮扶, 修路治水,帮贫解困, 造福乡邻, 居民受益, 百姓感恩, 古人有云: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值此时际, 欲彰道义, 而励后昆, 谨勒石碑, 以记功德。(www.xing528.com)

大垭村修路功德碑[27]

为彰显西充县常林乡大垭村四社干部群众为民修路之馨德, 扬父老乡亲奋发图强之精神, 颂在外人士报效桑梓之懿德, 特勒石铭文, 以记其名, 旌表其功, 以励后昆。 祈望代有英俊出于斯地, 大地铺开锦绣前程。

关文镇小学灾后重建碑记[28]

公元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特大地震, 使我校严重受损。 校园残垣断壁, 满目疮痍。 正当政府学校为重建校舍而资金困难之时, 中华慈善总会得知西充关文小学灾情严重, 为使学校早日恢复教学, 及时转赠香港郑家纯先生援助的四百六十五万元, 用于学校灾后重建工程。 于二〇〇八年八月动工至二〇一一年八月竣工, 历时三年, 建成了教学楼、 教学办公楼、 教学综合楼、 学生公寓、 学生食堂、 学生厕所, 总面积3140平方米, 并征地新建3600平方米的运动场, 还对学校进行了绿化, 使关文小学今非昔比, 焕然一新。

大灾显大爱, 大难彰大德, 为使世代莘莘学子永记郑家纯先生解囊之义举, 奉献之伟德, 今特立此碑, 垂范千古。

祥龙何台沟功德碑[29]

千古羊肠小道, 载重民怨叹声。 天雨泥淖道滑, 晴日坎坷扬尘。 运物如牛负重, 行踪如履薄冰。 肩挑背扛耐尽其苦, 负山戴岳蜗步寸阴。 兹逢金蛇胜局, 沟人协力同心, 乡贤献款, 斯民措次, 筹金二十余万, 通衢大道建成,衔接城邑, 交通无梗。 从此购销无虞, 众往小康竞奔。 功封当代, 利垂后昆。

何台沟何姓字辈: 正照太德, 文明启发, 永昌仕代, 方家之国; 永续兴旺, 富裕康宁, 与时俱进, 励志前行。

二〇一三年春

凤和乡同心路碑记[30]

凤和乡三角沟村一社毗邻凤和场, 村民自筹资金修筑水泥路四百余米,路建成后立碑以志。

斯路为三角沟村一社自建, 名同心路。 此地实名青毡山, 昔因地势平阔,水草茂密似毡故名。 族群姓庞, 据先祖口口相传, 庞氏祖籍原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 填川落籍顺庆区潆溪镇西罗垭。 后家族繁衍子孙外迁, 是支先至木角乡, 又凤和官路上, 再猎獐沟 (张毛沟)。 猎獐沟老祖乃廷宇、 廷顺兄弟,青毡山为廷宇之后。 宇公生四子, 长其祥携四弟落籍青毡山, 仲、 季迁东岱乡八角亭村。 据墓志, 公至此在清康熙五十六年前后。 三百年沧海桑田, 世事变迁。 然先祖遗训不忘, 庞氏子孙 “书香继世, 耕读传家” 得以功成名就,家族兴旺。 昔有文武秀才、 禀生、 解元名垂千古, 今士农工商不乏精英, 更有高等学府莘莘学子十数人耀祖荣光。 改革开放后, 庞氏族人如沐春风, 各行各业尽显才智。 今国家强盛, 黎民富足, 唯出门之道坎坷泥泞。 有后生成功者, 倡议筹资修筑水泥路, 此议既出, 旅外族人、 门婿、 乡邻友族响应纷纷。 或逾万, 或数千, 或几百, 慷慨解囊, 各尽绵薄。 同心路于壬辰年三月动工修筑, 当月即成。 此路长四百余米, 宽2.5米, 混凝土厚0.2米。 路面光滑平整若练。 今举步路, 车及户, 童叟欢, 妇孺喜。 古人云: 修桥铺路,子孙殷富。 为扬精神, 立碑以志。

余乃庞氏门婿, 族人嘱之为记, 妄为染翰, 是以为记。 陈昌明

二〇一二年四月

天新路碑记[31]

党的惠民政策好, 引导农民快致富, 村民不愁吃穿住, 最恼火的是走路,村里自古是土路, 雨天满是泥糊涂, 大车小车跑不动, 摩托难转车轱辘。 亲戚因为黄土路, 怕到村里当媳妇, 商贩因为黄土路, 赚钱不愿来光顾。 人人发愁黄土路, 两眼盯着村支部, 两委班子有合力, 个个心里不含糊。 南充政协来帮扶,迎来政协杜主席,主席徒步察民情,拍板修条小康路。为给大家修好路,光辉主席跑省府,筹集资金找门路,一路风尘不停步。一百多万大数目,最应大书而特书,新修路面平如水,天晴下雨不犯憷。赶场直达西充城,农货卖到嘉陵区。出门行路不再难,一门心思想致富。为了铭记这件事,树下座碑作传述。

二〇一一年八月

佛华山村记[32]

佛华山村, 位于高院镇西北边陲, 北邻盐亭金鸡镇, 西接同德乡,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文化璀璨, 名人辈出。

村域人口众多, 幅员较大, 植被很好, 坡坝分明, 日照充足, 雨水适量,土地肥沃, 宜种度高。 西射公路穿境而过, 交通便捷, 通信畅达, 信息灵敏。村民友善, 自然和谐, 山泉饮水, 居家雅致。 崔冯姓氏聚族而居, 祖辈辛勤耕耘热土, 改天换地创造奇迹。 洞天山寨古战场, 都督坟丁逞英豪, 六角神像朝门画, 四合正院桅杆挂, 佛华山庙元明建, 参天古柏远闻名, 二月十九人潮涌, 忠义之村永承传。 新中国成立后, 农业合作化 “百花社” 诞生在这里, 保家卫国将士如雨后春笋, 学子成才络绎不绝, 国家机关干部、 市政协委员、 省人大代表名载史册。 改革开放以来, 获取教授、 高工、 中高级教师、设计师等职称以及总经理、 大老板等有志之士层出不穷,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佛华山村党支部 村委会

二〇一三年四月八日

山王寨村道竣工记[33]

悠悠古镇, 福名祥龙。 山王寨村山清水秀, 白侯庙旁藏龙卧虎, 七湾子外珠链横陈。 然春去秋来, 黎民犹踏泥泞路; 斗转星移, 百姓难觅致富路。

改革大潮涌, 春风拂面行。 政策如久旱甘霖, 民心似烈焰蒸腾。 国家政策好, 群众集资勤, 社会贤能达, 慷慨解囊乐, 乡友蒲光树, 殷殷桑梓情,筹资数十万, 造福众乡民。 然小村建百万工程, 谈何容易, 穷邑造十里长路,岂不壮哉?! 丁亥仲秋动工, 己丑孟冬始成, 其间困难重重, 岂可胜数? 然则干群迎难而上, 砺志图强。 遂拓狭路为坦途, 接村道于场镇。 外则四通八达,天宽地阔; 内则宅院相连, 物尽其流。 致富门洞开, 百姓颔首, 金光道铺成,童叟欢颜。 适逢盛世, 特立坊以为记。

公元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九洲春天碑记[34]

西充, 古属巴国, 秦时属巴郡阆中县。 公元前二〇四年, 紫岩出生的将军纪信扮刘邦 “诳楚存汉”。 刘邦称帝后, 从阆中划出将军出生地设安汉县。

两汉, 今西充先后隶属阆中县、 安汉县和充国县管辖。 南朝刘宋时改西充国县为西国县。 五三五年, 西魏将西国县改为晋城县。

公元六二一年, 唐高祖李渊分南充县西北部、 阆州南部和梓州盐亭, 设西充县, 隶属果州。 西充至此正式立县, 延续至今。

一九二三年, 邑人李毅君在西充县城东大佛寺创办西充县立初中。 一九三五年, 因避兵乱, 学校停办。 一九四〇年, 县立初中在县城文庙恢复。

一九三九年, 日军轰炸重庆, 西充籍将军王缵绪将重庆巴蜀学校迁至原西充县中所在地大佛寺。 一九四二年秋, 巴蜀学校本部迁回重庆, 西充巴蜀学校作为其分校继续开办。

一九五〇年, 县政府将原县立初中、 私立巴蜀初中和私立育英中学合并,成立西充中学。 二〇〇二年, 学校成为省示范高中。 二〇〇五年, 西充中学迁入文笔山麓新址。 二〇〇六年, 学校通过国家示范高中验收。

二〇〇三年, 南充定洲集团九洲地产入驻西充, 凭借其卓识和诚信、 责任与实力, 迁西充中学于莲花湖畔, 建九洲春天于城镇中央, 使学校教育与城镇商业各得其所。

九洲春天, 昔 “龙池法雨” 之宝地, 经西充中学八十余年耕耘, 人气鼎盛, 文化厚重, 予人以高尚完美之场所, 予业以稳重发展之途径, 实乃众望所归、 百业向往之地。

九洲春天商业小区, 集万千业态于一体, 汇八方人居于一区。 商业凝重,百业繁荣; 物取便捷, 居家乐土; 功能齐全, 休闲胜地。 九洲春天, 春风永沐, 春天永驻。

[1]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十三, 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2] 此据道光 《保宁府志》 卷五十六, 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刻本。 撰者徐双桂, 汉军举人, 嘉庆二十年 (1815) 为保宁府知府。

[3] 此据雍正《四川通志》卷四十二,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广恩桥在南充市顺庆区城西西河上,现存,南充人称“西桥”。万历六年 (1578),陈以勤捐俸禄1000两修建“广恩桥”(西桥),撰碑文勒立于桥头。碑已毁,文尚存。

[4]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十三, 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5] 此据嘉庆 《顺庆府志》, 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刻本。 撰者张含辉, 掖县 (今属山东) 人,曾任四川督学使。

[6] 望水垭: 在顺庆城东北七十里, 与蓬安正源镇接壤。 今属蓬安县正源镇。

[7] 此碑记为清人李云程 (云南人) 所撰。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三, 民国十八年(1929) 刻本。

[8] 永安桥: 即今顺庆区城西 “西河桥。”

[9] 此据民国 《新修南充县志》 卷三, 民国十八年 (1929) 刻本。 撰者史致俨, 字容庄, 江苏江都人, 嘉庆四年 (1799) 考进士, 曾任四川学政。

[10] 八字脑位于蓬安至利溪段的嘉陵江第三个滩口。

[11] 此据光绪 《蓬州志》 卷十一, 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刻本。

[12] 洪运开, 字芰塘, 安徽合肥人, 进士, 道光三年 (1823) 任蓬州知州。

[13] 此据光绪 《蓬州志》 卷十一, 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刻本。

[14] 李德迪, 太湖人, 清同治四年 (1865) 任蓬州知州, 十二年 (1873) 复任, 创设育婴堂, 以惠贫民。

[15] 此据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 《同治增修南部县志》, 巴蜀书社2014年版, 第419~420页。

[16] 此据 《同治增修南部县志》, 巴蜀书社2014年版, 第417页。

[17] 此据 《同治增修南充县志》, 巴蜀书社2014年版, 第420页。

[18] 此据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顺庆艺文撷英》 (内部资料),2012年印刷, 第136页。

[19] 圭峰禅院在西充县多扶镇凤凰山上。 该院于1992年经西充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 由南充地区佛教协会长老法师上源下静, 率统三宝弟子及信众等捐资募化建成, 于2002年竣工。

[20] 义兴桥, 位于西充县境内, 该碑文刻于义兴大桥之桥头, 撰于2003年。

[21] 该碑立于西充县义兴镇盐水垭, 撰于2006年。 撰者不详。

[22] 此碑文撰于2006年, 碑由西充县太平镇人民政府所立。

[23] 此碑文撰于2007年。

[24] 2004年4月, 西充县城安汉大道修成后, 县委县政府于安汉大道二段立碑以志。

[25] 此碑文撰于2006年, 碑由西充县双凤镇人民政府立。

[26] 此碑文撰于2011年, 碑由西充县高院镇公字坎村党支部村委会立。

[27] 碑位于西充县境内。 碑文撰于2012年。

[28] 碑文撰于2011年, 碑由西充县关文镇小学所立。

[29] 碑立西充县祥龙河台沟村

[30] 碑位于同心路口。

[31] 2009年南充市政协帮扶莲池乡天新桥村, 即动工修建此路。 该路起于莲池场镇, 达嘉陵区龙泉镇安乐湾村, 全长5公里。 碑立于场头树下。

[32] 此碑立于村口。

[33] 此碑位于祥龙场口凉水井。

[34] 碑立于原西充中学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