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渗法-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

导渗法-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渗法又称引渗法,即通过竖向排水通道——引渗井或导渗井,将基坑内的地面水、上层滞水、浅层孔隙潜水等,自行下渗至下部透水层中消纳或抽排出基坑。通过导渗法排水,无需在基坑内另设集水明沟、集水井,可加速深基坑内地下水位下降、提高疏干降水效果,并可提高坑底地基土承载力和坑内被动区抗力。导渗法在上层滞水分布较普遍地区应用较多。本方法形成的导渗砂(砾)井又称之为导渗盲井。

导渗法-深基坑围护设计与实例解析

导渗法又称引渗法,即通过竖向排水通道——引渗井或导渗井,将基坑内的地面水、上层滞水、浅层孔隙潜水等,自行下渗至下部透水层中消纳或抽排出基坑。在地下水位较低地区,导渗后的混合水位通常低于基坑底面,导渗过程为浅层地下水自动下降过程,即“导渗自降”(图10-1);当导渗后的混合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或高于设计要求的疏干控制水位时,采用降水管井抽汲深层地下水降低导渗后的混合水位,即“导渗抽降”(图10-2)。通过导渗法排水,无需在基坑内另设集水明沟、集水井,可加速深基坑内地下水位下降、提高疏干降水效果,并可提高坑底地基土承载力和坑内被动区抗力。

1.导渗法适用范围

(1)上层含水层(导渗层)的水量不大,却难以排出;下部含水层水位可通过自排或抽降使其低于基坑施工要求的控制水位。

(2)适用导渗层为低渗透性的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砂质粉土、粉土、粉细砂等。

(3)当兼有疏干要求时,导渗井还需按排水固结要求加密导渗井距。

(4)导渗水质应符合下层含水层中的水质标准,并应预防有害水质污染下部含水层。

(5)由于导渗井较易于淤塞,导渗法适用于排水时间不长的基坑工程降水。

(6)导渗法在上层滞水分布较普遍地区应用较多。

978-7-111-44967-6-Chapter10-2.jpg

图10-1 越流导渗自降

1—上部含水层初始水位 2—下部含水层初始水位 3—导渗后的混合动水位 4—隔水层 5—导渗井

978-7-111-44967-6-Chapter10-3.jpg

图10-2 导渗抽降

1—厚1.20m的地下连续墙 2—墙下灌浆帷幕 3—ϕ325导渗井(内填砂,间距1.50m) 4—ϕ600降水管井 5—淤泥质土 6—砂层 7—基岩(基坑开挖至该层岩面)

2.导渗设施与布置(www.xing528.com)

导渗设施一般包括钻孔、砂(砾)渗井、管井等,统称为导渗井。导渗管井:宜采用不需要泥浆护壁的沉管桩机、长臂螺旋钻机等设备成孔或采用高压套管冲击成孔。成孔后,内置钢筋笼(外包土工布或透水滤网)、钢滤管或无砂混凝土滤管;滤管壁与孔壁之间回填滤料。本方法形成的导渗管井多用于永久性排水工程

导渗砂(砾)井:在预先形成的ϕ300~600mm的钻孔内,回填含泥量不大于0.5%的粗砂、砾砂、砂卵石或碎石等。本方法形成的导渗砂(砾)井又称之为导渗盲井。

导渗钻孔:对于成孔后基本无坍塌现象发生的导渗层,可直接采用导渗钻孔引渗排水。导渗井应穿越整个导渗层进入下部含水层中,其水平间距一般为3.0~6.0m。当导渗层为需要疏干的低渗透性软黏土或淤泥质黏性土,导渗井距宜加密至1.5~3.0m。

3.导渗设计计算

对于导渗自降(图10-1),导渗井的流量可按式(10-3)计算。对于兼有疏干作用的导渗井(如图10-2所示),其导渗流量应计入满足疏干要求的疏干排水量。导渗井群的总流量应满足基坑排水量和疏干水量的要求。

q=k′FI (10-3a)

Q=nq (10-3b)

式中 Q——导渗井群的总流量(m3/d);

q——导渗井的流量(m3/d);

n——导渗井总数;

k′——导渗井的垂向渗透系数(m/d);

F——导渗井的水平截面积(m2);

I——渗透坡降,对于均质填料,I=1.0。

完成导渗任务后,对于基坑开挖范围之外的导渗井或位于基坑开挖深度以下的导渗井残留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封闭,阻断上下含水层之间的联系通道、恢复或保持自然环境下的水文地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