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坑围护说明
1.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分析
1.1 工程概况
杭州万通时尚置业有限公司拟开发建设杭州万通中心项目,该工程场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路与大关路交口(杭政储出[2007]74号地),工程用地面积17522m2,总建筑面积为142927.5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4618.8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48308.7m2。该工程拟建建筑物主要有五幢14~24层建筑物,内设一个整体地下车库,为3层,该地下室基坑等级为一级。场地拟建建筑物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1.2 基坑概况
该工程地下室三层,地下室底板面标高-14.900m,基础底板厚度800mm,垫层300mm,则底板垫层底的标高为-16.000m。
±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500m,现场地平均标高约4.000m,相当于建筑标高-0.500m,则计算至底板垫层底的相应挖深为15.5m。
该工程基坑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
1.3 周边环境分析
场地北侧为紫荆路(现名为大浒街),目前已通车,紫荆路北侧为育才实验中学及一幢17层高的建筑物。基坑外边线距紫荆路人行道边线为6.5m,紫荆路上有市政管线,距基坑由近及远共6条管线,依次为电力管线(距离约7.4m)、燃气管线(距离约11.4m)、污水管线(距离约16.4m)、雨水管线(距离约19.4m)、给水管线(距离约26.4m)及通信管线(距离约31.4m)。
场地西侧为在建的远洋商务公馆A01地块,距离该工程基坑较远,目前地下室已施工完成,正在施工主体结构。
场地南侧为公园,有一条施工道路由大关路穿过公园进入施工场地。
场地东侧为在建绿化带,绿化带东侧为上塘路,基坑边距离上塘路约30m。
2.1 地形地貌及环境条件
该工程场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路与大关路交叉口西侧北隅(杭政储出[2007]74号地),场地原主要为杭州豆制品厂厂址所在地,在地貌上属于杭嘉湖平原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高差在1.0m以内。场地属于拆迁地,场地内无地下管道等障碍物,场地交通较便利,环境条件较好。
2.2 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
经勘察揭示,在埋深72.0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岩土层,按其物理力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十大工程地质层,其中(2)、(3)、(8)及(10)号层可分为二个亚层,(6)及(7)号层缺失。基岩为上侏罗纪黄尖组地层,岩性为凝灰质砂岩,根据风化程度的差异,可划分为强风化段及中等风化段。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基土工程地质层自上到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以灰褐色、灰黄色为主,松散,易压缩,成分主要为碎石、砖瓦碎块、砂砾及黏性土,局部孔为层底以灰褐色素填土为主,呈软塑状,主要由黏性土组成。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80~2.70m。
(2)-1粉质黏土。灰黄~黄灰色,可塑状,局部软塑状,中压缩性,均匀性一般,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含氧化铁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50~2.20m,层面高程2.14~3.72m。
(2)-2砂质粉土。灰棕~灰黄色,层底局部为灰色,稍密状,中压缩性;具铁锰质渲染,土质不均匀,状态变化较大,局部为黏质粉土,局部夹黏性土薄层。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60~3.00m,层面高程0.45~2.92m。
(3)-1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局部含少量泥炭颗粒及腐殖质,该层局部可相变为淤泥或淤泥质黏土,均匀性尚可。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层厚4.40~6.80m,层面高程-0.45~1.19m。
(3)-2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局部含少量腐殖质,均匀性一般,层底局部可相变为软塑状的粉质黏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分布,层厚16.70~24.40m,层面高程-6.52~-4.36m。
(4)粉质黏土。灰黄~黄绿色,局部黄灰色,硬塑状,局部软可塑状,中压缩性,均匀性尚可,含氧化铁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该层全场分布层厚3.20~10.90m,层面高程-22.71~-28.92m。
2.3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地质报告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8-3所示。
表8-3 地质报告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2.4 地下水情况
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地表下0.10~1.60m之间,常年稳定水位埋深约在地表下1.0m,场地浅部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少量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为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渗入,水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但变化幅度不大。深部(8)号层中则存在微承压水;(10)号层中为基岩裂隙水,含少量风化、构造裂隙水,由于裂隙张开性小、连通性差,故该含水层富水性差,水量贫乏。根据临近场地及地区经验,场地(8)号层中的承压水与(10)号层中的基岩裂隙水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影响不大,设计与施工可不专门考虑。经对场地ZK3及Z27号钻孔抽水后取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试验表明,地下水水质类型分别为硫酸—钙型淡水与氯化物—钠型淡水。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11年版)规范,经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混凝土有微腐蚀性作用,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作用。
根据地区经验,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土质对对建筑材料混凝土有微腐蚀性作用,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作用。
3.基坑围护方案
3.1 该工程的特点
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该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基坑开挖深度大,挖深达15.5m。
基坑开挖范围大:面积约16825m2,周长约532m。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的工程性质较差,除浅部3~4m左右为杂填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外,下部为深厚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含水量高达41.6~45.2%,孔隙比1.178~1.263;且下部较好的4层粉质黏土的埋深很深,为31~33m。
周边环境一般,对变形的要求一般:除北面距离紫荆路较近外,其余三面距离建筑物、道路管线均较远,对变形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γ0=1.1。
3.2 基坑围护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根据该工程地下室基坑的特点,在“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下,设计时对以下两种可行性较高的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大都有三种做法:①结合全逆作法施工(二墙合一,即围护墙结构兼作地下室外墙);②结合临时内支撑(二墙合一,即围护墙结构兼作地下室外墙);③地下连续墙(仅作为围护结构)结合内支撑。全逆作法的土方开挖极麻烦、土方开挖单价很高,故总体造价并不节省,上述三种做法中二墙合一结合临时内支撑做法最为常用。
地下连续墙方案使基坑面积最小,相应的土方开挖量达到最小。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止水帷幕,其止水效果要优于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或素混凝土桩。但是地下连续墙方案相对于下面方案来说,造价偏高且地下连续墙施工周期较长。
方案二:一排灌注桩,结合混凝土临时支撑外加水泥搅拌桩止土
围护结构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结合钢筋混凝土支撑,并在钻孔桩外侧采用一排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的方案。这种形式的支护方案在浙江地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技术成熟。对该工程而言,支护结构本身的强度、稳定及变形可以保证,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对比较独立,工程造价较地下连续墙低得多。
两种方案的围护桩(墙)的每延长米造价比较见表8-4:
表8-4 两种方案的围护桩(墙)的每延长米造价比较
由表8-4,ϕ1000@1200钻孔灌注桩结合ϕ700@500水泥搅拌桩止土方案比800mm厚地下连续墙方案(二墙合一)节约(4.06-2.13)万元=1.93万元每延长米。
注:由表8-4比较围护桩(墙)的每延长米造价,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长度约为30.5m;因支撑、立柱桩、坑底加固的造价两方案基本相同,故没有列入比较。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和比较,设计采用方案二:一排灌注桩,结合混凝土临时支撑外加水泥搅拌桩止土。
考虑到上部土层为杂填土、粉质黏土、砂质粉土,土质较好,采用上部放坡结合锚管的支护形式,将第一道支撑标高降至地面以下4m(-4.500m标高处,支撑标高设得越低,围护桩的弯矩越小,越经济),并将第二道支撑的标高设在-9.500m处(地下三层的楼面标高为-11.000m,支撑设在-9.500m刚好能满足在地下三层换撑的需要、使桩身弯矩尽可能小同时又不影响地下三层处的地下室结构施工)。
采用上部锚管方案时,可以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立即开挖上层-4.500m标高以上土体,待场地内土体均开挖至该标高时,开始施工压顶梁及支撑。这种方式通过分区流水作业可以有效地节约工期。
一般的单轴或双轴水泥搅拌桩受机械功率限制,15m深度以下土层的施工已很难搅动。由于该基坑挖深很深,达15.5m,为保证坑底加固部分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质量,采用了SMW工法专用的三轴水泥搅拌桩ϕ850@600,其单方造价比普通单轴或双轴水泥搅拌桩要高,但垂直度好、机械功率高、施工质量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工程基坑采用:上部放坡结合三道注浆锚管、下部一排ϕ1000@1200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钻孔桩外侧采用一排ϕ850@600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坑底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ϕ850@600加固,以减小变形,增加坑底土体稳定性。
4.支撑系统设计
在支撑的材料选择方面,设计对钢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均进行了比较。采用钢支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施工速度快,拆卸方便。
(2)可施加预应力,有效控制地下墙的侧向变形。
(3)布置形式一般为井形,挖土难度相对较大,挖土要求也相对较高。
(4)应用经验较少,对施工单位要求高。
该工程基坑面积大、形状复杂,挖深较深,且开挖深度上部的土质较差,支撑轴力较大。混凝土支撑承载力高、安全性好,能承受弯、剪、扭、压力等复杂受力情况,可根据基坑的形状灵活布置,在浙江地区的应用非常广泛,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故设计最后确定采用混凝土支撑。
在支撑的平面布置方面,可以采用两种形式:①格栅状支撑;②中间采用对撑形式,两端采用角撑。由于该基坑形状复杂,为了施工方便及节约造价,该工程支撑角部以角撑为主,中间以对撑结合边桁架布置。
水平内支撑平面布置时,尽量避开主体结构的柱子位置,以使柱子的主筋接头按规范施工。为节约围护造价,根据工程桩布置立柱桩,尽量利用工程桩兼作内支撑的竖向立柱。
内支撑的竖向位置布置时,考虑避开地下室的楼板,支撑底面与楼面之间的净距不小于0.7m。上下道支撑的净距尽量满足小型挖土机械的操作条件。同时对支撑的竖向位置进行优化,以使地下墙的内力、变形最小。
第二部分 基坑围护结构分析计算说明
1.计算内容
土钉局部抗拉验算
土钉内(外)部稳定验算
围护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
基坑整体稳定验算(www.xing528.com)
围护桩抗倾覆稳定验算
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验算
支撑内力及变形计算
2.围护结构布置及计算参数取值说明
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土体为1杂填土、2—1粉质黏土、2—2砂质粉土、3—1淤泥质粉质黏土、3—2淤泥质粉质黏土、4粉质黏土。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并结合已有经验和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8-5。
计算时超载采用15kPa。土压力采用朗肯土压力,水土合算,按矩形分布模式计算。围护桩内力及变形采用m法进行计算。
表8-5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3.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及稳定性分析
坑底标高-16.000m,挖深15.5m,采用上部放坡结合三道注浆锚管、下部一排ϕ1000@1200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钻孔桩外侧采用一排ϕ850@600水泥搅拌桩止水止土,坑底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ϕ850@600加固,计算时地表超载按15kPa考虑。围护布置如图8-25所示:
图8-25 区域1-1 围护布置图
计算时选用ZK26孔地质剖面图作为典型计算断面,计算结果如下:
[上部土钉支护验算结果]
[局部抗拉验算结果]
[外部稳定计算结果]
抗滑安全系数: 23.218 >1.300
抗倾覆安全系数: 304.173 >1.600
[下部钻孔灌注桩结合两道支撑支护验算结果]
计算时将上部土体作为荷载考虑。
1.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
计算时分为五种工况
工况一:土体开挖到第一道支撑底部,如图8-26所示。
图8-26 工况一
工况二:第一道支撑做好,土体开挖到第二道支撑底部,如图8-27所示。
工况三:第二道支撑做好,开挖到基坑底部,如图8-28所示。
工况四:地下室底板及地下三层顶板施工完毕,第二道支撑拆除,如图8-29所示。
工况五:地下二层顶板施工完毕,第一道支撑拆除,如图8-30所示。
图8-27 工况二
图8-28 工况三
图8-29 工况四
图8-30 工况五
内力位移包络图如图8-31所示。
图8-31 内力位移包络图
[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计算结果]
各工况: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564,满足规范要求。
[围护桩抗倾覆稳定验算]
抗倾覆安全系数Ks=2.514,满足规范要求。
[桩底土体抗隆起验算]
Prandtl(普朗德尔)公式:Ks=3.357,满足规范要求。
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3.861,满足规范要求。
[嵌固深度计算]
嵌固深度计算过程:
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圆心(-2.900,14.953),半径为33.081m,对应的安全系数Ks=1.381≥1.300
嵌固深度计算值h0=17.500m
嵌固深度设计值hd=αγ0h0
=1.100×1.000×17.500
=19.250m
嵌固深度采用值hd=19.500m
4.支撑内力及水平位移计算
该基坑支撑轴力及变形的计算程序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计算结果如图8-32~图8-35所示。
图8-32 第一道支撑轴力图(单位:kN)
图8-33 第一道支撑变形图(单位:mm)
图8-34 第二道支撑轴力图(单位:kN)
图8-35 第二道支撑变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