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下的学校组织架构是以行政班为主体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架构分为学校、年级和班级三层,角色主要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学校是最高层,每所高中都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若干个班级,这里的班级在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下即为行政班,由学校的管理人员为方便管理和教学设置而成。学校将相应的学生分配至各行政班,并为每个行政班配备班主任。多数情况下,班主任既负责班级的管理,也兼顾一定程度的教学任务。每个行政班拥有固定的教室,学生的一切日常活动以及教学活动都在同一个教室内进行,教室既是管理场所也是教学场所。学校为每个行政班分配任课教师,每门课程都会配备任课教师。对于行政班而言,每个行政班都拥有多名任课教师,且任课教师是固定的。一个任课教师可能负责多个行政班的教学工作,学生会在教室内等待任课教师前来授课,任课教师对行政班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由于学生属于固定的行政班,所以学生的学籍信息属于行政班,奖项评选、班级活动等均以行政班的名义参加。学生的德育评价由班主任掌握,同样属于行政班。在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下,行政班同时兼具教学班的作用,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都是以行政班为基础,行政班的总体成绩由学生的考试成绩组成。行政班的日常活动情况和教学情况通常以年级为单位,在同一年级中进行评比。
(二)差异化教学课程管理模式下的学校组织架构(www.xing528.com)
差异化教学课程管理模式下的学校组织架构相比传统课程管理模式有较大的区别。角色依然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但组织架构由原来的三层变为了四层,班级不再仅仅表示为行政班,而是包括行政班和教学班。“学校-年级”的架构没有变化,每个年级包含若干行政班,行政班拥有固定的教室并配有班主任。这里行政班的作用在于学生学籍信息的归属,不再等同于教学班,而班主任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将大大减少。
与传统课程管理模式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任课教师角色的不同以及教学班的出现。任课教师不再被分配至固定的行政班,每个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任课课程开设对应的教学班,同时教学班也拥有自己的教室。学生选择相应的课程和任课教师,前往不同的教室上课,形成“走班制”的教学模式。班主任负责对行政班进行管理,任课教师掌控自己教学班的教学活动,政教分离。因此,学生的德育评价由班主任考核,属于行政班,而学生的考试成绩则属于教学班。由于教学班的产生,“年级”的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教学班所开设的学习内容对所有高中生全部开放。如果学生觉得有余力,可选择高阶的教学内容;如果觉得需要温故知新,可选择基础课程。因此,教学班不受年级限制,在全校范围内通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