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通过对运用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教学的计划和监控不足,对学生的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引导和个性化辅导;在协作学习时缺乏对学习任务的把握,可能会为了协作而协作,协作形式单一,通常只是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不能保证成员的有效参与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计划—监控—反馈策略,激励—个性化辅导策略,分组—协作—展示策略,以及资源分享—互助答疑策略。
(一)“计划—监控—反馈”策略
在开展混合学习时要有明确的计划,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定位要明确,分别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并且相互配合,发挥最好的协同作用。教学开始前要做好规划,可以利用学习任务单、导学案或是学习指南,告知学生具体安排及他们将要完成的任务,清楚明了地指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做什么以及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导航,以便实现目标。
网络学习时大多是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更加努力,要有更强的自律能力,如果学生缺乏自我约束,不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更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如被其他丰富多彩的网络娱乐或游戏资源吸引,严重时更会沉溺其中。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控,留意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情况,作业练习的准确率问题,网上发言的情况等,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等问题,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自律性,从而认真投入学习,满足深层次的学习需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发现学习的趣味。
现在的教师们80%的时间都花费在统一的活动中——备课、上课、组织考试,而用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反馈的时间不到20%。[4]事实上,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同伴,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搭建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支架,帮助他们找到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建立联结,更要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向同伴或是教师展开学业求助。教师和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局限,进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激励—个性化辅导”策略
个人的学习热情和目标是学习的关键,当教师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或者引起学生对整个课程或者学习计划的兴趣时,学生就能够更快速、更积极地迈向成功,激励为学习的成功提供了核心基础。激励,就是教育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朝所期盼的目标努力前进。在混合学习中,教师有机会和时间在课堂上或是网络上了解学生的差异,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或是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用基于学生网上学习的数据来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指导和激励学生来学习,帮助学生发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解决个性化问题,提供完善的个性化辅导。
采用激励策略时可采取目标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方法。目标激励是吸引学生去努力实现某目标所采取的激励策略,为学生设置合适的有吸引力的目标,或是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简单点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看到自身从复杂的学习任务中所获得的每一步的进展,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教师要在学生取得成功时及时给予鼓励和激励。榜样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例子对学生进行激励。榜样的选择既可以是一些名人、伟人,通过他们的先进事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另外,也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来现身说法教育学生。例如,当班上某同学的成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可以以他为榜样,激励原先同他成绩相当的同学,使其有信心能取得一样的进步。事实上,有研究表明,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树立榜样,首要选择开始同他表现相似而近期取得进步的同学,而不是把“尖子生”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情感激励是教师用赞扬、鼓励、响应和关心等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赞扬即教师对学生做好了某件事或是答对了某个问题进行的表扬。赞扬激励策略的收效很明显,对中小学生效果显著,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有时会告诉学生“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这个问题虽然有点难,但是你再思考一下一定可以解出来”,这种积极的鼓励可以激励学生努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混合学习中,情感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交互的多样性为师生情感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形成友善和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激励中前进。
(三)“分组—协作—展示”策略
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与同伴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协作学习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内外开展。混合学习中的协作学习需要包括个体与个体的协作,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通过协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丰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且在协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形成协作小组时,既可以是教师制定分组,也可以是学生自由选择组合。采取正确的分组方式是协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研究者普遍认同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学生应当按照不同情况如成绩、能力、性格等进行分组。组内成员之间有差异,目的是倡导同伴互教,取长补短。小组人数最好为3~5人,人数太少,容易形成某个成员控制小组的局面,且不利于问题和任务的解决;人数太多,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且对教师的监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www.xing528.com)
协作学习的运用需要考虑学习任务的性质。当学习任务较为复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较为困难时,可以使用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由于学习内容及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学习任务也有着难易之分。对于简单的任务,如测试、练习、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完成,并不需要进行交流协作。对于较为复杂的任务,在一定时间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行探究解决不了时,则可以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协作中与同伴交流、探讨、相互答疑解惑,直至把问题解决。例如,在《边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环境、风物、人物进行理解与欣赏,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提供给同学一些研讨题,让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研讨题进行协作探究式学习。当解决开放性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或是有多种解决方案时,采用协作学习也是可靠的选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协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交流讨论,或是协作动手实践,拓展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例如,在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流体在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的原理解决软管吸出泡沫的问题时,各小组合作探讨,动手实践,形成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总之,在利用协作学习策略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以及学生的需求来组织协作学习,不可以为了追求协作而协作,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协作学习要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在混合学习应用案例中大多运用小组协作学习,但是大多数基本等同于学生彼此之间讨论,讨论完成后举手发言,协作学习的形式较为单一,徒有协作学习之表,内在还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单一的协作形式容易削弱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注重协作学习成果的展示,丰富协作学习的形式,如抢答竞赛、辩论活动、角色扮演、成果汇报、成果展示等都可以应用于混合学习的教学中。
协作学习要保证成员的有效参与。当协作学习组织不好时,常出现“搭便车”现象,即个别成员承担了小组的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任务,而某些成员只做一小部分任务或是无所事事、坐享其成。为了避免小组成员的不均衡参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分工,指出每个成员需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提高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明确的小组分工是协作学习的基本保障,教师应当监督每个小组的分工和实施情况,小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以期提高协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给每位成员发言、展示的机会。小组协作要尽量避免一人把控话语权的现象,现在的小组协作中经常会选择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和成果的展示汇报,应尽量轮流担当小组代表,或是在成果展示和汇报时教师随机指定小组成员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样既可以给每位成员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避免学生搭便车的侥幸心理。此外,在小组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展示小组进行发问,指定某位成员为其解答疑惑,这样也有利于每位小组成员参与到协作学习活动中去。
(四)“资源分享—互助答疑”策略
混合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主要有两种资源分享的方法:教师分享学习资源以及学生互相推荐学习资源。教师分享学习资源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学习资源要内容实用、富有趣味性、条理清晰、指导明确等。另外,教师对分享的学习资源要进行精心的选择,数量上要予以把握,提供的太多,既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难以抉择,更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例如,在混合学习的“基础—拓展”模式中,网络学习阶段是对课堂所学的拓展和延伸,可以提供复习、巩固的学习资源,也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知识背景供学生选择学习,如《边城》课后的网络学习阶段为了提升学生对沈从文的了解,进一步读懂小说主旨,拓展阅读空间,开拓视野,提高文学素养,教师提供了人物纪录片《先生沈从文》、电影《边城》的链接,供有兴趣的同学观看,鼓励学生观看视频或是阅读《边城》全文,并彼此交流感受。这一切的活动都是在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对学生拓展学习的建议引导,并非强制,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可以为真正感兴趣的同学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对于必须要学习的资源,如混合学习的“先导—后继”模式,课堂学习前,教师要提供先导性的学习资源,为课堂学习任务提供观念的固着,为新旧知识搭建桥梁。先导性的学习资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在分享资源时要对学习资源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介绍,指出资源的使用方法,以及必须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学生互相推荐资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搜索发现资源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即学生推荐资源具有随意性且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教师事先制定好资源推荐的规范,要求学生推荐时说明推荐的原因。教师要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浏览学生推荐的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筛选,并且整理形成学生推荐资源库,这样既可以供有兴趣的学生浏览观看,更能激励学生继续推荐资源的积极性。
混合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教师和学生既可以面对面地互动答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答疑既包括教师答疑,也包括学生互助答疑。教师答疑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提高答疑的效率。例如,在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讲《集合之间的运算》这一节时,在课前的网络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看一下与《集合之间的运算》有关的微视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熟悉相关教学内容。在讲课时,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说出每个手指的特定称谓,有的学生对各手指的叫法不清楚,但他们将来面对的是幼儿教学,必须知道这些,所以他们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学生开始说出手指的名称,教师再对错误的称谓进行纠正,并借机让学生伸出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并且同时伸出右手的中指、食指和小指,让学生观察两只手都伸出了哪些手指,两只手伸出的同一名称的手指有哪些。这样就能形象地给出交集和并集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对交集、并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互助答疑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互助答疑提供及时的反馈,对错误的回答予以及时的纠正,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接近正确答案。教师要尊重、重视学生互助答疑的过程,每一次互助答疑都是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激励提高学生答疑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最后,教师要对学生互助答疑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出最佳答案供学生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