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是何克抗教授由英文“Blended Learning”(或“Blending Learning,B-Learning”)翻译而来,也有人将其翻译为“混合学习”“融合式学习”或者“混成学习”[1]。笔者采用混合学习的译名。目前,混合学习已经在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和企业培训中崭露头角,但对混合学习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面笔者粗浅地介绍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定义。
(一)混合学习概念的界定
1.国外的定义
2002年,印度NIIT公司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网站上发表的《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中,教学设计专家们提出,混合学习应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实时的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学习。大多数时候,混合学习被用来描述多种传输媒体、智能学习导师(ILT)和多种技术的混合应用。其中这些技术包括在线学习、电子绩效支持(EPSS)以及知识管理实践等。
美国培训所(The Training Place)从小组学习的角度对混合学习定义[2]:它是学习者如何掌握且提高个人学习工作绩效的学习方法,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统一协调:第一,商业与绩效目标;第二,小组学习者共同学习最优化的学习方法;第三,学习内容最好的个性化展示及学习的各种方法;第四,支持学习、培训、商业以及社会活动的各种资源;第五,最大化地提高与人接触、交流及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方法。
玛格丽特·德斯科(Margaret Driscoll)从四个方面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论述:第一,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来实现教育目标;第二,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第三,将任何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ILT)相结合;第四,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
哈维·辛格(Harvi Singh)和克里斯·里德(Chris Reed)提出,“混合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目标的学习方式”[3]。
德国学者丽贝卡·卢纳(Rebecca Launer)提出混合学习是指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或远程学习环境与面对面学习环境相结合。
迈克尔·欧内(Michael Orey)从学习者、教师(教学设计者)和教学管理者这方面对混合学习进行定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混合学习是学习者对身边的设备、工具、技术、多媒体和教材进行自主选择,使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从教师(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对设备、工具、技术、多媒体和教材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分配。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在从教师角度对混合学习定义的基础上,将其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分配。
2.国内的定义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将混合学习引入中国的学者,他指出,所谓的“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所谓的“混合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学的需要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策略、媒体、技术等,达到一种艺术境界。(www.xing528.com)
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指出,混合学习是人们对网络学习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以上是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后对近年来混合学习概念的整理。通过上述定义,不难发现在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下,学者们对混合学习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结合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趋向,本书中的混合学习主要是指将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化的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合理有效地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实施,通过各种交互学习活动,形成积极参与、协作互动、资源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与此同时,最大化地呈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习者进步,最终实现教师的教学效果最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二)混合学习的内涵
混合学习并不是一个新兴词汇,而是伴随时代的进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对大量混合学习中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混合学习的内涵做了如下总结:
1.混合学习是融贯多种教育理念的新思想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教学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几大流派。每种学习理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同的教育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需要适应其特殊情况的学习理论来支撑。有人就认为混合学习的中心思想便是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在付出最小代价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效益。这种思想有着坚固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就是控制教学环境,因此为混合学习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自身内部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智能的发展,从而希望混合学习能将多种媒体和学习工具混合,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引导学生对自身潜力的挖掘,所以混合学习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人群,给予适当的学习资源、多种学习工具来帮助学习者增加学习的能动性。几种不同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相互支撑起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石。
2.混合学习是解决传统教学问题的新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混合学习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成为解决传统教学问题的新途径。混合学习通常依靠虚拟学习环境的支持,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多媒体学习工具,完成知识内容、情感态度的传递,促进师生的在线交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视野的拓展。
3.混合学习的“混合”是多维度的
混合学习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多维度有机地整合:从技术与多媒体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实时学习(通过卫星或网络实现远程同步课堂教学)和非实时学习(建立网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结构化学习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从学习方式来看,混合学习是将听教师课堂讲解、独立阅读、与同学交流讨论、看视频、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混合,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从构成混合教学系统的要素维度来看,混合学习是多种教学媒体(光盘、磁带、电视机、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材料(教材、视频、音频、图片等)、传输介质、学习环境(传统课堂,网络虚拟课堂如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论坛等)、学生支持服务的混合使用。“混合学习”集百家之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