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属于阵发型心理障碍疾病,轻则对他人做出不友好的手势、与他人发生口角,包括语言威胁、侮辱等,重则对他人施行攻击,极易诱发交通事故。研究表明,愤怒情绪易导致驾驶人分神,妨碍其驾驶技术的正常发挥,让其感到疲劳,甚至会驱使驾驶人无视职业道德并使其感情用事[16]。
我国的汽车发展历史比西方发达国家短,而且由于交通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我国驾驶人的交通法规遵守程度较低,其有意或无意的违法驾驶行为较多。此外,由于交通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我国城市道路中,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他们在道路空间的争夺上冲突不断。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现状较易诱发驾驶人的愤怒情绪,使其产生危险性驾驶行为,降低了道路安全水平。(www.xing528.com)
针对我国的道路交通现状与“路怒症”形势,有必要明确诱发愤怒情绪的环境与个体特征等影响因素,量化驾驶人愤怒强度与其生理特征、驾驶行为(操作行为与车辆运动)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个体与环境、生理、驾驶行为特征融合的驾驶愤怒状态识别模型,从而可提前对“路怒症”进行有效干预,防止影响交通安全的不良或危险驾驶行为的产生。研究成果可为驾驶培训部门、交通管理部门针对愤怒情绪诱导因素进行重点监控或为愤怒驾驶检测预警与干预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例如,当检测到驾驶人的愤怒情绪等级较低时,车载情感交互系统可通过释放轻松愉悦的歌曲或简单有趣的人机对话等干预措施来调节驾驶人的情绪;当检测到驾驶人的愤怒情绪等级较高时,车载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可通过协助或替代驾驶人对方向盘、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与挡位杆的操作等干预措施来避免驾驶人操作失误或危险驾驶行为的产生。这些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因“路怒症”而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