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知道,皇子一旦被立为太子,身边就会有一大帮太子党,如果皇帝要废太子,太子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会极力阻挠。
先不说为自己的利益,你要废掉刘荣总得有个理由吧!
刘启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理由。
于是,以太子太傅窦婴为代表的太子党第一个不答应!
面对滔滔不绝的窦婴,刘启采取了一个策略:沉默。
你骂吧,骂累了就回去,反正太子是换定了!
当窦婴发现自己的话对刘启没产生任何影响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当年叔孙通力保刘盈时那样死谏,而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不久之后,他就递交辞呈,不干了!
老夫能力不足,说的话皇帝理都不理,要老夫干吗?
刘启见窦婴又撂挑子,气不打一处来——嘿,你又来这套了,七国之乱的时候情况紧急,你跟我摆谱我还能迁就你,这回还想让朕来挽留你一下?没门!
于是,刘启同意窦婴辞职。
这一下窦婴就觉得悲哀了——真是兔死狐悲啊,刘荣被废,我辞个职,皇帝居然劝都不劝一下,看来皇帝是早就不想要我了。
窦婴辞官后,就隐居起来,让他失望的是,他再也没等到刘启来请他出山。
除了窦婴,平定七国之乱的最大功臣周亚夫也表达了强烈抗议。只是不但没起到丝毫作用,反而让刘启对他心怀不满。
连窦婴、周亚夫都不能阻挠刘启,那么刘荣的地位也就别想保住了。
景帝七年(前150年)十一月,太子刘荣被废,成为临江王。刘启讨厌栗姬,也不再见她,栗姬最终忧愤而死。
* * *
朝廷没了太子,刘启必须再选一个。
几乎可以肯定,刘荣被废之后,新太子就是刘彻了。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为在刘荣被废的这年,梁王刘武也入朝了。
据史书记载,自七国之乱以后,刘武还没有来过长安。
如此重要的人物来了,别说废太子这事情忙得很,哪怕太子死了,他刘启也该放开手头的一切事务,把刘武隆重接待一番的。
刘启对刘武的接待也的确够分量。
刘武还未至京,刘启就派人驾着自己的副车,到函谷关迎接刘武。
刘武到了长安,坐车乘撵都跟刘启一块儿,随刘武一同来的梁国官员,出入殿门竟能跟朝廷的官员一样。
这根本不是诸侯王的待遇。别说其他诸侯没享受过,刘武以往进京之时也从来没享受过。
刘启突然对刘武这么好,让刘武会怎么想?
刘武会觉得,皇兄跟我的关系太好了,不是一般的好。
恰在此时,刘武发现了一件事情:刘启要更换太子。
哥哥在更换太子的前夕对我这么好,难道他有别的考虑?
莫非他是要废掉太子,让我当继承人?
看上去,的确很有可能,因为只有这种解释,才能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
于是,刘武上书表示,延长在京城的逗留时间。
西汉一朝有规定,诸侯朝见皇帝,一般情况下只能在长安停留二十日,时间长了就有拉帮结伙结交权贵的嫌疑。诸侯们不但只能留二十日,还只能和皇帝见四次面。第一次是刚到的时候,诸侯王单独拜见皇帝;第二次是十月一日,这一天是新年第一天,诸侯王们要共聚一堂在金銮殿呈上自己的贡品,说些祝福皇帝的话;第三次是在三天之后,皇帝要给诸侯们赏赐礼物;第四次在赏赐完礼物两天之后,皇帝要大摆筵席,招待远道而来的诸侯。其他时间,诸侯可以找老朋友叙叙旧,买些京城特产,喝喝酒逛逛街,时间到了就赶紧回。
大多数诸侯都是这样,但这一回当刘武申请延期离京的时候,刘启批准了
。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要刘武的脑子没坏,就会这样想:第一,我这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第二,皇帝要废太子;第三,皇帝让我别回去;第四,皇帝曾答应要我继承皇位。
总结起来就是,皇帝这一回是准备让我当继承人的。
于是,当刘荣被废以后,刘武就加紧了争夺太子的步伐。
现在,刘武的竞争对手,就是刘彻。(www.xing528.com)
但我们看得出,刘彻与刘武根本没法比。刘武是汉朝的大功臣,为挽救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声望极高,刘启也喜欢,更不得了的是,窦太后还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反观刘彻,他有什么呢?他除了一个王夫人和竞争对手的亲姐姐,啥也没有。他和刘武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虽然如此,事情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掌握决定权的,不是刘武、窦太后、刘嫖、王夫人,而是刘启。
可刘启到底中意谁呢?
* * *
不管刘启中意谁,反正窦太后是中意刘武的,所以她准备对刘启施压。
在一次酒宴上,窦太后忽然对刘启说:“我听闻,商朝人主张亲爱自己的弟弟,周朝人主张尊敬自己的祖宗,这两种主张其实是一样的。等我去世以后,就把梁王托付给你了。”
刘启听了这话,跪在席子上,挺直上身,恭恭敬敬地说:“诺!”
窦太后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下商朝人一下周朝人,一个亲爱弟弟一个尊敬祖先,这两者怎么又一样了呢?这又跟托付刘武有什么关系呢?
搞不懂,老太婆说话忒深奥。
不但我搞不懂,可能刘启也搞不懂。
于是,刘启在宴会结束后,找来一帮懂这种哑谜的大臣,让他们给自己解释。这伙人里面,包括那个直言敢谏的袁盎。
大臣们听了窦太后的话,异口同声地说:“太后是要你把梁王立为太子。”
刘启弄明白窦太后的想法之后,跟袁盎等人商量了一番,最终他们决定,由袁盎等大臣去跟窦太后讲道理。
袁盎见到窦太后,就问:“太后想立梁王当太子,可梁王去世后,由谁来继任呢?”
窦太后说:“让刘启的儿子继位。”
袁盎听了这话,知道窦太后是胡说八道一厢情愿,就把宋宣公立弟弟不立儿子而引起五世祸乱的故事讲给了窦太后。
窦太后虽然有些自私,但大是大非还是看得清楚的,她听了袁盎的话,也担心立了刘武会导致天下大乱,于是忍痛割爱,放弃了让刘武当太子的想法,还劝刘武快点回去。
少了窦太后的支持,刘武就彻底没戏了。
但对于刘武,这意味着什么呢?
那天在宴会上,刘武肯定也在,他后来肯定也弄明白了窦太后那番话的意思,所以,他一定知道,刘启那一个“诺”字,就意味着答应让自己当皇帝。
当“未来之星”刘武做梦已经穿上龙袍的时候,当他已经确定自己就是下一任皇帝的时候,窦太后突然告诉他,你回去吧,以后再也别提当皇帝的事了。我们无法想象,刘武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愤怒,那是一种被高高托起然后从最高处重重摔下去的感觉,这么巨大的落差,对刘武是个不小的打击。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给刘武希望的是刘启,给他失望的,也是刘启。而且,刘武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刘启从高处往下摔了。
* * *
刘荣和刘武都没戏了,接下来就该刘彻当太子了。
但事情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因为,刘彻是庶子,和其他儿子一样,都不是嫡子。
既然不是嫡子,那就得按照长幼的顺序继承,刘彻前面还有好几个哥哥,即便没了刘荣,按规矩也轮不到他。
一个排行靠后的庶子要当太子,有两个办法:第一,把那些比他都大的哥哥全都弄死,变成老大;第二,直接变成嫡子,那样其他庶子的年龄再大也抢不过他。
刘启显然不会为了刘彻而采取第一种办法,所以他只能让刘彻变成嫡子。
要让刘彻变成嫡子,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必须是皇后。
我们虽然在史书上查不到关于王夫人广泛收买人心的记载,但她至少收买了一个人,刘嫖。
刘嫖在刘启那边有着充分的话语权,尤其在女人方面。刘嫖既已和王夫人结成了同盟,且又和王夫人结成了姻亲关系,那么当斗败了栗姬,她要做的就是将王夫人扶上皇后的宝座。所以,她在诋毁栗姬的同时,也赞扬着王夫人。
如果你总是听到别人对某个人的赞美,你一定会对这个人产生好感的。王夫人又不像栗姬那样笨,平时表现也不差,再在刘嫖的作用下,取得刘启的喜爱和信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在太子问题上,周亚夫坚决反对。尽管刘启对此事非常生气,可周亚夫不管那么多,该干啥还干啥。
而周亚夫是太尉,手握重兵,刘启不能跟他发生太激烈的冲突。于是,为了让拥立新皇后一事稳妥进行,刘启决定削去周亚夫的兵权。
景帝七年(前150年)二月,刘启罢免现任的丞相陶青,由周亚夫担任,废除太尉官,将兵权集中在自己手中。
景帝七年四月十七日,立王夫人为皇后,史称王皇后。
景帝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立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刘彻当上皇太子的时候,只有七岁。刘启给刘彻找了个老师,名叫卫绾(wǎn),又给刘彻找了个伴读,给刘彻当同学,这个伴读名叫韩嫣。韩嫣,姓韩,是韩王信的韩,他正是七国之乱中的大功臣韩颓当的孙子,也就是韩王信的曾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