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嘉死后,刘启让御史大夫陶青当丞相,而新的御史大夫,就是斗败了申屠嘉的晁错。
申屠嘉都奈何不了晁错,还有谁敢向晁错发难呢?
没有人敢,虽然也没有人喜欢晁错。
如今,晁错在朝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在刘启面前的话语权愈来愈重,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他终于能够将他想做的事情付诸实践了。
晁错最想做的,就是削弱诸侯,也叫削藩。
在削藩行动中,被晁错视为眼中钉的,是吴王刘濞。
其实,整治刘濞并不是晁错当上御史大夫之后的心血来潮,他在当太子家令的时候,就已经数次跟刘恒谈过削弱刘濞的重要性,只是刘恒始终没有听。
刘恒不听,那就跟刘启说。
晁错认为,第一,刘濞现在不得了,二十多年都没有进京朝见过天子,是应该杀掉的;第二,刘濞敢如此放肆,就因为他有着强大的武力和财力,有恃无恐;第三,刘濞迟早会造反,要是早点削他,他就早反,那样危害小些;晚削,他反得迟,到时候力量更大,危害也更大。
晁错说的这些,都是实情,分析也基本到位,刘濞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且他也确实二十多年没来过京城。此刻的刘濞,是汉王朝数一数二的大诸侯。这样一个人,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江湖中有他的传说,却很少有人能见到他。而身居长安的刘启可能就没有见过他,即便见过,也一定想不起刘濞长啥样了。
至于晁错所说的刘濞迟早会反,这是真的,因为刘濞跟刘启有着深仇大恨。
刘濞不朝见天子,又准备造反,都跟刘启脱不开干系,若不是刘启的年少轻狂,两边的关系也不会如此僵。
这个深仇大恨,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 * *
汉文帝五年(前175年)[1],吴国的太子进京,不久之后就回来了。
回来后刘濞才知道,走时活蹦乱跳的儿子,早已成了具冰冷的尸体。
刘濞还没有来得及伤心,就有人告诉他,太子是被人打死的。
凶手就是皇太子刘启。
事发那天,吴太子和刘启正在玩一种叫博局的游戏,玩着玩着两人就发生了矛盾。
两个都是从小就娇生惯养、前簇后拥的少年,发生了矛盾谁也不愿意忍让,于是就都冒火了。
冒了火的少年,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根本不去想发生冲突的后果。他们自信地以为做了错事自己一个人就能承担,却不知他们不但承担不了责任,还得连累着父母替他们受过。
刘启和吴太子也正是如此。吴太子根本不考虑刘启是皇太子,地位比自己高,所以态度一点也不缓和,刘启看到这个外来的家伙在自己面前卖狂,火气上升,想也不想就拿起游戏道具,朝着吴太子砸去。
那一年,刘启十三岁,力量已经不小,吴太子被他给打死了。
刘恒不可能像对待薄昭那样冷酷,把刘启杀了给吴太子偿命,他只能把吴太子的尸体运回吴国,让刘濞好好地安葬。
刘濞忽然见到儿子的尸体,会做何感想呢?他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去回忆儿子在吴国时生龙活虎的模样,甚至去想象儿子临死前的惨状。如果说儿子是因为遇到意外而死,那也还罢了,可儿子竟是给人活活打死的,刘濞怎能不哀伤,又怎么能不愤怒!
我儿子长途跋涉跑去京城向你们问好,他好心好意,没想到遇上了白眼狼,你们还是不是人呐!
儿子被人杀死,哪个父亲不想报仇呢?(www.xing528.com)
刘濞是个父亲,他也想抓来刘启,把刘启杀了。可他不能。
因为刘启的父亲是皇帝,而他刘濞只是个王爷。
刘濞不能报仇,他只能克制性地发泄一通。
刘濞说:“天下一宗,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运回来!”然后,就让人把吴太子的尸体再运往长安。
你们有种杀人,怎么就不埋葬呢?
刘恒理亏在先,刘濞对他发泄一下丧子之痛,他能够理解,所以就迁就了刘濞,在长安把吴太子安葬了。
即便如此,一个好好的儿子被人活活打死,杀人犯还不能伏诛,刘濞说什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刘濞就开始恨刘恒父子。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刘恒恭敬,他说自己有病,不能亲自去长安朝见天子。即便是诸侯王不得不去的时候,他也只是派一群使者。
刘恒已经猜到刘濞为什么不对自己行君臣之礼,但为了确信刘濞是故意的,他派人去查了一下。
查探结果如刘恒所料:刘濞没病。
刘恒也有些恼了——你还有完没完,刘启又不是故意的,而且错我们也认了,你前些日子把太子送到长安我们更是好好进行了安葬,你还要怎样?
于是,等吴国使者再来长安的时候,刘恒就把他们扣了下来。
刘濞发现刘恒不伺候自己了,既害怕又愤怒。
好小子,你别欺人太甚了!
于是,刘濞开始准备谋反。
在和平年代,要搞一场成功的谋反,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所以在尚未准备妥当之前,刘濞仍然像往常一样朝京城派遣使者,和朝廷在表面上维持着和平关系。
但使者去之后又被抓了。
一句话,使者想回家,就让刘濞亲自来,给朕说一说他想干吗!
如果一直都这样下去,两边的关系势必会越闹越僵,刘濞也不会在整个文帝时代都安然无恙。
这都多亏了刘濞的使者。
使者对刘恒表示:你最好还是别再追究以前的事情了,小心狗急跳墙,对大家都不好。
刘恒不想打仗,且本来错在己方,于是他听了使者的建议。
在释放使者的同时,刘恒又赐给刘濞了一根手杖,表示刘濞老了,可以不用上朝。
如此,刘恒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同时给刘濞的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剑拔弩张的形势才渐渐缓和下来。
但和平只是表象,吴国和朝廷存在着巨大矛盾,刘濞在积极备战,诚如晁错所言,两边迟早会兵戎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