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情感理念的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理念的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表现,实质上是设计观念创新的体现,设计观念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使视觉传达设计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和内心需求。从宏观视角来讲,设计观念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创意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设计技术得以创新,受众群体更加广泛。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飞速发展,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

基于情感理念的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表现,实质上是设计观念创新的体现,设计观念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使视觉传达设计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和内心需求。从宏观视角来讲,设计观念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创意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

人的各种需求影响着数字时代的设计创意,除引发了很多新技术的诞生,还不同程度地被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数字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融合,设计中开始将情感体验作为设计重点。在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数字媒体的交互特性被运用于设计中,满足设计人性化的设计需求,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商品设计领域来看,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包括多元化的设计学科——市场学领域的知识、广告学领域的知识等。商品设计被视为综合性学科。科技发展的同时,设计语言得到充分拓展,突破传统平面设计约束和传统设计展现形式,由原来的纸上传播形式、书籍传播形式等,发展为互联网传播形式。宣传型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群体为大众,主旨在于向大众传播信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载体的传播形式多样,有效拓宽了信息接收群体的范围,并在设计中形成多样化的设计语言,凸显了设计的个性。特定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属于对不同类型媒体展开的设计,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化。如果从不同媒体形态的视角看待设计,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

从观众情感需求考虑,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表现在设计创意上。将现代设计与现代科技高度融合,摒弃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滞后的设计方式与信息传播手段。视觉传达的设计创意在信息传递的实质层面发生转变:以平面设计中的信息传递为主的设计,转变为满足观众情感需求的设计,将设计创意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点,使观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获得情感与心理的满足。

从设计艺术立场来讲,设计还应表现出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的思考,属于人类发现自身生存现状,进而对自身需求展开思考的重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基于情感理念的设计技术得以创新——新媒体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技术的创新包括新媒体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它并非单一的设计工具或设计平台,更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素材与设计媒介。与传统设计中的专属特性相比,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受众群体更广泛,融入设计师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为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需求。设计技术得以创新,受众群体更加广泛。

设计技术的创新,将新媒体技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中,为设计作品注入了思想与情感,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从创新技术上得以表达。情感理念与技术展现出相互促进关系,使视觉传达设计体现出“新”形式,优化了设计质量。

著名的原创设计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人们可以将机器视为对人类自身的延伸。先进技术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计算机技术明显优化了人的“智力”,在不断积累视觉经验,深入探究后,将设计思维中的数码信息利用可视化逻辑思维表现出来。将媒介视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技术媒介。从媒介观点来讲,现代技术可以对人类感官、人类神经进行不断拓展。媒介利用现代技术的方式,构建出全新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构建起全新的时空关系。

科技的蓬勃发展,涉及人类艺术行为的方方面面,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对艺术的“全覆盖”,而成为艺术发展的新机遇,成为对传统理论的新挑战。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的问世,使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人对各种技术重新关注、重新认识,展开了深度利用技术的新篇章。技术与艺术关联作用下,使艺术特点得以顺利表达,并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于设计中,引发了各界学者的关注与深入探究。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得以发展的基础为新媒体技术。在展开艺术设计过程中,新媒体技术不再局限于工具的创新,还包含表现方式、设计观念化的创新,以混合体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

新媒体艺术在创新运用过程中,创造出丰富的数字艺术门类——激浪艺术、网络艺术等,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与科技存在各种各样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数字艺术中,以激浪艺术最具代表性。它的雏形为先锋音乐,后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从初始的兴起到后续内涵的扩充,不断借鉴各种新技术、新思维,对多种技术媒介进行整合,对技术媒介更新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过。新媒体在不同发展时期,完成了不同技术的发展,凭借各异的媒介形式,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创设出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多种新技术的汇集运用,引发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变革:传播媒介的革命。视觉传达设计中体现出的多样性视觉传达效果,通常都是借助多样化的媒体展现出来。例如,数字时代背景下,将数码艺术与网络艺术相结合,为观众构建出以虚拟为特征的全新视觉体验。

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飞速发展,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英国的一家牧场曾经成功推出了农业新技术,在奶牛身上喷上“二维码”,到农场参观的人仅需要利用手机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了解到奶牛的生活情况及农场的日常管理流程。在此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无疑将艺术设计与设计主题密切关联。运用极具创新力的设计手法,将二维码技术运用于设计中,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在参与体验后,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参与者,都拥有自己的收获——设计者顺利传达信息,参与者愉快地获取信息。将二维码技术运用于设计中的应用繁多,还包括将二维码设计运用于图书的封面设计中。如图6-1所示,扫我的码——书籍广告。

图6-1 扫我的码——书籍广告

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具备主动性的技术人员,才能保持持续的活动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会表现出滞后性。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新媒体技术对其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实现了视觉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从表现形式来讲,设计的表现方式开始呈现出数字化、综合化趋势。从设计内容来讲,设计中的介质运用发生了质变——融入了声音媒介、光电媒介等,设计作品的内涵得到有效延伸,并对利用设计作品完成对观众的情感传递过程。例如,1996年,英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创作的新媒体作品《水·火·呼吸》,利用三组影像,表现了男子与三种生存元素间产生碰撞的情景,男子象征着力量,与水、火、求生元素展开对决,动作运用夸张,给观众强烈的震撼感与表演感。作品中将形体动作、影像、音效相结合,使设计产生极具感人、奇幻的视觉效果

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助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飞速发展,在设计中呈现出的奇幻化视觉效果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喜爱,该视觉效果呈现出的影像化场景、视听震撼力是其他设计模式无法比拟的。设计作品被赋予了多维的人文表达形式——设计作品的丰富内涵与奇幻视觉效果相融合。例如,《生化危机》《大黄蜂》等多部具有虚构色彩题材的电影,在科技的助力下,使人的想象力无限延伸。多元化的奇幻视觉感受呈现在观众面前,赋予了机器丰富的情感,提升了人机互动的效果。但是,新媒体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满足观众震撼视觉感受时,过分将设计重点放在影视设计的视觉与听觉的震撼体验上,会严重弱化当今视觉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观念。

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技术标准对人们判断设计的标准产生影响,这也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与技术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要肯定现代科技对设计产生积极作用,也尽量避免设计中出现以技术性特点完全取代人文性特点的错误方向。

因此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技术性艺术”,而非“唯技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助力设计的发展、创新,但设计的传播形式不应被技术所局限和扭曲——被新媒体技术的尖锐性视觉感所代替。在以新技术为创新点的视觉传达设计,应建立在技术性不越界的基础上展开,确保设计作品的自身商业特性与艺术特性相融后,能体现出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设计创新的同时,还能使视觉传达设计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设计范围、表现形式不断拓展。传达设计不再局限为简单的设计,而是发展为对特定信息的多样化设计形态。由传统设计范畴——局限于点状效果的表现形式,发展为对线状、面状的系统表现行为,使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涵盖范围更加广阔。

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从二维平面空间逐渐拓宽为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甚至是多维空间;信息的沟通形式也由设计者向观众的单向传达,转变为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同时,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发展到影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影像设计中。

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向艺术渗透,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创作手法更加丰富。在不同技术的影响下,设计类型不断革新,逐渐衍生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形式。

新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对于观众来讲,营造出了全新的视觉效果,比传统的视觉传达效果更具冲击力。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无论是设计方式、信息传递方法都体现出滞后性,而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已经发生明显变革,趋于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立体化的表现方式、全方位的视觉传达效果。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基于二维平面内展开信息传递的过程,利用不同的视觉语言,以平面设计的组合形式,进行主题信息的传递。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设计与信息表达关联密切,整体设计为人提供服务。

(1)视觉冲击强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标志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将标志的立体、动态的视觉效果体现在标志设计中,提升设计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与设计感染力。如图6-2所示,5G标志造型简洁,标志中的三个绿撇寓意5G生活的无限延伸,画面利用简洁的对比色彩,绿色与黑字,给观众震撼力量的视觉感受。

5G的标志设计,简洁生动、象征直观、非常易于识别,绿色的运用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感,是一款能够给观众亲和感的设计。

图6-2 5G标志设计

(2)内涵饱满丰富

用于产品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使技术与设计的融合更加紧密,但由此产生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因此,设计简洁、内涵丰富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例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标志,利用了简洁的长方形,以红色底搭配白色的字体。主体造型利用了流动的线条,将“北大”与“100”两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给人腾飞而起的印象。整体活泼又不失庄重感,诠释了北大严谨治学的教学宗旨。

标志设计中,将企业的内涵或虚拟想法利用标志符号的形式进行转化与确认,使观众通过易懂的图形对企业具备初步认知。设计者力求以简练的设计风格向观众传达丰富的设计内涵,力求将丰富的信息以最直接、最明了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随着标志设计的发展,标志设计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了设计领域的较高地位。

设计中的空间界限逐渐模糊,不限于纯二维平面或纯三维的设计,而赋予了设计全新的生命感——立体化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进行设计效果的展示,使设计信息的预期传达效果可以顺利达成,并达到延伸效果。

展示设计,指将某一物品在预定的主题、预定设计目的的基础上,利用摆设与演示的方式展开设计,主旨在于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典型的展示设计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等。生活中常见的展示设计包括购物中心的内外橱窗、展台、展柜等,如图6-3所示为阿迪达斯鞋店展台设计。

图6-3 阿迪达斯鞋店展台设计

展示设计属于技术性活动过程,将策划过程、创意设计过程、制作过程汇集一体,完成平面造型设计、空间造型设计等,通过形象展示的方法,完成信息传递过程。展示设计具体四种特征:第一,具备宽泛的信息传播效能;第二,表现手法综合且多样化;第三,可以满足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第四,拥有先进的传达方式。

展示设计在特定空间环境内,展现出序列性与艺术性,使观众可以直观且全方位地获取信息。

(1)系统统一

展示设计系统统一,包括表现出形态的统一、色彩的统一等。

展示设计覆盖面广,包括图像设计、模型设计、实物设计、不同展示用具的设计等。展示体现的是产品宣传的行为过程,除通过柜台中的陈列品供观众选购外,还要观众参与到展方的活动中去。如图6-4所示为商场情感渲染的展示空间设计。

图6-4 商场情感渲染的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设计属于多元构建体,但是它最终表现出的是统一体。展示设计空间内的所有要素,包括形态、材料、色彩和灯光要素都与设计风格相统一,共同完成信息的传递,在设计中所有相关要素都能成为设计的载体,无论是文字要素还是图形要素。

著名化妆品的展示设计中,SK II公司在全国的展柜利用了统一的设计风格,并在展柜设计中彰显品牌风格。从SK II使用的LOGO设计到各销售展柜中的摆放细节,都能清晰地看出品牌设计与展示主旨、展示意图的一致,使该品牌的设计给观众完美统一之感。

在整体展示设计中,重点并非局限为对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产品个性化设计的体现与传播。在展台设计中,利用展台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照明设计,实现展馆的创意设计,使视觉主题循环出现在展示设计中,除可以实现设计主旨外,还可以使观众感受到设计的统一感。

(2)空间塑造

展示设计属于空间艺术设计,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利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语言展开空间塑造的过程。主旨在于,在特定空间内,观众可以高效地完成信息接收过程。这里所讲的特定空间为展示空间,属于人的活动场所,在特定空间内展开展品设计、道具设计、灯光设计等。由于设计中展示内容与特性的差异,导致空间设计的组合形式无固定形式且易发生改变。(www.xing528.com)

展示艺术的空间除互动空间外,还包括情感空间,将展示艺术、设计中的虚空间、社会空间三者结合,实现展示艺术效能的最大化。

展示空间是设计中进行造型展示的关键环节。数字时代使展示空间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多主题形式、多空间状态的形态。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信息互动过程中、虚拟场景设置中,使展示设计的空间效果具有时代感。

展示空间内的设计,要满足展品、设计主次分明、特色鲜明的设计要求。展示过程发生在人的活动场所。在特定时间与特定空间内,利用艺术语言展开设计,在将空间设计与平面设计融合过程中,除完成高效信息传递过程外,还能激发观众的参与欲望,实现完美的沟通效果。空间的艺术性展示,将视觉设计语言营造出的情绪与氛围作为设计重点,以整体空间为设计基点,使展示空间与整体设计形成统一性,构建出给人亲切感的对话空间,有利于观众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准确领悟设计意图。

(3)综合设计

展示设计除视觉传达设计外,它还包括对产品的设计、对环境的设计,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高效运用所有可以用于设计的因素,造型设计、色彩设计不断追求设计的创意感:在展示方式上,突出人性化设计,使设计更贴近生活,给观众亲切感。设计还应具备对观众的吸引力,可以激发观众的参与欲望,最终完成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

展示设计不能脱离视觉传达设计而单独存在,以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光效、电学为信息载体等,都成为展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形式。在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将影像技术、声效技术、网络技术汇集于展示设计中,使信息内容更丰富,使信息传递更高效。

展示设计的综合设计运用要点为:第一,整体感突出;第二,品牌宣传突出;第三,细节刻画丰富且深入;第四,空间布局合理美观。

展示设计体现的是科技与时代的统一,体现时代结构的同时,还应凸显出时代特点。传统的展示设计基于空间与时间视角展开,而在数字科技助力下,利用虚拟展示设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传输,并以全新的媒介进行虚拟的展示设计——数字化网络,对现实中的三维环境进行模拟,使观众在三维场景的观赏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所需的视觉观察位置,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三维造型软件具有可视化优势,将设计师的创造性构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设计中的形态塑造得到有效把控,结合设计需求对设计中的元素进行随时调整,凸显设计理念。如图6-5所示为新媒体影像装置综合设计。

新媒体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大力推动了影像设备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大型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设备加速了传统成像设备被淘汰的步伐,并成为当今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很多设计师力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断探究新的设计空间,尝试创建出全新的思维空间。他们除了要熟悉掌控灯光技术、巧妙运用全新的设计媒介外,更要具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

图6-5 新媒体影像装置综合设计

时代发展的同时,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随之快速发展,逐渐涉及影视设计、多媒体静态图形设计、动态图像设计、互动设计。全新的设计借用不同的新媒体技术介质,应用于网页设计、接口设计、数字电影电视中。

网络、电影、电视广告形式是利用动态的广告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电影放映机、网络多媒体等设备、技术的支持;利用动态画面进行展现,画面连续播放形式。在常规的影视广告设计中,会包括如下四个特点和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个特点包括字幕设计;片头与片尾设计;色彩设计;角色设计。

三个因素包括画面因素、声音因素、文案因素。

影视广告属于非常有效且具备极强覆盖力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信息传递效能是其他媒体广告无法比拟的。

(1)视听合一

影视设计的主旨在于利用影视图像、影视声音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设计形式。利用影视播放技术展开信息传递,将信息表现得更形象、传播的速度更迅速。影视设计通过媒体技术实现,也称作多媒体设计。在设计中,将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相关联展开思维创意,完成信息传递过程。还可以将影视广告视为视听组合的设计形式,它属于时空中的造型,是具有画面感和声音形式的设计语言,两者的融合使设计产生“张力”感,画面不会对声音进行掩盖,形成了全新的影像时空关系。

影视广告设计是将报纸设计、广播设计、电影设计、视听设计的特点汇集一身,使设计具备直观性与形象性,成为对观众最具吸引力的广告类型。影视广告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电影的制作手法进行拍摄,可以拥有电影画面唯美感、拥有广告设计的宣传作用。

(2)视觉刺激

影视广告是对信息特殊处理形式的反映——信息集中与浓缩。设计使广告的宣传诉求、观众的情感诉求融入影视广告设计的构思中,使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随着“视觉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日趋明显,广告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人们的常规审美形式,人们更渴望具有新奇视觉刺激的设计作品。影视广告设计利用鲜活的画面、振奋人心的音响效果,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对观众的感官、内心产生强烈刺激,其视觉冲击力是常规的媒体设计无法比拟的。

在影视广告设计中,会表现出动态的连续性画面,且不同画面被赋予了不同的情节,短短的数秒时间,影视广告的设计在不同情节的助力下,就可以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05年戛纳广告的金奖作品,是为皮卡汽车设计的影视广告,如图6-6所示。一位满载香蕉的皮卡司机,在停车稍作休息时,一只调皮的名叫“金刚”的大猩猩幼崽在他身后悄悄拿走了他的皮卡车当作自己的玩具,金刚粗暴地对待这辆皮卡车,用力地撞击山坡。金刚爸爸叫他吃饭,但他不听话。此时,皮卡车中传出了动听的音乐,爸爸和金刚都安静下来,最后,金刚爸爸把皮卡车丢回原处。皮卡司机在巨响下不知所措,而车子却毫发无损。

图6-6 皮卡影视广告设计

影视广告设计的故事情节丰富且连读的画面感给观众带来持续且强有力的视觉感受,这样的视觉感受会让人回味悠长,反复体会影视设计的内涵。影视设计也因此达到了极佳的信息传递效果。影视广告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观众视觉震撼感的同时,还给观众美的享受。

(3)心理认同

任何形式的广告设计都离不开创意内涵。例如,万宝路的广告设计,借助美国牛仔的粗犷与豪迈形象,配上壮丽山河美景、注入清幽音乐,让观众享受着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设计过程中,信息与艺术融会贯通,观众享受艺术的同时,对它产生认同感与信任感。

影视广告作品以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为设计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对观众视觉的吸引,使观众在互动中感受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设计,使他们的内心、情感被触动,为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也对产品及产品质量予以接纳和认同。

影视广告的设计创意来自情景与事件,对其进行巧妙组合与重构,并在两者的演变过程中融入浓缩的情景素材,展开高效的信息传递:当观众沉醉于某一影视广告设计的情节意境中,画面感的迅速转折会给观众带来视觉快感,以此将影视广告设计的商业信息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观众。

影视广告的信息传递离不开数字媒体,在不同的艺术技巧、艺术形式的表现中,使影视广告设计具有美感,使观众在美的享受中不自觉地接受了广告信息。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影视广告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

(4)积极接受

传统概念上的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以印刷、影视媒介作品为基础展开创作的,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信息传达的形式多为设计者“传递”、观众“接收”的形式,忽略了观众在信息接收过程的心理状态,更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当将观众接收信息的积极性作为设计重点时,才能更好地完成信息传递过程。

当前数字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印刷等传播方式相较,最大的优势在于,数字媒体的设计具备交互性。观众在数字媒体传播过程中,角色从原来的信息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主动摄取者——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信息的检索,使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无限扩大。

当前的设计,通常会以人们熟悉的日常行为作为设计的表现形式,如个性化定制的设计、DIY设计。使用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需求,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融入设计中,设计创意不再被设计者一人主宰。

数字多媒体属于人与机器互动的虚拟操作环境,观众除作为信息接收者外,还在信息传递中发挥主导作用,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信息接收方式的调整,将人性化的参与过程、互动过程融入设计中,为设计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

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助力下飞速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外界信息的组成部分。人对外界的认知很多来自影像设定——“影像生存”已然成为人们的常态生活,无形中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电子媒介的问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拓宽了人们了解外界的途径。电子媒介除对人们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外,还对人们技艺创作和表现方式产生影响。在媒体技术背景下,文字媒介在很长时间内担负着媒介主导的作用,电子媒介的问世确立了它在设计中的领导位置,体现出它在传播中的不受制约性——时空,并能高效完成信息传递过程。在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的设计中,图像符号得以表达,突出了图像符号的多元和动态特征,也是引导社会正式进入“读图时代”的标志。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下,设计中读图的信息传递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人们逐渐养成了表层解图的习惯。

以大众为传媒受众群体的设计,通常是利用高新技术、华丽外表包装后的文化产品,在此类型设计产品的影响下,使人们对事物的判断逐渐趋于感性理解,弱化了人的理性思考过程中理解能力的发展,在多媒体设计过程中,使人们深陷文化消费的陷阱。

新媒体设计在电子技术的助力下,将“虚拟现实”的诸多视觉符号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虚拟现实”控制了与电视、计算机为伴的对象,无情地改变着现实,也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感知与认知。此时的艺术,变身为人类的集体游戏,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很多虚拟现实技术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一个设计作品可以在多部计算机、多个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展开创作。

新媒体技术应用与多样化的技术、经济相关联,彼此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对社会面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视觉设计在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也加快了发展步伐。电子媒介的广泛运用,不断冲击着视觉设计理论体系。数字化带来了诸多先进技术,引发了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全新技术表现方式,如图6-7所示,节日喜庆宣传。

图6-7 新媒体技术节日喜庆电子媒介宣传

现代社会受到不同观念、不同语言、不同产品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高度相似的形式不断更新。视觉设计不再显得高高在上,而是以生活常态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