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和榆次的结合部,近年来崛起了一座大学城,数万天之骄子在此享受阳光和雨露。
但就在80多年前,这里却是人间地狱。1937年11月4日,一队青年学生军不慎与从寿阳而归的日军平行前进。这群爱国青年以一腔热血奔赴前线,但很多学生连手榴弹都不会使用,更不要提射击的精准和战术的应用了。野兽般的日军将青年学生军赶进一片洼地,开始了血腥的屠戮。
这便是著名的榆次鸣谦惨案,近千名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此捐躯。青年学生军来自遥远的四川。历史上山西与四川的交集很多,如都江堰的设计者李冰是山西人,一代女皇武则天祖籍山西、长在四川,而太原耄仁山大佛则被传为乐山大佛的母本等等,但川军入晋的这段历史,却是永远不能被遗忘的。
四川,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在冬季如果从太原过黄河,跨秦岭,出陕西,秦岭隧道之外就是南方的春天,千年锦绣,万里葱茏。
四川历史由来已久。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皇帝有个儿子叫作昌意,昌意娶蜀山氏昌仆之女为妻,蜀山氏所生的孩子叫作高阳。高阳就是名扬中华、迹遍海内的颛顼帝。高阳的出生带有先天的忧患和悲壮。他的父亲昌意作为天下的继承人被轩辕黄帝所否决,理由是才德低下并且被贬西蜀。高阳长大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凭借着战胜共工,划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创建历法,劝教农桑等泽被后世的文治武功,成为三皇五帝之一,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民间传说中,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颛顼闻变,点燃72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驰援。共工失败怒撞不周之山,又诱发了一系列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英雄史诗。
这是一场对后世有着深刻影响的战争,不仅在当时确定了华夏族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更为后世创建了不朽的精神支柱和民族意志。也正是根源于此,川地极其封闭,但数千年来没有远离中原文化,相反凭借蜀道与中原的有限往来,通过不断积淀和发酵,形成性格鲜明、情操独特、人文情怀厚重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产生了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更产生了朱德、刘伯承、陈毅这样的一代元老。
四川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历史上除了人祸,便是天灾。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场8.0级地震震惊全国,在这场罕见的灾难中,近70000人罹难,约370000人受伤,约18000人失踪。天地哀嚎,山川哽咽。据统计,从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日(814年4月6日)开始,有明确文字记载的震级在七级以上的地震,四川就发生过14次之多。
但川人就是不屈服,他们从没有放弃人类的尊严和生活的自信。“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出画图”,这就是他们美丽的家园。现在的成都,麻将是他们生活的写意,透露着生活中最为随意和安逸的成分,九天之上,真有天国也不过如此。
只是一条蜀道便隔绝了天府与人间,以至于从四川走出的李白,自称“谪仙人”,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与李白在中原游历山水和谋求政治发展不同的是,千年以后,国难当头,四川派出了他最优秀的儿女,出剑阁、越关中,直接开拔到山西,与日寇在战场上短兵相接。用川人的话说:“干死你个龟儿子!”
日本人面临的是一支奇怪的军队,衣衫褴褛、枪械低劣,冰封千里之时,依然穿着单衣和草鞋。但日本人又不得不惧怕这支军队,部队在阳平关被打散了,旋即便以营为单位展开游击战;建制打散了,居然可以奇袭日本兵营,并且全身而退,无一伤亡;刚刚在晋东南大显身手,悠忽又在太原狄村集结,转瞬又光复了平遥城。(www.xing528.com)
这便是抗日战争中必须大书特书的川军抗战。从第七战区到第二战区,川军的集结地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巨变也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更。川军出征时,还是八月中秋,但到了山西,已经是隆冬时节,在装备落后、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川人基本上是拿着血肉之躯迎战鬼子的大炮和子弹。
正月十八那一晚,日寇进攻东阳关。
英勇川军来抗战,誓死保卫东阳关。
火炮轰来飞机响,胜不过川军手榴弹。
瞬间传遍晋东南的这首民谣,就是山西百姓对川军抗战的最大肯定和鼓励。在著名的长治保卫战中,面对川军的严防死守,日军不得不故意留南门不围,试图以猛烈的炮火逼川军弃守长治。
四川人坚毅的性格和共赴国难的精神,决定了川军誓死不投降的抗敌决心。整个长治保卫战,川军7000名勇士壮烈牺牲。城破之时,“尸横街巷,途为之塞”。但真正让侵略者胆寒的是,历时九天九夜,日军竟然未抓到一名川军,不少士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
“无川不成军。”据战后官方统计,抗日战争之中,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
二青会是青年的盛会,也是国家的盛事。在今天享受和平的日子里,一定要记住曾经的川军,曾经和二青会选手年龄相仿的英俊军人。
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今天,愿青年人以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面貌,锐意拼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无愧巴山蜀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