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4工农兵主导苏维埃,南梁春晓旗帜飘扬

14工农兵主导苏维埃,南梁春晓旗帜飘扬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4年11月初,在南梁根据地的荔园堡召开了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代表大会于11月4日至6日举行,前后开了三天。在第一回由劳苦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权中,南梁山区的贫苦农民竟占了政府组成人员的半数。11月7日,在荔园堡隆重举行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14工农兵主导苏维埃,南梁春晓旗帜飘扬

1934年11月初,在南梁根据地的荔园堡召开了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在此之前的10月下旬,马文瑞从西安返回陕北途经南梁时,被刘志丹习仲勋热情地挽留下来,参加按照《七月决议》已经开办的陕甘边区红军干部学校(亦称陕甘边区军政干部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筹备工作。刘志丹为这次代表大会起草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习仲勋、蔡子伟、马文瑞、吴岱峰等党、政、军领导干部为大会起草了《土地决议案》《财政决议案》《粮食决议案》及其他文件,准备提交这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付诸实施。

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产生办法是参照中央苏区的经验,按照各方面人数的多少确定代表名额,由各界人民群众民主推选,工人、农民、军队、妇女等各界均有代表,照顾到各个方面。在当时紧张复杂的战争环境里,比较充分地发扬了各界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代表大会于11月4日至6日举行,前后开了三天。荔园堡镇中心的一座关帝庙,作为大会的会场。11月4日这天,从陕甘边界贫苦农民、产业工人、游击队、赤卫军和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中选出的1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刘志丹、习仲勋、惠子俊、杨森、张秀山、马文瑞、张邦英、蔡子伟、张策、吴岱峰、黄子文等党、政、军领导干部,以普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会上,刘志丹、习仲勋、蔡子伟等向代表们介绍了全国革命斗争、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和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的情况,总结了陕甘边区根据地的工作,还分别作了关于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的报告和讲话。这些祖祖辈辈深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代表,尤其是久居深山老林的深受地主阶级压迫剥削最甚的南梁地区的代表,听着他们最崇敬的刘志丹、习仲勋以明白易懂的语言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推翻三座大山,劳苦大众坐天下”等革命道理,听着关于巩固、发展陕甘边区根据地的大政方针,高兴得热泪盈眶,连连称好。他们怀着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和刘志丹、习仲勋、惠子俊等党、政、军领导们,一致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土地决议案》《财政决议案》《粮食决议案》等重大决策

接着,代表们充分讨论了选举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有关事项和人选,推举出了自己满意的候选人。在此基础上,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了民主选举。阎子村苏维埃代表武海潮,因为不识字,就请刘志丹为自己代笔写选票。当武海潮提出先写上刘志丹的名字时,刘志丹很诚恳地说:“先写上你最满意的同志吧!搞政权建设和地方工作,我比不上仲勋同志。”直到武海潮把自己要选的其他人都提完了,再三坚持要选刘志丹,他才在选票的最末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这种充分发扬民主的气氛中,经过代表们投票选举,确定习仲勋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贾生秀任副主席;政府下设土地、劳动、粮食、财政、肃反、文化、内务、工农检察、经济建设和妇女等委员会,推选李生华任土地委员长,张廷贤任劳动委员长,胡志录任粮食委员长,杨玉亭任财政委员长,赫文明任肃反委员长,蔡子伟(后为张文华)任文化委员长兼政治秘书长,王子宜任内务委员长,惠子俊兼任工农检察委员长,马锡五任经济建设委员长,张景文(一说为高敏珍)任妇女委员长。在第一回由劳苦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权中,南梁山区的贫苦农民竟占了政府组成人员的半数。这样的政府,人民群众怎能不衷心地拥护!从此,陕甘边界的苏维埃政权在南梁山区诞生了!这标志着陕甘边界的革命斗争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大会还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和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同时,民主选举成立了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和赤安(即保安)县苏维埃政府。

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后为刘景范),副主席边金山,参谋长吴岱峰,秘书长张策(后为杨载泉),副秘书长杨灏,供给部长马锡五,委员为高岗、杨森、杨琪、黄子文、张秀山、郑伯祥、王世泰、张仲良、孔令甫、刘景范、杨载泉、黄罗斌、高锦纯、黄子祥、赵国卿、张邦英、陈学鼎、陈国栋、胡彦英等,统一领导陕甘边的革命武装力量。

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朱子清任总指挥,郑德明任副总指挥,梅生贵任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统一指挥南梁根据地的赤卫军。朱子清、郑德明这两个在南梁山区为首组织哥老会、扇子会的会道门头目,经过刘志丹的引导教育,由赞助革命乃至投身革命,生动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贾生秀任主席,县政府驻南梁的何沟门(今华池县南梁乡境内),下辖白马庙、玉皇庙、林锦庙、二将川四个区,管辖南梁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即白马庙川、玉皇庙川、荔园堡川、二将川、小河沟、林锦庙川、豹子川、大凤川等地。这是自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华池废县后,华池县又以人民革命政权的崭新面貌复置南梁山区。

赤安县苏维埃政府,袁万祥任主席,县政府驻南梁根据地紫坊畔大榆山的桃树嘴(今华池县紫坊畔乡境内),管辖当时庆阳县东北部的紫坊畔、白豹川、脚扎川、三道川和保安县的吴堡川、樊家川、义正川、吴起镇等红色区域。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一),在荔园堡隆重举行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除参加代表大会的100余名代表外,还有从陕甘边区根据地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庆祝大会的贫苦农民、红军指战员和庆阳、合水、庆北、保安、安塞、靖边等各支游击队和18个赤卫军大队,以及从游击区赶来的农民群众,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荔园堡镇内一座名曰“清音楼”的戏台上,悬挂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红色巨幅横标;会场四周,镰刀斧头红旗和各色彩旗交相辉映,迎风飘扬。

庆祝大会在震撼山林的鸣枪、鸣炮和锣鼓声中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刘志丹首先讲话。当他代表陕甘边区特委宣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时,会场上一片欢腾,数千人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工农红军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劳苦大众坐天下”等口号,经久不息,震荡山川。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赤卫军的步枪、大刀、红缨枪,随着声声口号起落,举起时密密麻麻,银光闪闪,红缨如火;落地时“轰隆隆”“轰隆隆”作响,犹如惊雷动地。在这种威武壮观而又热烈的气氛中,习仲勋主席接着讲了话,肃反委员长赫文明和工农兵各界代表也相继讲话。庆祝大会号召,要把这次代表大会的精神迅速传达下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把土地革命推向新高潮,争取更大的新胜利!

接着,在荔园堡河西马子的川台上,举行了威武雄壮的阅兵仪式。在一面面迎风飘扬的红旗下,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各路游击队和华池与庆北、合水境内的荔园堡、白马庙、二将川、乔河、刘沟、杜河、平定川、东华池、苗村及陕北境内的脚扎川、白豹川、安塞、吴堡川、樊家川、义正川、麻地台、瓦子川、阎家川等18个赤卫军大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阅兵台。

这天晚上,还举行了庆祝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的文艺晚会。那精彩纷呈的“红军舞”和秧歌,热烈悠扬的“信天游”,还有自编自演的新戏和《红旗颂》,南梁军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和振奋之中,特别是陕甘边区军民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凝成的《红旗颂》,将这个最盛大的节日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唱道:

红旗展,红旗飘,

红军力量真不小,

土豪劣绅都打倒,(www.xing528.com)

民团跑了赃官逃。

红旗飘,红旗扬,

分田分地分牛羊,

分了窑洞又分粮,

穷苦百姓喜洋洋。

红旗扬,红旗飞,

咱们南梁成苏区,

穷人当家做主人,

不受压迫不受欺。

红旗鲜,红旗明,

打起红旗闹革命,

天下穷人随红军,

红旗一展满天红。

在偏僻荒凉的陕甘边界山区,劳苦大众头一回见到了这么红火的阵势。他们无比兴奋地说:“我们人老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事情!”从四面八方会聚南梁的各界人民群众,在庆祝大会之后又把这种革命的兴旺情景传向了四面八方,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

南梁,从此越有名气了!她把一幅令人振奋的工农劳苦大众当家做主的宏图展现在人们面前,鼓舞着千百万人为之英勇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