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概况一般包括拟建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现场的具体特征和条件以及有关要求等,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依据。如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没有签订工程合同,则应保证总工期控制在定额工期内。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拟定一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类型较多,各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工期、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个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了解工程概况、确定施工部署、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设计施工平面图、设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1.工程概况

施工组织设计应首先介绍拟建工程的概况,并对其特点加以描述,目的在于弄清施工任务的基本情况,以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内容和施工特点。工程概况一般包括拟建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现场的具体特征和条件以及有关要求等,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依据。

(1)工程项目主要情况

工程项目主要情况包括:工程地点及名称、工程性质、工程规模、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工期、分期分批投入使用的项目和工期;主要工种工程量、设备安装及吨数;总投资额、建筑安装工作量、工厂区和生活区的工作量;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建筑结构类型新技术、新材料的复杂程度和应用情况等。项目总占地面积及各单项工程的建筑面积和工程量可列表说明。

(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主要包括:气象(最高、最低气温和施工所处时期,平均雨雪期及最大雨雪量,主导风向、最大风力及出现期、是否受汛期防洪影响),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地质土壤层及地下水位情况、冰冻层厚度及延时天数),地区的施工能力、资源供应情况、交通、水电等条件。

(3)建设地区施工条件

可供水、电、气的数量及压力(水压、电压、气压)这些管线接头点距工地的距离;现有铁路、公路、桥梁和水运等的承载能力,货栈码头或分支点距工地的距离;附近地区出产哪些建筑产品,其品质和供应能力如何;该地区有哪些加工企业、商业和文卫事业等;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其他如土地征用范围、居民搬迁情况等。

2.确定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它主要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施工部署的内容和侧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

这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很大时,根据工程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确定工程分期分批施工的合理开展顺序,也就是要对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开竣工时间、施工队伍和相互间衔接的有关问题进行具体、明确的安排。

在确定工程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展顺序时,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分期分批施工的工程项目的工期,必须满足工程施工合同的总工期要求。如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没有签订工程合同,则应保证总工期控制在定额工期内。在这个大前提下来确定工程的合理施工程序。这样,既可以使每一具体项目迅速建成,尽早投入使用,又可在全局上取得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以减少暂设工程数量,降低工程成本,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投资的效果。

2)各类项目的施工应统筹安排,保证重点,首先考虑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确保工程项目按期完工。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的项目是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工期长、技术复杂、施工困难多的工程,应提前安排施工;急需的或关键的工程、可供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工程和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包括水源和供水设施、排水干线、铁路专用线、卸货台、输电线路、配电变压所、交通道路等)应先期施工和交工;按生产工艺要求,起主导作用或须先期投入生产的工程应尽先安排;在生产上先期使用的机修、车库、办公楼或宿舍楼等工程应提前施工和交工;等等。

3)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

4)安排施工程序时,应注意工程交工的配套,以使建成的工程能迅速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尽早发挥该部分的投资效益。这一点对于工业建设项目尤为重要。一般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如冶金联合企业、化工联合企业等)都应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这些项目的每一个车间不是孤立的,它们分别组成若干个生产系统,在建造时,需要分几期施工。各期工程包括哪些项目,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建设部门要求、工程规模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资金状况、技术资源情况等确定。同一期工程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证各生产系统能够按期投入生产。例如,某大型发电厂工程,由于技术、资金、原料供应等原因,工程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安装两台20万千瓦国产汽轮机组和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辅助生产、交通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建成后投入使用,两年之后再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安装一台60万千瓦产汽轮机组,最终形成1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5)施工程序应当与各类物资供应、技术条件相平衡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均衡施工。

6)施工程序必须考虑自然条件(水文、地质、气候)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将工程安排在不利于其施工的季节。例如,大规模土石方工程及深基础施工一般要避开雨期施工,寒冷地区的房屋施工应尽量在入冬前封顶,以便在冬期进行室内作业和设备安装。

7)施工程序必须考虑安全生产的要求。在安排施工顺序时,必须力求各施工过程的衔接不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确定

施工方案是在对工程概况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料、机、资金和施工方法等可变因素与时、空的优化组合,全面布置施工任务,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施工指导文件。施工方案的编制者通常会编制一个以上的方案,并进行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评价,供决策者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拟定一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这些项目通常是建设工程中工程量多、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工期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全场范围内工程量大、影响全局的特殊分项工程。

拟定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及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由于选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不同,可编制出不同的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付之实行。方案解决了,就基本上规定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人力和机械的需要量、人力组织、机械的布置与运用、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工程成本、现场状况等。

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其施工方法和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1)施工方法的确定

正确地选择施工方法是确定施工方案的关键。各个施工过程都有若干可行的施工方法,而每一种方法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从若干可行的施工方法中,选择一种最先进、最可行、最经济的施工方法。

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a)工程特点。主要指工程项目的规模、构造、工艺要求、技术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b)工期要求。要明确工期是属于紧迫、正常、充裕三种情况的哪一种。

c)施工组织条件。主要指气候等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项目所需设备、材料、资金等供应的可能性。

例如,有些桥梁基础不在水中,开挖基础时可以人力开挖,也可以机械开挖,如果人力多,基础不深,人力开挖可能有利;如果施工单位拥有反铲挖土机,用机械施工可以节省人力和施工时间。具体使用哪种就需要进行经济性比较。又如一座大桥的高墩台灌注混凝土施工,既可以选择多台钢塔架吊装混凝土浇灌的施工方法,又可选择架设缆索吊车(如果两岸有高坡可利用)的施工方法,还可选择吊臂可伸长达到高度的吊车的施工方法。最终选择哪一种方法,一要从实际出发,二要经济合理。就以上三种机械或机具为主选定的施工方法来看,如果已有缆索吊车,此方案使用方便,架设也不困难,可能经济性好,但如果要重新设计,此方案就不可取了;长臂吊车行动方便,机动性好,但此种机型台班费用高,且冬期施工内燃发动机启动困难,要增设防寒设备,此方案就不一定好;钢塔架设备,安装很简单,经济性也比前两者好,但转移到每个墩台施工时都要拆装,很不方便,但如果有多台,每台负责一、两个墩台施工,则这个矛盾就可以得到解决。总之,有了多种方法,只要经过比较,就可以选择出一个好的方案。

2)施工机械的选择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亦是合理组织施工的关键,它与正确拟定施工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必须满足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施工机械的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方法一旦确定,机械设备选择就只能以满足施工方法的要求为基本依据,而正确选择好施工机械能使施工方法更为先进、合理。因此施工机械选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方案的优劣。

施工机械的选择只能在现有的或可能获得的机械中进行选择。尽管某种机械在各方面都是适合的,或对工期的缩短、人力的节省很有利,但如果不能得到,则不能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在一定的机械设备条件下,施工机械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a)机械类型是否与施工条件相符合

施工条件指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工程量大小和施工进度要求等,特别是其中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是合理选择机械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工程量小时应采用中小型机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某项大型土方工程,由于其施工地区偏僻,公路、桥梁狭窄或载重量限制了大型机械的通过,如果只是专门为了解决它的运输问题而修路、架桥,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可选用中型机械施工。

b)固定资产损耗费用与运行费用是否经济

固定资产损耗费用与施工机械的投资成正比。它包括折旧费用、大修费用、投资的利息等费用,而机械的运行费用可视为与完成的施工量成正比的费用,它又分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劳动工资与直接材料费用;间接费用包括燃料费用、保养小修费用、劳保设施和其他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是在机械使用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是选择施工机械必须考虑的一项原则。例如,采用大型机械施工,虽然投资大,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中去,所以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小。因此,大型工程选用大型机械是经济的。由于施工机械的经济选择基础是施工单价,因此必须权衡机械费用(折旧费用、大修费用、管理费用、燃料费用以及司机工资)与工程量的关系。通常施工机械的容量越大,其施工单价越便宜。如果只使用大型施工机械的部分容量,则不如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小型机械的容量,这在许多情况下是经济的。

c)施工机械的组合是否合理

选择施工机械时,要考虑到各种机械的合理组合,这是使选择的施工机械能否发挥效率的重要问题。合理组合一是指主机与辅助机械在台数和生产能力上的相互适应。一定要在保证主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考虑辅机的台数和生产能力。例如,挖土机或装载机进行土方作业,需要自卸汽车运土,则主机就是挖土机或装载机,而辅机则是自卸汽车。一台主机配几台辅机,应视主机的容量(生产能力)而定。如容量大,配的自卸车容量小,则自卸车的数量就要多,少了就保证不了主机连续不断地作业。二是指作业线上各种机械的互相配合。一条机械化施工作业是由几种机械联合作业组合成一条龙施工的,这样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如果其中的某种机械的生产能力不适应作业线上的其他机械或机械可靠性不好,则都会使整条作业线上的机械发挥不了作用。

d)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选择施工机械

全局出发就是不仅要考虑本项工程,而且要考虑所承担的同一现场上的其他工程的施工机械使用。这就是说从局部考虑选择的机械可能不合理,但从全局考虑则是合理的。例如,挖土机的选择,如果要在几个工程项目上连续使用,则宜按最大土方量的需要选定某种容量与之相适应的挖土机,虽然这在成本上是高了些,但从全局来看则是经济合理的。同样,如果几个工程需要的混凝土量大,而且又相距不太远,则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比采用多台分散于各工程的搅拌机要经济得多。

应当指出,在某一条件下的最佳方案在另外的特殊条件下可能是不适用的,因为选择确定的过程,总是紧密联系实际的,是以某些指标为主要依据来衡量优劣的,而另外的一些指标仅作参考。所以,施工方案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3)施工机构的组成和任务分工

1)首先明确施工项目的管理机构、体制,建立施工现场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能部门。

2)划分各参与施工单位的任务,明确各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确定综合的和专业的施工队伍,明确各施工队伍所负责的施工项目和开竣工日期。

3)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单位分期分批的主导项目和穿插项目。这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根据生产经营的要求,明确重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对工程量较小的次要建筑物,可作穿插项目来调整主导项目快慢节奏。

(4)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阶段,必须根据施工开展程序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施工项目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主要是明确施工前应完成的准备工作的内容、起止期限、质量要求等,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准备,现场三通一平、临时设施建设、测量控制网准备,材料、构建、机械的组织与进场,劳动力准备等。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上的体现,进度计划是组织与控制整个工程进展的依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因此,施工进度计划应运用先进的计划理论和方法,并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精确计算各项参数,规定施工的步骤和时间,对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平衡,以达到各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利用,以满足既定的目标。

(1)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与规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竣工期限等各项施工活动的依据,施工组织工作中的其他有关工作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如计划部门提出月(旬)作业计划、平衡劳动力计划、材料部门调配材料(构件)、设备部门安排施工机具的调度、财务部门的用款计划等均须以施工进度为基础。

进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能全面反映项目的实施状况。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管理对确保施工单位履行合同、工程按期竣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管理的经济效益。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生产成本,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成本效益;进度快可能会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这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施工管理就是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进度快,又要成本省、质量好。

在制订项目进度计划时,必须以项目范围管理为基础,针对项目范围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项目活动。

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规划包括以下3点。

1)项目结构分析

在编制进度计划前要进行详细的项目结构分析,系统地剖析整个项目结构的构成,包括实施过程和细节,系统规则地分解项目。项目结构分解的工具是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原理,它是一个分级的树形结构,是将项目按照其内在结构和实施过程的顺序进行逐层分解而形成的结构示意图。通过WBS将项目分解到相对独立的、内容单一的、易于成本核算与检查的项目单元,做到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工作关系,做到每个单元具体地落实到责任者,并能进行各部门、各专业间的协调。

2)成立进度控制管理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项目副经理为常务副组长,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各单位工作负责人、各班组长等为组员的控制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严格执行讨论、分析、制定对策、执行、反馈的工作制度。

3)制定控制流程

控制流程运用了系统原理、动态控制原理、封闭循环原理、信息原理、弹性原理等,即编制计划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形成了项目计划系统;控制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进行的,是个动态过程;由计划编制到计划实施,计划调整再到计划编制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直到目标的实现;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同时,计划编制时也考虑到各种风险的存在,使进度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进行进度控制时,可利用这些弹性,缩短工作持续时间,或改变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确保项目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1)工程的全部设计图纸。

2)各种有关地形、地质、水文、气象资料及其他技术经济资料。

3)上级或合同规定的开工、竣工日期。

4)劳动定额及机械使用定额。

5)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情况。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

1)确定施工方法

确定施工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工程特点、现有机具的性能、施工环境等因素。下面举例说明。以下为某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单位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等,对路基、路面所确定的施工方法。

a)石方挖方。本合同段路基施工的重要特点是:石方开挖量大,约占总挖方的70%以上。其中又以弱风化花岗岩为多。用进口大型凿岩机钻孔,采取松动爆破方法施工,严格控制药量,精心计算,确保施工安全。

b)土方挖方。采取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或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对地势平坦、土量集中的路段,使用大型铲运机

c)填方路基。按技术规范要求清理场地后,当地面横坡不大于1∶10时,直接填筑路堤;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土、石,严格掌握摊铺厚度,按工艺要求充分碾压,土、石材料分层填筑、分段使用。对填石路堤采用大吨位震动式压路机碾压;土方采用光轮压路机,配合振动压路机碾压。对于地面横坡大于1∶10的路段,采取挖土质台阶的方法。

d)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法,下承层检查合格后,用摊铺机配合平地机摊平。经初压后,用震动式压路机压实。

e)路面面层施工。首先做好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其次在准备好的基层上喷洒透油层,将合格的热拌混合料用自卸车运到摊铺路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最后碾压,用8t轻型压路机初压2遍,用12~15t压路机复压4遍,再用6~8t轻型压路机碾压2遍以上直至无轮迹。

2)选择施工组织方法

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选择最先进、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组织方法,是编制工程进度图的关键。流水作业法是公路工程施工较好的组织方法,但不能孤立采用,对某些技术复杂、工程量大的工程,还可以考虑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立体交叉作业法、网络计划法等。对工程量少、工作面窄小、工期要求不紧的工程,可以采用顺序作业法。

3)划分施工项目

施工方法确定后,就可以划分施工项目。每项工程都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施工项目组成。例如,桥梁工程由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下部工程、上部工程及桥面系、引道工程等施工项目组成。施工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与工程进度图的阶段(即用途)有关。施工项目可以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等,一般按所采用的工程量清单的细目或子目来划分,这样便于查阅定额。

划分施工项目时,必须明确哪一项是主导施工项目。一般情况下,主导施工项目就是施工难度大、耗用资源多或施工技术复杂、需要使用专门机械设备的工序或单位工程。主导施工项目常常控制施工进度。因此,首先应安排好主导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其他施工项目的进度要密切配合。

4)排序

排序即列项。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将所划分的施工项目进行排序。如施工准备、路基处理、路基填筑、涵洞、防护及排水、路面基层、路面铺筑等。路面基层施工项目必须在路基填筑、涵洞施工项目之后。注意不要漏列、重列。工程进度图的实质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些施工项目的排列次序。

5)划分施工段,并找出最优施工次序

在设计阶段所设计的施工进度图,一般不明确划分施工段。在实施性施工进度图中,如果组织流水作业,为了更好地安排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就应该划分施工段,并尽可能按约翰逊—贝尔曼法则(求取最短工期的程序编制及应用)找出最优或较优施工次序,并在施工进度图中表示出来。

6)计算工程量与劳动量

当划分完施工项目并排好次序后,即可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工程数量的计算规则,计算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数量,并填入相应表格中。工程数量的单位,应与所采用的工程量清单的单位一致。当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时,必须分段计算工程数量。此外,还应考虑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附加工程的数量。

计算劳动量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的难易程度。如同样工程数量,都是挖基坑,挖普通土和挖硬土的劳动量不同;同样工程数量的砌筑工程,搬运材料的运距不同,劳动量也不同。所谓劳动量,就是施工项目的工程量与相应的时间定额的乘积,也就是实际投入的人数与施工项目的作业持续时间的乘积。人工操作时叫劳动量,机械操作时叫作业量。

7)计算各施工项目的作业持续时间

具体的计算方法见第九章,计算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认真考虑以下几点。

a)各施工项目均应按一定技术操作程序进行。

b)保证工作面和劳动人数的最佳施工组合。

c)相邻施工项目之间应有良好的衔接和配合,互不影响工程进度。

d)必须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e)确定技术间歇时间(混凝土的养生、油漆的干燥等)和组织间歇时间(施工人员、机械的转移及施工中的检查、校正等属于最小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

8)初步拟定工程进度(www.xing528.com)

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根据前面确定的施工组织方法、施工段间最优或较优施工次序及各施工项目的作用持续时间,就可以拟定工程进度,在拟定时应考虑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配合。例如,某一路线工程采用流水施工,为了使各施工项目尽早投入施工生产,首先应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第一段的施工准备工作,第一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小桥涵等人工构造物可以投入施工,小桥涵等人工构造物完成后,路基施工开始,路基完成后,路面施工开始……其他辅助工作(材料加工及运输等)应与工程进度相配合。

拟定工程进度时,应特别注意人工的均衡使用。施工开始后,人工数目应逐渐增加,然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接近完工时又应逐渐减少。另外,还要力求材料、机械及其他物资的均衡使用。当初拟方案不能满足规定工期要求或超过物资资源供应量时,应对工程进度进行调整。

9)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无论采用流水作业法还是网络计划法组织施工,都要在初拟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调整,得到工程进度图。在优化过程中重点检查的内容有以下3项。

a)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的工期应符合上级或合同规定的工期。

b)施工顺序。检查施工项目的施工顺序是否科学、合理,相邻施工项目之间的衔接、配合是否良好。

c)劳动力等资源的消耗是否均衡。劳动力需用量图反映了施工期间劳动力的动态变化,它是衡量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需用量图会呈现不同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三种典型图式。第一种是出现短暂的劳动力高峰,第二种是劳动力量需用量为锯齿波动形,这两种情况都不便于施工管理,并增大了临时生活设施的规模,应尽量避免。第三种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劳动力保持均衡,符合施工规律,是最理想的状况。

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用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表示。劳动力不均衡系数应大于或等于1,越接近1越合理,一般不允许超过1.5。其值为

式中,Rmax为施工期间人数最高峰值;R平均为施工期间加权平均人数,即总劳动量/计算总工期。

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使全部施工在技术上协调,在人工、材料、机具的需用量上均衡,力争达到最优状态。调整结束后,可采用恰当的形式绘制工程进度图。

4.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的先决条件。在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以后,才可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的主要依据。施工进度与施工资源投入量成反比关系,即针对某个施工项目而言,施工资源投入量越大,其作业周期越短。当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意味着每个施工项目的作业周期已确定,因此,结合拟选的施工方法和工程量的大小,便可以计算出所有的施工资源需求量。

(1)劳动力需求量计划的编制

根据已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可计算出各个施工项目每天所需的人工数,将同一时间内所有施工项目的人工数进行累加,即可绘出每日人工数随时间变化的劳动力需求量图,同时还可以编制劳动力需求量计划,附于施工进度图之后,为劳动部门提供劳动力进退场时间,保证及时调配,搞好平衡,以满足施工的需求。如现有劳动力不足或过多时,则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增开工作面,以按时或提前完成任务。劳动力需求量计划是规划临时建筑和组织劳动力进场的依据。编制时根据各单位工程分工种工程量,查预算定额或有关资料。劳动力需求量计划见表3-1。

表3-1 劳动力需求量计划

(2)主要材料需求量计划的编制

主要材料需求量计划包括施工需要的材料、构件和半成品,以及有关临时设施及施工中拟采取的技术措施用料,如钢材、水泥、木材、沥青、砂石料、爆破器材及土工合成材料、外掺剂等。

材料的需求量,可先按照工程量和定额规定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编制年、季、月主要材料需求量计划表(见表3-2)。主要材料(包括预制构件、半成品)需求量计划应包括材料的规格、名称、数量、材料的来源及运输方式等。材料需求量计划是为物资部门提供采购供应、组织运输和筹建仓库及堆料场的依据。

表3-2 主要材料需求量计划

(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求量计划的编制

在确定施工方法时,已经考虑了各个施工项目应选择何种施工机具或设备。为了做好机具、设备的供应工作,应根据已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将每个项目采用的施工机具种类、规格和需用数量,以及使用的具体日期等综合起来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求量计划(见表3-3),以配合施工,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求量包括基本施工过程、辅助施工过程所需的主要机具、设备,并应考虑设备进、出厂(场)所需台班以及使用期间的检修、轮换的备用数量。

主要施工机械的需求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和工程量,套用机械产量定额,即可得到主要机械需求量。辅助机械可根据安装工程概算指标求得,从而编制出机械需求量计划。

表3-3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求量计划

资源需求量计划是根据工程进度图编制的,而资源需求量的均衡性反映了工程进度的合理性。因此,上述资源需求量计划在实际工程中是结合工程进度图的编制、调整、优化过程同时进行的。

5.施工平面图设计

在施工现场中,除拟建建筑物外,还有各种拟建工程所需的各种临时设施,如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公路、材料堆场及仓库、工地临时办公室及食堂等。为了使现场施工科学有序、安全,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平面规划和布置。这种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布置各种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现场布置图称为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空间上的体现,它是以合理利用可供施工使用的现场空间,本着方便施工、有利生活、文明施工为目的,把投入的各种资源和施工、生活场地,做出合理的现场布置。施工平面图反映已建工程和拟建工程之间,以及各种临时建筑、临时设施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现场布置得好,就可以使现场管理得好,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反之,如果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得不好,施工现场公路不通畅,材料堆放混乱,就会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施工平面图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工程进度图是施工过程时间组织的具体成果,施工平面图是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具体成果,它们均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文件。工程进度图表达了各个工程项目和时间的关系。施工平面图表达了施工期间各项临时设施、管理机构、永久性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

(1)施工平面图的类型

1)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以整个工程项目或一个合同段为对象的平面设计方案,主要反映工程沿线的地形情况、料场位置、运输路线、生活设施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施工总平面图的形式如图3-2所示。

图3-2 桥梁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2)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图

该类平面图的布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施工总平面图的控制下进行布置,另一种是以施工总平面图为依据,即基本上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进行布置,但不论哪一种,都应比施工总平面图更加深入、具体,如图3-3所示

(2)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依据有如下几点。

1)工程平面图、施工现场地形图。

2)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点。

3)建设单位确定的施工临时用地的情况。

4)可利用的已建成的建筑和设施。

5)施工主要方案。

6)施工进度计划。

7)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定额、技术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

图3-3 图1B420142—1 某大桥路基外梁预制场布置示意图

8)国家有关的规定。

9)其他的调查资料。

(3)施工平面图规划设计原则

施工平面图布置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它涉及的因素很多,不可能轻易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必须通过方案的比较和必要的计算与分析才能决定。一般施工平面图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少占农田并考虑洪水、风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所有临时性建筑和运输线路的布置必须便于为基本工作服务,并不得妨碍地面和地下建筑物的施工。

2)力求材料直达工地,减少二次搬运和场内的搬运距离,并将笨重的和大型的预制构件或材料设置在使用点附近,所有货物的运输量和起重量必须减至最小。

3)加工厂等附属企业基地应尽可能设在原料产地或运输集汇点,如车站、码头等地。

4)附属企业内部的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5)应符合保安和消防的要求,要慎重考虑避免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山崩)的措施。

6)施工管理机构的位置必须有利于全面指挥,生活设施要考虑工人的休息和文化生活。

7)场地布置应与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相适应。

8)场地准备工作的投资应最经济。

(4)施工平面图设计步骤

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起重机的数量及其布置位置。

2)布置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加工厂的位置。

3)布置运输道路。

4)布置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福利临时房屋。

5)布置水电管线。

6.设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设定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评价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总平面图的技术经济效益标准,也是用来衡量组织施工的水平的标准。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项目目标动态控制原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这些指标一般应包括工期、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系数、质量、成本、安全、材料节约量以及机械化程度等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3-4。

表3-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项目施工的总过程

工程项目施工是基本建设各阶段中,投资量大、涉及部门和人员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强化科学管理,严格按照程序施工。

所谓施工程序是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遵守的工作顺序。它反映了由设计好的图纸到完成工程实体并交付使用过程中的科学规律。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程序是指工程项目施工总过程,包括承接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要求。

施工组织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其一般施工过程如下图3-4所示。

图3-4 施工组织管理过程

从图中可见,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过程是从签订合同后到输入生产要素,再到合理地组织、计划、控制施工过程,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不间断监督和信息反馈、以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过程回到施工计划的轨道,直至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1.承接施工任务,签订施工合同

承包商承接的工程项目绝大多数是通过招标投标方式取得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以招标的方式发包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此外,对于那些不宜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工程项目,包括不可预见的紧迫情况下的救灾抢险工程、有保密需要的工程,以及在国际招标中,业主可以采用议标方式发包工程。

承包商参加投标,取得工程承建权(中标)后,应该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与业主签订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和地点、工程范围和内容、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提供日期、开工和竣工日期、工程缺陷责任期和缺陷责任条件、工程造价及其支付和结算方式、工程验收方法、材料设备进场及供应方式、违约责任等。涉及物资采购、运输和劳动力雇佣时,还会签订物资、运输和劳动力合同。施工合同的详细内容见本教材招标投标、合同管理两章。

2.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它是坚持施工程序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准备是否充分,对施工能否做到好、快、省、安全是极大的影响。施工准备时间的长短,随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异,但应尽可能地缩短准备时间,以利于早日使工程项目投入使用。

施工准备是工程项目按照约定的时间、内容、质量完成的前提和保证,其基本任务是为工程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条件。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原始资料的调查与分析、技术经济准备、物资准备、现场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场外准备等。在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一定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确保准备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项目经理应对整个准备工作做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并协调业主、设计、施工各方的关系;严格遵守建设程序,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只有在各项准备工作达到开工条件才能提出开工报告,并经承包商上级主管单位审查、业主批准后才能开工。

3.组织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组织施工是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整个施工任务的实践活动过程。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才能形成满足用户要求的工程项目。为了把投入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施工活动,提高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均衡性、协调性和经济性,达到工期短、质量高、成本低的最佳效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涉及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安全技术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技术革新及科学实验、技术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体包括建立技术责任制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认真填写施工日志、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现场平面管理工作等。

(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科学地优化投入的各项资源,严密地组织施工。为此,项目经理部应加强计划管理,充分挖掘潜力,确定合理的定额水平,提高劳动效率,以提高计划的可靠性和可执行性。

(3)抓好施工过程的跟踪控制工作

施工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包括对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控制。控制通常采用预测与规划、检查与分析、协调与改进等方法。通过调查和分析原始资料,根据施工经验,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可达到的目标进行预测,确定本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总目标及各阶段的分目标;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地、定期地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目标实现情况,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差距,进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提出改进问题;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矛盾。

(4)加强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现场平面的合理使用是组织施工的重要内容,平面管理的依据是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现场平面图。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施工平面图所确定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文明施工。平面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布置和安装、临时设施的搭建、道路修筑、水电安装、排水防洪设施修建、环境保护即安全设施安装,以及材料的堆放场地安排等,保证加强现场管理还要开展定期现场检查工作,协调现场各施工班组的场地管理,保证施工正常、文明地进行。

组织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形成的过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也直接生产建筑产品的过程,是整个施工总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施工总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全面考核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法定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工程项目在全部完工移交生产和使用后,才能发挥其作用。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完成,是以竣工验收为标志的,竣工验收应在工程项目具备了投产或使用的条件后进行。当一个项目具有多个单位工程时,竣工验收工作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工程项目的验收随着单位工程的完工逐步进行,直到所有的单位工程完工,直到最后一项工程竣工为止,这样可以使工程项目迅速投产和使用。当工程项目全部验收后,施工单位就可以撤离现场,结束自己的工作。竣工验收程序如图3-5所示。

图3-5 竣工验收流程图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简述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

3.施工平面图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