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各行各业均有同业公会的组织,其职责是:
(一)维护同业的合法利益;
(二)团结、教育会员遵守政府的各项政策、法令,督促会员按时纳税等;
(三)沟通本行业同其他行业之间的情况,加强联系,共谋发展;
(四)调解会员之间可能发生的纠纷或矛盾,以加强团结;
(五)响应地方上机关、团体、学校和慈善会等发起的与地方公益有关的救济、捐助等事项。
典当行业原有两个组织:清朝时,当商组织当行公所,公推同业中有声望者为董事,并在北马路北门东购地兴建办公用房作为会址。1928年,当行改为典业公会,会所迁至估衣街山西会馆。1936年,在特别一、二、三区(即第一次欧战前的德奥俄三租界)16家同业另组质业公会,无固定会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各租界均被日军接管,原在旧英、法、日租界的同业都加入了质业公会。直至1946年抗日胜利后,两个公会合并,统一组织改称为“天津市典当同业公会”,当时共有会员84 家。公会采取委员制,设主任委员一人,常务委员五人和执行委员九人,均通过选举产生。虽然会员中山西籍占大多数,但无地方观念,比较团结。(www.xing528.com)
天津的典当业在“七七”事变前虽有短暂的繁荣,但好景不常。天津沦陷后,百业萧条,典当业也不例外。在此情况下,为维持计,同业联合具名,呈请伪天津市社会局,要求准予缩短当期,提高利息,未获批准。日军乘机插手,要求同典当业合作。同业公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与会会员都表示不愿意合作,但又不敢明确表态作出决议,会议无结果而散。会议为应付此事,后来聘请日本律师名竹内信为法律顾问,名正言顺地公开登报声明:“宁愿全体歇业,决不与任何外人合作。”此举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受到社会上爱国同胞的赞赏,典当业得以暂时苟安。日军阴谋虽未得逞,但日本浪人和本地流氓勾结一起,开设的500 多家小押当,给了典当业沉重的打击,终于使整个行业陷于奄奄一息的困境。解放前夕,天津的典当业名义上尚有60 余家,实际上经营业务的仅有20 余家。
解放后,在新形势鼓舞下,典当业都自动转业。典当业的歇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因它对当户承担着18 个月期限当品赎回责任,所以对外停业后仍须保留一些职工负责当品赎回的工作。至1951年4月,天津近百年的典当业宣告全部结束,北马路的会址房屋二部分归市立第三中学作宿舍,另一部分由工商联接收。
注:该文系作者参考有关资料整理
(徐秀珍征集)
【注释】
[1]“当字谱”是明末山西籍文人傅山所创,他精于书画,并通医道。明亡后,傅不愿侍清,在家研究字画,用草书偏旁创始了典当行业专用的异体字,业外人无法认识。在我国南方,典当业比北方兴盛,人们称当票上的字是“鬼画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