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史话》-仙留遗踪天缘桥

《建水史话》-仙留遗踪天缘桥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城东北5千米的泸江河上,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桥,叫做天缘桥。因桥面石板上有似人足印般的洼坑,长约尺余,入石寸许,称“仙留遗踪”,传说是仙人足迹,所以群众俗称仙人桥,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四年,建成三孔石拱桥。天缘桥桥中建有两重檐的八角攒尖顶亭阁一座,雕梁画栋。亭壁上镶有“天缘桥”楷书大碑一块,为雍正六年临安知府栗尔璋题书。于是,雍正年间改建成石桥。

《建水史话》-仙留遗踪天缘桥

县城东北5千米的泸江河上,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桥,叫做天缘桥。因桥面石板上有似人足印般的洼坑,长约尺余,入石寸许,称“仙留遗踪”,传说是仙人足迹,所以群众俗称仙人桥,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这里建有木桥,但是常被洪水冲毁。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成三孔石拱桥。桥面高9米,跨河43米。由于桥面较高,建造者在两端设计了坡形的实心石面引桥,东引桥长36米,西引桥长42米,合计全长121米。奇妙的是,引桥各向左右两边蜷曲,并有高约1米的青石护栏和护坡石板,石雕狮象雄踞桥头。整座桥形成“S”形,宛转似游龙,好像即将弹身飞腾,造型十分奇特,耐人观赏。《建水州志》赞其“广宽坚固,郡中第一大观也”。

天缘桥

桥中建有两重檐的八角攒尖顶亭阁一座,雕梁画栋。亭壁上镶有“天缘桥”楷书大碑一块,为雍正六年(1729年)临安知府栗尔璋题书。东引桥上建有石室一间,内有碑刻7块,记载建桥始末,书法亦甚秀丽,很有读赏价值。一碑记载:“郡城四面环山,峰皆秀拔,独东南微伏,盖其下岩洞为泄水之区。而三河交汇,旧架桥以木,每夏秋淋雨时,即汹涌奔腾,其势难支,往来病涉者颇多。”于是,雍正年间改建成石桥。登上亭阁,“环顾两岸,村落相接,若隐若现,灌溉蔬植。回眺城郎台榭,沟塍联络,烟花缭绕,竹树参差,宛如图画。其东南诸峰,层峦叠嶂,苍翠欲滴。”嘉庆二年(1797年),被洪水冲毁,两年后重建。其蜿蜒之状,巍焕之观,横亘长流,屹然雄峙,规模仍复其旧,巩固有加于前。与附近的同缘桥、联珠桥犹如银线上的串珠,对峙遥望,相映成趣。尤其是天缘桥,因建阁其上,飞檐耸翠,高插云霄,每当天空雨霁,状若长虹之下饮,而首尾之蜿蜒,则础牙鳞集,雁齿横施,矫若游龙,其形势之奇特,又为临郡增一大观。古人曾撰文称:“过斯桥者,憩息于柳荫甘棠之下。读其文,韩海苏潮;摹其书,颜筋柳骨。相与俯仰、流连而不忍去。”

碑亭一侧尚有小石刻一方,记载着护桥的乡规民约,文物专家考察后指出,这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保护文物的重要文献,因而弥足珍贵。(www.xing528.com)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考察天缘桥后,对其奇特的造型很感兴趣,特赋诗一首:

盘旋宛转似游龙,耸背腾身欲入空。

借问桥形何故此,弯坡低度利行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