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史话:长虹卧波双龙桥揭秘

建水史话:长虹卧波双龙桥揭秘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龙桥城西3千米的张家营村头,巍然屹立着一座连拱大石桥,泸江、塌冲两河在此交汇,两河蟠曲如双龙,故名双龙桥,当地人以桥孔数目称为十七孔桥。咸丰六年,双龙桥突遭战火,三阁化为灰烬,所幸桥梁无恙。双龙桥因此走进了“中国古桥”邮票。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考察双龙桥后,认为此桥建造很有特点,是我国古桥梁的佳作,欣然命笔咏诗一首:泸江塌水锁双龙,十七环联不朽工。

建水史话:长虹卧波双龙桥揭秘

双龙桥

城西3千米的张家营村头,巍然屹立着一座连拱大石桥,泸江、塌冲两河在此交汇,两河蟠曲如双龙,故名双龙桥,当地人以桥孔数目称为十七孔桥。此桥与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比翼齐名,堪称闪耀南北的多孔联拱石桥双星。而双龙桥上建有大阁,承袭中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为连拱大石桥之佳作,在桥梁建筑中,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泸江河上始建三孔石拱桥一座,长36.7米,高9米,宽4.3米,当中一拱净跨6.5米,其余两拱净跨5.8米,特别是桥墩分水尖达6.1米,这样坚固的桥墩在国内古桥上亦属罕见。其后的数十年间,数次暴雨成灾,山洪陡涨,西南的塌冲河决堤,遂在万顷田中别开一河,直向离桥不远处的水打营奔来,水势汹汹,一片汪洋,水打营村受灾最重,村名也因此而得。塌冲河改道至此桥处,汇入泸江河,因而使河面增宽了三四倍,原建的三拱石桥孤零零悬于河半腰,无济于事。当地居民只得就便在石桥南端续架以木梁桥,使之能过往行人。然而每当夏秋季节,便被洪水冲毁,行人叫苦不迭。

道光初年,由建水籍在个旧的矿商捐资新建石桥十四孔,长111米,与原建三孔雁齿蝉联,共为十七孔,全长148米。“桥上建有飞阁三座,中间一阁层累为二,高接云霄。更加左右两阁,互相辉映,巍巍乎西望大观也!”

咸丰六年(1856年),双龙桥突遭战火,三阁化为灰烬,所幸桥梁无恙。乡人想恢复楼阁,因耗资甚巨,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才筹得足够银两兴工,历时两个春秋落成,最终耗银5000多两。阁楼仍按旧制,建为3座,中间的大阁改为坊式,层垒为三,比旧有增高一层,底层为人马通道。琉璃黄瓦,歇山顶,高接云霄。其造型独特处在于:顶层分隔成小屋三间,1大2小,呈“山”字形排列,屋顶也分解为“品”字形的三个小歇山顶。二楼也因势隆起四个歇山小顶。于是,整个大阁便形成三重檐47脊歇山顶,俨然“阁上有阁屋上屋,冠上有冠顶上顶,层层叠叠叠层层”的壮丽景观。楼内四面开轩,漏窗屏门镂刻着“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和传说,以及花卉、鸟兽、游龙等形象,耐人观赏。登临其上,凭窗远眺,山光野色、万顷田畴尽收眼底。桥南北两端的两层八角攒尖顶桥亭各一座,高13米,玲珑秀丽,造型美观,与大阁互相辉映,更增加了桥梁的外在艺术美感。可惜北端桥亭后来毁于战火。(www.xing528.com)

远望双龙桥,杰阁崔巍,檐牙高啄,飞甍流丹,画栋华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似巨型船舶出航在“惠历”古海中,如天上宫阙陨落于人烟凡尘间。真可谓形胜甲南天,今古一名桥!双龙桥因此走进了“中国古桥”邮票。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一文里,将云南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大型古桥代表之中,又在他所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设专目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并有6幅插图多侧面展示双龙桥的英姿。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考察双龙桥后,认为此桥建造很有特点,是我国古桥梁的佳作,欣然命笔咏诗一首:

泸江塌水锁双龙,十七环联不朽工。

三座楼亭穷碧落,超群技艺冠南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