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及崇文塔位于建水县城桂林街中段。玉皇阁原为道教建筑,因中殿供奉玉皇大帝塑像而得名。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永历丁亥年(1647年)被焚毁。永历甲午年(1655年)重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正殿。崇文塔原名“白塔”,坐落于与玉皇阁后殿仅有一墙之隔的佛教寺院——白马寺内,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因古代建水文风盛甲滇南而改今名。清嘉庆四年(1799年)因暴雨倾圮,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玉皇阁及崇文塔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
玉皇阁与崇文塔
玉皇阁建筑坐西朝东,布局原为二进三殿的四合院式,纵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前殿(山门)、牌坊、中殿(凌宵殿)、后殿等建筑,前后两院的左右两庑原以对称形式分列纵轴线两侧。后来,白马寺后院墙倒拆除后并入玉皇阁,玉皇阁遂成佛道两教寺阁。建筑布局也随之扩大为三进四殿,给人以规制宏敞、主次有序、前后有别、稳重大方的整体印象。前殿已毁。正殿是玉皇阁的主要建筑,通面阔24米,通进深21米,高近20米,平面近似正方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其面阔、进深均为五开间,重檐歇山屋顶,五架梁,抬梁式木结构,布瓦复顶,正脊无饰物。正殿柱径约0.53米,采用“移柱”法安置正殿的四棵内金柱,从而加大了正殿的内部空间,这是建水现存的唯一一例“移柱”做法的古建筑。正殿屋架具有灵活、稳定、坚固、实用的结构风采,为彻上明造,明袱做法。正殿用材粗大,举架高峻且用彻上明造,故其内部给人宽阔、空敞的印象。正殿的斗拱排列疏朗,古朴大方,用材粗大,层叠密置,垂直交错出三平昂如意斗拱,注重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能。斗拱形式特色鲜明,且有独创性,拱昂头雕凿成象鼻并作上翘状。斗拱、梁柱、枋板等均作黑白双色勾绘祥云、火焰、花草纹等,以黑线勾勒边沿,彩绘简洁,图案俏丽,繁艳活泼,富于装饰。后殿为祖师殿,通面阔约20米,通进深约14米,高近12米,占地面积280平方米。三开间,单檐歇山屋顶,后殿柱径约0.50米,五架梁,抬梁式木结构,用材粗大,布瓦复顶,造型古朴,高大宽敞,气势雄伟。彩绘、图案、色调同正殿,未施用正殿斗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崇文塔高20余米,为17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呈正方形,自塔基始向上收分均匀,其形制与省内同类密檐式佛塔有所不同,是云南密檐式佛塔的又一种类型的代表。塔基座石砌,其上即为砖塔,自中部起在其上部14檐下四方各开小佛龛一个,其内各置佛像一尊。塔顶层四角各设风铃一个,顶部饰以宝瓶。其造型瘦削玲珑,美观大方,气度不凡,密檐层叠,疏密有致,直入云天,给人以雄浑、刚劲的视觉冲击力。
崇文塔不仅是宗教建筑,而且还是建水古代文风昌盛,文化发达的历史标志,它与建水的古代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建水众多以“文”命名的历史悠久的重要古建筑之一。其塔名自“白塔”改为“崇文塔”,本身就寄托和体现了前人“文化兴邦”的朴素思想和美好愿望。如今,巍然屹立的崇文塔作为建水“文献名邦”“滇南邹鲁”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清以来古城建水“尊孔崇文”“文风蔚起”的历史见证。(www.xing528.com)
玉皇阁及崇文塔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斗拱形制和各具特色的建筑样式、建筑组合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各自展示和相互映衬、包容、补充、叠加,记录和反映建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佛、道两教相互融合、共院相处的重要史实,从而使得这组古建筑具有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玉皇阁与崇文塔自身饱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中,不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各自展示及其相互映衬、包容、补充、叠加,更加丰富了玉皇阁与崇文塔的历史文化信息,提升了玉皇阁与崇文塔的文物价值及其历史品位,是云南古建筑和宗教发展史中的重要实物资料。
崇文塔的塔基部镶砌有清代滇中四大书家之一的阚祯兆草书的《宁边楼碑记》。宁边楼为清康熙年间的临元澄江镇总兵官、都督同知王洪仁所建,在建水县城北正街上。《宁边楼碑记》碑文为王洪仁所撰,由阚祯兆书写,书体为狂草,笔走龙蛇,狂放奔逸,飞舞流动,酣畅淋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实为书中精品。后来,宁边楼被拆除,此碑被移至城东崇文塔,镶嵌于塔基上。
2003年12月,玉皇阁及崇文塔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