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寺,位于县城东门外燃灯寺街,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与指林寺同为滇南著名古寺。2007年9月,燃灯寺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燃灯寺字瓦
寺内原供奉燃灯佛,即锭光佛。佛经记载,佛生时周身有光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后来佛像被毁,重建时增塑多尊佛和菩萨像,成为典型的佛教寺院。庙宇曾于明末崇祯年间(1627—1644年)和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两度毁于战火,两度重建。现存建筑为光绪初年再造,为典型的晚清风格。坐北朝南,两进三殿,占地1800平方米。布局玲珑,主次有序,庄重典雅。前殿为原山门拓建。中殿三开间,抬梁式屋架,单檐歇山顶,举架较平缓,角梁处采用挑梁构件承托,四翼角飞起。琉璃黄瓦,当中以绿瓦拼出双菱形图案。屋顶正脊用琉璃瓦件的八仙人物和吻兽装饰,垂脊、岔脊也饰以走兽瓦件。殿内两翼底瓦凸面上,每隔一黑瓦沟有四片有字白瓦相间于黑瓦之中,白瓦上用楷、行、草、隶几种书体书写出古诗或骈文名句,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耐人观瞻,可想而知当年寺庙住持是儒僧,是研究儒、佛文化相融合的实例。这等有字瓦共达96片之多,为滇南寺庙所独有。后殿亦三开间,面阔14米,进深10米,也是抬梁式歇山顶。此外,还有两陪殿和两廊庑精舍30多间。
西陪殿楼墙上,绘有多幅花鸟鱼虫和人物壁画,间有笔力苍劲的对联和条幅,如“竹露松风蕉雨,茶烟琴韵书声”等,同样值得人们驻足观赏。(www.xing528.com)
据传,清代这里是继指林寺之后,设置僧纲司的所在。僧纲是统管临安府佛教的僧官,出门时坐大轿,并在寺内设“公堂”和僧尼禁闭房,审理僧尼违反教规事,故而成为滇南的佛教重地。
燃灯寺,还是明清时期佛教举行燃灯礼佛、燃灯娱佛传统活动的处所。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状元杨升庵被贬谪至滇后,曾寓居建水,观看到燃灯寺热闹非凡的“社火”情景,作有《临安春社行》一诗:“临安二月天气暄,满城靓妆春服妍。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嘻车马阗。少年社火燃灯寺,埒材角妙纷纷至。公孙舞剑骇张筵,宜僚弄丸惊楚市……”诗里可看到,有少年扮演的各种杂戏,还有装扮成公孙大娘表演的剑舞,有扮成楚国勇士宜僚手中抛接多颗弹丸的杂技等,不一而足。这种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甚至延续到近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