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林寺:临安首寺,历史悠久,金碧辉煌

指林寺:临安首寺,历史悠久,金碧辉煌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林寺指林寺坐南面北,位于临安路西段,“基制弘伟,金碧璀璨”,素称“临安首寺”。明景泰元年《重修指林寺碑记》载:“寺始于宋,成于元,而兴于今。”著名学者、状元杨升庵被贬谪期间,曾应进士叶瑞之邀,寓居临安,“游颜洞,栖指林”,作有《指林寺》诗一首:梵音妙音海潮音,前心后心皆此心。

指林寺:临安首寺,历史悠久,金碧辉煌

指林寺

指林寺坐南面北,位于临安路西段,“基制弘伟,金碧璀璨”,素称“临安首寺”。谚语谓:“先有指林寺,后有临安城”,可见其历史久远。传说宋代大理国统治此地时,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常见一只鹿出没其间。一天,有人追鹿至此,鹿忽不见,一鹤发童颜的异人走出来,指着这片森林说:“鹿居此非一朝夕,汝辈欲何为耶?”说罢亦复不见。众人皆惊走,以为遇仙。便绘塑其像立祠以祀。许愿求神者多,甚是灵验,香火日盛。到了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年),郡人何昌明增建一殿二塔,绘塑佛、菩萨、大士之像,栖住持,晨香暮鼓,以为修行拜佛之所,并取前述异人事,书“指林寺”匾悬于门楣,因而得名。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修指林寺碑记》载:“寺始于宋,成于元,而兴于今。”

现存建筑虽仅一殿一坊,而大殿始建至今已700多年,为滇南最古老的木构架建筑。全殿近正方形,坐落在20多米见方的台基上,其前又有一须弥式唇台,三方有石阶可登其上,四周均有石栏望柱。殿为重檐歇山顶,由32根大合抱的巨柱支撑,巨柱按方形沿四周各呈双向平行排列。外围木柱12根,各高5米,其上以楹梁和斗拱将下层屋檐向外挑出。内围木柱12根,各高10米,其上叠以覆斗式五架梁,梁材硕大,亦大合抱粗,梁檩层层累叠,纵横交错,气势宏阔壮观。由于中部无柱,形成较大的空间,置身其中,给人以大跨度和空阔宽敞的感觉。全殿未用一钉一铆,全用木榫衔接。殿顶正脊中央有宝鼎,两侧有陶兽和鸱吻。四条垂脊亦饰有陶兽。从外部看,由于举架高峻,正脊与翼角起翘显著,形成高屋建瓴之势,使人有高大、雄伟、庄严、古朴之感。殿内金柱上部板壁上,绘有白描壁画3幅,各高2米,宽2.5米,为《供养礼佛图》《孔雀明王法会图》等,绘有人物数十个,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成画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为大师手笔。已由北京古文物专家剥离两幅,由文物管理所收藏。殿内原塑佛像3尊,俗呼三世佛,高丈余,法相庄严。

据古建筑专家考察,此殿采用减柱法,且上层斗拱用材较大,排列疏朗,多处具有宋代营造风格,为中原工匠所造,确实是元代木构架古建筑。滇南仅有,全省罕见,在全国同时期古建筑中也是富有特色的一处,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和中原与边地文化科技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87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前有石坊一座,两柱一楹歇山顶。柱前各有一石麒麟,其背上立石人,柱后夹以石鼓。檐下斗拱密集。坊楣有匾额“第一山”,相传为明建文皇帝流落云南时于此为僧人题书,可惜原墨迹已佚。(www.xing528.com)

史料记载,明时曾设僧纲司于此,“幡幢杂沓,鼓钟振扬,为一郡瞻依之所”,“有十方大禅刹之风”,实乃滇南首寺。著名学者、状元杨升庵被贬谪期间,曾应进士叶瑞之邀,寓居临安,“游颜洞,栖指林”,作有《指林寺》诗一首:

梵音妙音海潮音,前心后心皆此心。

试询禅伯元无语,白水青岑环指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