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史话:十情意长四大腔

建水史话:十情意长四大腔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彝族沙莜腔流传于建水南庄、西庄、临安、岔科、李浩寨、普雄等彝族聚居地区,是与“海菜腔”齐名的大型声乐套曲之一的套曲种类。“四腔”名称源于曲体结构自身,因其基本结构以“头腔”“四腔”加“舍腔”为一乐段,再从“头腔”开始循环反复,民间歌手称其为“四名转板”,简称“四腔”。建水彝族“四腔”和“五山腔”均被列为红河州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建水史话:十情意长四大腔

彝族沙莜腔流传于建水南庄、西庄、临安、岔科、李浩寨、普雄等彝族聚居地区,是与“海菜腔”齐名的大型声乐套曲之一的套曲种类。名称源于建水盛产沙莜,建水人忠厚老实像“憨沙莜”,故将民间曲调称为“沙莜腔”。

沙莜腔历史悠久,源于彝族尼苏人古老的群婚活动,形成于明代中后期,兴盛于清代、民国时期。其演唱活动在民间传统的“吃火草烟”活动中进行。其唱词用汉语,衬词用彝语。唱词有相对固定和即兴编唱两种。其内容缤纷多彩,除涉及爱情生活外,还涉及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唱词语言比兴巧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其唱词的主要特征是唱时话入歌,说时话押韵。其音乐曲体由拘腔、四六句、正曲、落腔、白语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各腔中夹有舍腔、空腔、挜腔等乐段。沙莜腔的音调高亢明亮,起伏跌宕,其向上五度转调、个体与群体对唱时形成的多声部手法以及真假嗓结合的演唱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展示了建水尼苏人特有的歌唱风格。

建水彝族沙莜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早在20世纪50年代,沙莜腔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目,许多专业工作者在民间采风后,应用沙莜腔旋律,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作曲家罗宗贤以沙莜腔的拘腔为素材创作的电影阿诗玛》插曲《一朵鲜花鲜又鲜》风靡全国。一批关于沙莜腔的综合性和曲式、旋律的理论研究成果先后在州、省、国家级理论刊物上刊载。云南著名民族音乐家杨放先生编著的《红河北岸彝族民歌》完整地收录了沙莜腔全曲。本土音乐工作者收集记录的沙莜腔已收入《中国民歌集成·云南卷》,沙莜腔词条被录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词典》。

2009年,建水彝族沙莜腔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www.xing528.com)

另外流传于建水县甸尾、西庄、青龙、南庄、李浩寨、曲江、普雄等乡镇彝族聚居地区的彝族四腔和流传于建水县曲江、利民地区的彝族《五山腔》都起始于彝族尼苏人古老的婚俗活动。“四腔”名称源于曲体结构自身,因其基本结构以“头腔”“四腔”加“舍腔”为一乐段,再从“头腔”开始循环反复,民间歌手称其为“四名转板”,简称“四腔”。“五山腔”名称来源于地名,相传历史上的曲江、利民地区,曾有过前五山、后五山之称,因此居住在当地的彝族人将自己演唱的民歌称为“五山腔”。

建水彝族“四腔”和“五山腔”均被列为红河州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