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炎华(1921~2011年),生于云南建水。其父何其清曾是建水教育界的名宿,擅长丹青,1932年至1937年任建水县教育局局长。在任职期间,他为使建水青年就读方便,培养地方人才,协助云南省教育厅说服乡里在建水文庙建立了省立临安中学;提倡男女平等,主张女孩子与男孩子有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开展了天足运动;大力宣讲识字的好处,结合实际画了一些宣传画,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何炎华上小学期间,父亲用建水碗窑上的白土做成粉笔教他在三合土上习画。那时,他十分好奇,见到什么就画什么,这是他最早接受的绘画启蒙教育。
1934年,何炎华考入临安中学简师班,师从美术教师刘文清(后留法回国,任西北美专教授、绘画系主任)学习素描、水彩、速写。刘老师的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上课以实物写生为主,结合实物讲解绘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画水彩风景画和做速写作业。时孙光宗也就读简师班,比何炎华长四岁。在刘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他们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块在校园里画学校的风景,走上街头画人物速写,到茶馆里画老人头像,在胡同里画巷道民宅,赴乡下画农夫劳作的场景,绘画理论和技巧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1937年何炎华简师毕业,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时局混乱。何炎华到建水焕文小学任美术教师,孙光宗到云南省艺师班插班深造两年后,也回到建水崇正小学教书。1941年日本飞机几次轰炸建水,学校早晚上学,白天疏散。他俩早晚给学生上课,白天则结伴到周围写生作画,寄情于建水古城的各种景点和自然风光。长时期不间断地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他们的绘画技艺逐渐成熟起来。1943年,由于工作的变动,孙光宗到个旧工作,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成了蜚声画坛的著名画家。而何炎华则执教美术和从事工艺美术40多年,为地方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46至1948年间,何炎华相继在建水、个旧举办个人画展,展出国画作品80多幅。1949年他到昆明任教,这时,他喜欢上木刻,先后在《云南日报》《正义报》《边疆文艺》上发表木刻作品数十幅。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辗转在昆明、建水、蒙自、西双版纳等地的中小学执教美术,此间发表过一些钢笔画作品,两次举办个人水墨画、水彩画画展。1958年他被错划成右派后,在建水工艺美术陶厂从事紫陶工艺美术绘画工作,充分发挥绘画特长,对工艺美术陶制作工艺进行了大胆改革,将木刻版画的原理运用到制作工艺中,发明了空心刀,以刀代笔,提高工效20倍,被人们称为神刀,至今还有人在使用。
1980年,何炎华平反,回蒙自一中后退休。这时,他已经59岁,但自己所钟爱的绘画艺术从未荒废。何炎华一生与古朴、充满灵气的临安古城厮守并沉潜其中,也意识到古建筑是建水历史文化的载体,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浓浓的故土情驱使着他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着画了一批反映建水古建筑的水彩画、钢笔画,展出后受到好评。何炎华笔下表现的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描摹,透过作品宣扬的是自然、和谐、弘善、回归传统和人类本性的美好愿望。1986年,何老在一幅名为《颜洞宝塔》的水彩画上坦露心迹:“我忆写了临安古城的部分古建筑,希望老年人回忆补充,使之更符合史实;希望年轻人继往开来,将古城建水建设得更美好。”(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初,建水县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何炎华抓住时机绘制了以建水城七寺八庙为主的23幅钢笔画,于1991年由建水县文联为其出版了《古城丹青——建水古建筑钢笔画》的小册子,作为资料提供有关部门参考珍藏。此后,他加快了绘画的步伐,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苦地徜徉于建水古城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之中,用一支小钢笔勤奋地表现着大历史,古建风俗无不装入他的画囊。值得称道的是,对于一些早已毁损和湮没的古建筑,是他通过追忆、查找文献、进行实地考察、寻访口碑资料等多种方法,并苦心孤诣、察辨就里后精心绘制而成的。因此弥足珍贵。
“铁笔绘古城,丹心报桑梓。”何老先生的钢笔画,再现了建水古城历史衍化的陈迹,对发掘、整理、抢救、保护建水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贡献是不凡的。1998年8月,由建水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出资结集出版了《临安古城——何炎华钢笔绘画专辑》,选录了何老的299幅钢笔画。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海外频道、《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红河政协》均作了报道。
2009年8月,红河州政协举办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优秀文史图书评选活动,在红河州13县市出版的148种文史书籍中,《临安古城——何炎华钢笔绘画专辑》被评为二等奖,这是本次评选活动中个人作品的最高奖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