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史话:抗日救亡运动取得成功

建水史话:抗日救亡运动取得成功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27年春,建水籍青年邱晓崧、吴毅夫、郭启芳、关建文等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于年底先后回到云南。共产党员吴毅夫以经商为掩护,来往于昆明、个旧、建水、蒙自之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个旧组织“南钟业余剧社”,编演抗日救亡节目,出壁报《大家看》,并为出版《曙光日报》奔走呼号。抗日战争期间,建水各族人民先后送出子弟6565名,参加抗日军队,开赴前线作战,其中阵亡347名。

建水史话:抗日救亡运动取得成功

民国26年(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出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全国各地热血青年纷纷奔赴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和办法。民国27年(1938年)春,建水籍青年邱晓崧、吴毅夫、郭启芳、关建文等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于年底先后回到云南。共产党员吴毅夫以经商为掩护,来往于昆明、个旧、建水、蒙自之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个旧组织“南钟业余剧社”,编演抗日救亡节目,出壁报《大家看》,并为出版《曙光日报》奔走呼号。在建水民众教育馆的郭启芳,与刘宝云等出壁报《大家看》,辟有时事评论、新道理、诗歌等栏目,宣传抗日,并且组织歌咏队,教唱救亡歌曲。

留日学生、云南大学讲师刘宝煊,怀着对振兴家乡教育事业的热忱,回建水担任教育局长和县立师范学校(后改为私立建民中学)校长。民国29年(1940年)在师生中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丹心社”,入社师生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等著作,并学习军事知识和战术技术,准备滇南一旦沦入敌手,就地开展抗日游击战

民国30年(1941年),县立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在教师、中共党员马元明、刘尚的指导下,组织宣传组、军事组、民运组,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抗日的战略战术”“抗日的军政工作”“抗日的民运工作”等。

同年秋,滇军第二路军指挥部移驻建水,其内有中共党员张子斋、方文彬、张士民等,也积极为滇南一旦沦陷就在红河两岸发动游击战作准备。他们出版油印的《泸江小报》,刊登新华社电讯和评论,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散发给驻地军民和外地民众。冬初,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来建水,向建民中学和临安中学师生发表演说,热情讴歌华北敌后抗日军民的英勇对敌斗争事迹,鼓动抗日,坚定了师生们的抗日必胜信念。(www.xing528.com)

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的中共党员方仲伯来建民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在师生中组织“抗日救国读书会”。他带来一些进步书刊,交给学生会秘密借阅,并竭力协助校长刘宝煊将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作为建民校风来培养,还聘请一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来校任教。在这些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中的读书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发行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校园中广为流传,争民主、为人民求解放的新思潮,在大多数师生的脑海中奔涌澎湃,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地下组织的迅速壮大以至滇南人民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发展,作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因而建民中学享有“滇南小抗大”“滇南陕北公学”的声誉。

抗日战争期间,建水各族人民先后送出子弟6565名,参加抗日军队,开赴前线作战,其中阵亡347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