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水南部地质演变:从海底到陆地

建水南部地质演变:从海底到陆地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水之南红河南部是哀牢山隆起。距今5亿年前,建水一带海退,海底再次上升,出海成陆。随后,海盆继续抬升,产生了泥砂质碎屑沉积及含煤的沉积,形成石屏、建水一带的“干海子煤系”。随着地壳演变,建水地区于2亿年前左右,脱离海盆环境,成为陆地,延续至今。建水南部局部出现少量陆相沉积的碎屑沉积物,形成紫红色页岩、砂岩。此时,建水一带已经生存着哺乳类动物。

建水南部地质演变:从海底到陆地

地质构造上看,建水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接触带上,有着从混沌初开到现在的地球演变记录或遗迹。在地球发展演化的46亿年历史上,建水一带至少可以追溯到23亿年以前,其间的数次海陆更替、沧桑变化大多记录在地层岩石之中。约25亿~18亿年前,这里曾是汪洋大海,水天一色,无边无垠,仅见火山孤岛隐现其间,生长着原始的菌藻类植物。如此景色延续达数亿年之久,约在18亿年前,原来宁静环境发生剧烈变动,构造地质学称它为哀牢山运动,使现今的建水地区从海洋中升起,一度变成陆地,并伴随火山喷发、花岗岩浆活动。这个新环境大约从18亿~16亿年前开始,几经短暂海陆变迁复成为海洋,堆积了一套浅变质岩层系,地质界称之为“昆阳群”。这一地层出露在县境东北部和北部山区,为厚逾万米的板岩、片岩及碳酸盐岩类组成,其中碳酸盐岩厚近3000米。据此分析,18亿~8亿年前,建水地区多数时间仍处于巨大的海洋之中,水里的有机生命逐步发展,生活着海洋古微生物

这种环境大约在9.5亿~8亿年前结束,这时发生了地质学上叫晋宁运动的地壳造山活动,建水地区出现“昆阳群”组成的巨大山系、大河和湖盆。这些岩层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主要由砂岩、砾岩类岩石组成。这时县境之西部隆起为川滇古陆。江河从古陆携带大量粗粒岩石碎屑,倾泻于其东侧凹陷的湖盆之中,这就是地质学上常称呼的澄江砂岩。在建水之南红河南部是哀牢山隆起。沿红河一线是一条深断裂带,也是一条板块缝合线。建水的古地理环境正是处于上述两古陆所夹持的滇东南凹陷区。

这段时间地壳活动频繁,不久又发生一次规模较小的造山活动,叫澄江运动,其时大约7亿~6亿年前,建水地区气温下降,古陆冰川接踵而来,整个地区为冰雪覆盖,留下南沱冰碛层。在今天云龙山西北、甸尾区一带,还能看见8亿~6亿年前之冰川堆积物,就是“南沱冰碛”。建水地处北回归线南北,当在亚热带与热带气候分界线上,竟有大陆冰川遗迹,真可谓是奇迹!如何解释这一奇异现象?这就要借助于“大陆漂移”说了。根据这一假说,数亿年前全球大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称“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后来由于潮汐和地球自转联合效应,使泛大陆向西运动以及自两极向赤道运动,泛大陆的各部分由于运动速度不等被拉开分裂成几块,而分裂出来的大陆之间形成新的海洋。

以后,建水地区复又沉入海下,到了距今6亿年前,又沉积了页岩、砂岩等碎屑岩层。这时海水中出现了三叶虫古生物,当时地质年代称为寒武纪。到了寒武纪晚期,沉积的碳酸盐类形成了白云岩

距今5亿年前,建水一带海退,海底再次上升,出海成陆。大约在距今4亿年前(地质年代为泥盆纪),建水地区再次为海洋淹没,海盆里接受了碎屑沉积,形成现今所见到的砾岩、砂砾岩、页岩岩层。此后,海盆继续下降,又沉积了碳酸盐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这些岩层厚2000米左右。距今3.5亿年前的石炭纪海水中发育了大量珊瑚及腕足类古生物。而且在距今约3亿~2.5亿年前后局部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灰岩夹玄武岩透镜体,广布于建水东南部山区,这就是地质界所熟知的二叠系玄武岩。在这些岩石中还有铜矿点。此间西边的川滇古陆仍在海岸以上。建水仍是岸边浅海一如往昔,但环境面貌大为改观,海洋生物大为发展,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海洋脊椎动物原始鱼类开始出现,原始甲胄鱼,全身披着甲胄游弋海中,居当时水族进化之巅,堪称海王。

到了中生代三叠纪后期,海底略有上升,接受了浅海相碎屑沉积及厚度较小的碳酸盐沉积。这时由于气候温湿,有充分的锰质成分来源,形成了建水白显锰矿矿藏,并向东北延伸至个旧倘甸直至开远一带的锰矿层。随后,海盆继续抬升,产生了泥砂质碎屑沉积及含煤的沉积,形成石屏、建水一带的“干海子煤系”。(www.xing528.com)

随着地壳演变,建水地区于2亿年前左右,脱离海盆环境,成为陆地,延续至今。建水南部局部出现少量陆相沉积的碎屑沉积物,形成紫红色页岩、砂岩。由于海陆变迁,水生植物获得向陆生植物转化的客观条件,蕨类植物在陆上萌生,大地逐渐披上绿装,一改濯濯童山和孤寂荒漠的旧貌。

在随后的两亿年地球发展历史中,又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山河改观,气候交替,植物、动物群都因之得到发展,最后才形成花草树木争茂,虫鱼鸟兽繁盛的大千世界,以及壮丽秀美的河山,四季宜人的气候。

直到距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才开始在一些小盆地中沉积紫红色砾岩、砂岩等沉积物。在约4000万年前,建水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湿,植物繁茂,在盆地中形成沼泽湖泊相的褐煤堆积。面甸一带的褐煤煤田,就是这时生成的。此时,建水一带已经生存着哺乳类动物。1987年,来自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学诗,在建水县岔科乡龙觅村发现一件石化程度很深的豫鼠属哺乳类动物右下颌骨附颊齿化石,这类化石在我国也只有7个地方发现,被定名为云南豫鼠。豫鼠是古脊椎动物学上早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罕见的类群,生存在距今4000多万年前。这一化石的发现,不仅确定了含化石层的地质时代,而且填补了滇南地区含哺乳类化石的早第三纪地层的空白。云南豫鼠是豫鼠属化石最南的代表,是我国中、晚始新世罕见的动物,值得今后进一步注意。此前,1977年县水泥厂在建水坝子西南边缘的山脚开挖水井时,出土了一批大型兽类动物骨骼化石,经省博物馆考古专家鉴定,为野牛、黑鹿、羚羊鬣狗化石。1983年,还在岔科乡龙觅村附近的风化土层里,发现一些古动物骨骼化石,请省博物馆考古学家张兴永前来考察,又挖掘出一具完整的犀牛上腭骨化石。在我国,犀牛头骨化石仅内蒙古和云南有发现。这些都证明了大约三四千万年前,建水一带森林茂密,大型哺乳类动物遍地奔走,追逐觅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约2300万~800万年前,在建水坝子里,河湖成因的砂石土层,由于地壳活动断裂影响,导致岩层由水平转倾斜,甚至直立,从而露出丰富的五色陶土,成为烧制紫陶产品的独特原料。

建水坝子东部边缘,丘陵山地绵延起伏,石灰岩广泛分布,仅一丘之隔便是面甸坝子,这里有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燕子洞、颜洞景区,古时就有“南徼奇观数第一”和“西南第一洞天”之称。泸江河在建水坝子东边的一条盲谷流入颜洞,成为地下伏流,在山腹中穿行3500余米,于后洞流出面甸坝子,流经地面10余千米后,又在一山间盲谷进入燕子洞,再伏流4000余米,穿中、后洞而出,直泻开远,汇入南盘江,奔珠江入南海。燕子洞、颜洞洞群,堪称亚洲乃至世界级的巨大溶洞群,是地下岩溶景观之精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国务院定为建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观之一。其成因源于2亿年前海里沉积的深厚石灰岩层,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镁(即方解石白云石),容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溶洞,因为雨水经过大气层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种含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这种溶蚀作用在地面形成溶蚀沟、石芽、漏斗和落水洞等,落水洞又与暗河相连,水在暗河中的流动加强了对石灰岩的溶蚀,加上暗河顶部岩石塌陷,就造成各种溶洞,由于河流不断下切,又形成多层溶洞。燕子洞、颜洞洞群就是这样形成的,形成时间大约就在800万~300万年前。现在燕子洞内有一根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直插洞顶,犹如“定海神针”。据地质学家测算,石笋每千年仅增高4.1毫米,那么这根巨柱的生长年龄已约830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