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修志人员乃是修志工作的具体践行者和实施者,主要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志稿的撰写、校对、修改等。具体来说,他们在修志中往往担任总纂、分纂、同纂、协纂、分纂、编辑、讨论、参订、纂编、校对、校正等名目。他们主要由三种人员构成,即各级学官、居乡士绅、邑外人士等。
(一)各级学官
地方学政、教谕、训导等省府州县各级学官,负责一方的教育文化、人才选拔等,素有“冷宦”之称,一直被人们视为“清贵”之地,是地方志编纂的必备成员。同治《枝江县志》,当阳县儒学教谕童峦、当阳县儒学训导郝遴任纂修。[57]乾隆《竹山县志》,“纂修,竹山县教谕邓先仁、竹山县训导王瑞”。同治《施南府志》,“纂修,中书衔、施南府学训导高维岳、恩施县学教谕万修墉、前署恩施县学教谕李瀛尽、即选训导刘元贵、恩施分发试用训导朱扆”[58]。
(二)居乡士绅
举贡生员等地方士绅接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地方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并且对当地地理、民情、掌故有一定的了解。故而,地方官也会根据他们学识、德望等的高低而分配不同的工作。其中学识渊博、德隆名著者,往往充当总纂、主纂、协修等职,如王万芳,襄阳名士,学识渊博,历任八旗官学汉教习、江南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等,为光绪《襄阳府志》总纂。而地位较低、学识稍浅的贡监生员则以分修、同纂、采访、校正等名目协助主纂编纂方志。
(三)邑外人士
延请邑外具有修志经验的学者纂修方志,这种做法由来已久,在清代尤为普遍。清代著名方志学者章学诚、戴震、张澍、刘光谟、黄彭年、钱大昕、李绂、洪亮吉、方苞等都曾受聘编纂他邑志书。清代湖北的志书编纂中,不乏邑外人士,他们凭借着熟练的修志经验和史家修养,在修志过程中提纲挈领,发凡起例,提高了志书的质量。乾隆五年,鲁之裕筹划纂修《湖北下荆南道志》,乃聘请黄冈县人靖道谟充任主笔,负责纂修事宜。靖道谟,字城合,康熙六十年进士,黄冈县人,曾任姚州知府,后回乡主讲江汉、白鹿等书院,曾修有《云南通志》《贵州通志》等。是志考核谨严,为时所推许。陈诗,字愚谷,蕲州人,进士,曾任工部主事等,为鄂东名士。乾隆五十八年,广济知县黄垲聘请陈诗来广济纂修县志,“蕲春陈水部愚谷,名士也。予向闻之京师,蕲与济接壤,都人士亦久重其名,归省居乡,延来秉笔”[59]。(www.xing528.com)
外邑名家,明于志体志例,修志经验丰富,有利于弥补当地修志人才不足,确保志书质量。尤须指出的是以外邑担任主纂,负责修志事宜,在当地没有过多的情面来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均衡本地各方势力,保证修志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做到客观公允,“先前邑志三修,皆出邑人为手。邑人修志,则其载录人物非关亲师友,即为亲旧。褒贬之间,动则有顾虑,至斯思欲更张,乃远聘他郡学人董理其事”[60]。
重金聘请的外邑名家,亦无弊端。聘请邑外名手修志,不仅增加额外开销,给本不富足的修志经费带来负担,并且邑外学者虽有修志经验,富有文采,避免过多的人事牵扯,但于当地典故、人物事迹也往往不熟,颇有隔阂:
夫修志亦良难矣……至若赍币帛,越江湖,远延名宿,非生长其地,人与事不相习。而本籍能文章熟掌故之士又以草茅不亲,案牍吏事无由得知甚。且亲戚交游牵延嫌怨,黜陟是非,难秉直笔。毛西河所以有志书多不可信之讥。[61]
康熙《罗田县志》,知县张琳主修,参与方志编纂者达到七十四人,而实际主笔者是河南襄城县刘青震[62],罗田士绅仅充任采访之职。刘青震,虽有文才,然而对罗田典故、地理以及史事皆不熟悉,造成该志讹误不少:
此次倡修志事,整理一邑文献,尤为各方所称许。惟是志之修,据蔡志为蓝本,是时县绅徐钜、闵煜以下但充当采访雠校,其讨论、编辑都由琳之幕客刘青震等十余人主之。以外籍人士修志,动则隔膜,其用意盖欲旧乘伪误之处,矫枉过正,其失亦多。县人王葆心跋《嘉靖志》谓是志星野、祥异乃泛入人物列传,描摹空谈,为名人改籍贯。以陋谱为宝书,以排比广篇幅,以序论见文彩,其取资于康熙郡志,但欲详于旧志,而不顾于乖隔。[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