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十国的战乱,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破坏的同时,志书图籍也散离亡佚得很是严重。宋统一全国以后,政局日益稳定,强化中央集权制度,而志书无疑是掌握一方地理险要、徭役赋税、民风土俗等,制定和施行治国方略较为直接的参考资料之一。鉴于前代武人割据的教训,宋统治者采取“佑文”的政策,“极重史事”,文士的待遇地位得到提高,文化事业也得以充分发展。故而,宋代建国之初便极为重视志书的修纂。
开宝四年(971年),太祖赵匡胤诏令“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重修天下图经”[96]。随即,卢多逊便出使江南,“求江表诸道图经,以备修书,于是十九州形势尽得之”。开宝八年,修订《开宝诸道图经》。宋代将地方志的编纂制度化,凡遇闰年便修造图经,“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县之籍,遇闰岁造图以进”[97]。景德四年(1007年),各地所修图经体例不一,翰林学士李宗谔奉命修《祥符州县图经》,统一体例,规模空前,达一千五百六十六卷,对地方修志起到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徽宗大观元年,朝廷设志局,以编纂《九域志》,命各州郡编纂图经上呈志局以为参览,开启国家设局修志之始。地方官员也充分认识到地方志的功用,恰如周应合在景定《建康县志序》中说:“天时验于岁月灾详之书,地利明于形势险要之设,人文著于衣冠礼乐之藏。忠孝节义,表人材也;版籍登耗,考民力也;甲兵坚瑕,寸军实也;政教修废,察吏治也。古今是非得失之迹,垂劝鉴也。夫如是,然后有补于世。”朝廷多次重申修志诏令,无疑促进了方志数量增长,呈现出修志热潮,“僻陋之邦,偏小之邑,亦必有记录焉”[98]。郑樵《通志》著录当时十八路、府图经达1432种。顾宏义《宋朝方志考》考证,两宋路、州、镇志诸类存佚志书合计达1031种。[99]
宋志数量多,体例也渐而成熟、定型。方志学家张国淦在《中国古方志考》中谈及:“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隋唐以前,则多分别单行,各自为书。其门类亦不过地图、山川、风土、人物、物产数种而已。”[100]
这一时期,湖北地区修志也出现高潮,据顾宏义《宋朝方志考》统计湖北有75种,次于四川的143种、浙江的128种、江西的117种、江苏的89种,在全国属于修志较多的地区。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考》则认为有67种,但该书收录非志体地方史志,失之过滥,又有诸多方志未有著录,存在遗漏的问题。笔者结合二书以及《中国古方志考》等书,能确定为宋代所编纂方志有63种。具体来看,宋代湖北方志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地志、图经渐为“志乘”取代
宋代方志“图经”“地记”“志乘”等志名并用,但是整体上来看,三种志名出现的次数和地位逐渐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如表1-5。
表1-5 两宋方志分类、分期统计表
第一,地记大为减少。宋代湖北仅有《武昌土俗编》《荆门军记》《郢州风土考古记》《渤海记》《齐安拾遗》《兴国拾遗》等6部,其中南宋4种,不明年代者2种,是数量最少的方志类型,可见地记在宋代已趋衰落。与前代相较,宋代地记在内容和体例等方面已有较大的变革。郡守薛季宣纂有《武昌土俗编》二卷,载有武昌郡山川、城市、宫苑、古迹和风俗等,较为全面地记述了一方史事,“载一县之事颇详”[101]。其纂修目的已不在夸饰门阀和郡望,而在强调资政、存史以及服务社会经济,期望能“邑之游者不必问,问者不必语,开卷略举,以代烦言,为省事之一端,用备遗亡云尔。至于兼收遗佚,以成土地之图,上禆天子之司徒,则吾岂敢”[102]。
石才儒在《郢州风土考古记》的序中亦特别强调地理沿革、水陆交通、物产、民风等关乎一地之治理者,并详加稽核,以为存史、治世之需:
谓之郢者,实郊郢焉。谓之石城,因冈阜峭壁,而为子城。属县二,曰长寿,治慕化、安定二乡;曰京山,治太平、长安、移风三乡。其民朴,其俗俭,其土饶粟麦,其产多麋鹿,有西北之风声气习焉……若夫山川区域之显晦,人物风俗之差殊,名存而实亡,今是而昔非,传闻之与亲见,固已复不相眸,况出千百岁之后,颓坏毁灼之余,州图方志之鲜备,遗民故老之罕言,欲以参稽订正,祛世俗之惑,而信陵谷之传。顾岂浅见谀闻所能,要当质诸宏览博物君子。[103]
第二,在隋唐的基础上,宋代湖北图经数量有所增长,达到32种。从类型上看,宋代湖北图经种类齐全,有路、军、府、州、县等类,路图经有《荆湖北路图经》,军图经有《汉阳军图经》《汉阳军旧图经》《兴国军图经》《武昌军图经》《武昌军图经》,府图经有《德安府图经》《襄阳府图经》,州图经有《黄州图经》《襄州图经》《复州图经》,县图经有《竹山县图经》《枣阳县图经》《嘉鱼县图经》《房县图志》等。从时间上来看,北宋有15种,占比46.88%;南宋11种,占比34.38%%;另外,不明确定年代者6种[104],约占比18.75%。可见,两宋时期湖北图经各阶段呈减少趋势,其中北宋湖北方志以图经为主,尚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至南宋以后,图经渐趋减少,成为次等类型方志,这与全国概况大体相同。[105](参见表1-6)
表1-6 两宋时期湖北各类图经分布概况表
第三,称“志”“乘”类方志大为增多,逐渐成为主流。北宋湖北称志乘者一种,即《黄州志》,占同类型方志的4%;南宋有绍熙《富川志》、乾道《江陵志》、淳熙《富水志》、嘉定《景陵志》、《古沔志》等23种,占同类型方志的92%;不能确定年代而称志乘者1种,即黄環《夷陵志》1种,占同类型方志的4%。北宋时期,湖北志乘数量并不占优势,占同期方志总量的6.25%,明显少于其他类型方志(图经14种,占比87.5%);而至南宋,志名者方志数量迅速增多,达到23种,占同期方志总量的60.53%,远远超过图经(11种,占比28.95%)、地记(4种,占比10.53%),成为最重要的方志类型,方志名称趋于统一,表明南宋方志日渐成熟、规范化。
(二)方志编纂普遍,但又相对集中
由于宋代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各地修志亦呈现兴盛态势,各地都编有数量不等的方志,但因各地政治战略地位不同,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差异性,方志编纂亦呈现出不平衡性。各地修志概况具体详见表1-7。
表1-7 宋代方志志种、地区分布表 (种)
从表1-7可见,两宋时期湖北各地方志编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各地皆有方志编纂,修志现象较为普遍,其中修志较多的地方是襄阳、荆州、荆门、黄冈、武汉、黄石等地,数量分别为9种、8种、8种、8种、7种、6种,占两宋时期湖北方志总量的14.28%、12.70%、12.70%、12.70%、11.11%、9.53%。魏晋以来的修志重地襄阳、荆州、荆门、武汉等,仍是修志最多的地区,保持着明显的优势,而黄冈亦渐而崛起,增长显著,成为湖北修志较多的地区。整体来说,两宋时期湖北各地志书编纂普遍,鄂东地区方志数量增长快速,鄂西始有方志编纂,但襄阳、荆州等传统修志重地仍处于领先地位。
(三)志书编纂者构成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编纂基本上为世家大族所垄断,编纂者多为地方士族,以矜其士族门阀,为其政治、经济等特权服务。如《襄阳耆旧》撰者习凿齿,出身襄阳豪强大族,“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106]。入宋以后,方志纂修者身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宋代湖北方志散佚殆尽,其中确定纂修者姓氏者有31种,详见表1-8。(www.xing528.com)
表1-8 宋代湖北方志纂修者姓氏录
续表
续表
从表1-8可知,31种方志为郡守和教授、文学等地方官员等所撰,采取地方官主持、地方名士参与的模式进行,官修性质明显增强,即便不是地方官主导而编修的地方志,也为寓居文人所撰,在一定程度上明显摆脱了魏晋南朝时为地方豪族把控的特点,如《荆门军图经》纂修者朱震,字子发,原为福建邵武人,因其父任官湖北,遂寓居荆门,在此期间乃纂该志。具体到地方官、幕僚以及士绅编纂者,参与方志修撰有四种方式。
第一,地方官命令幕僚编纂而成者。如绍熙《武昌志》,三十卷,则是武昌令王信命教授许中应编纂而成,“郡括苍王信成之命教授许中应等撰”。
第二,地方官与幕僚协作而成者。如庆元《齐安志》,二十卷,郡守吕昭问及教授厉居正重修。宝祐《江陵志》,马光祖、周应合撰修。马光祖,宝祐二年任端明殿学士、荆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周应合,武宁人,淳祐十年进士,授江陵府教授。
第三,地方幕僚所修纂者。如景定《富川志》,赵时埅撰修。赵时埅,字德范,宋太祖弟魏王延美后裔,景定三年由魁舍试免省登第,授兴国军教授。是志颇为时人称许,“人称其精美”。
第四,地方长官独力撰修者。如乾道《江陵志》,杨倓撰修。杨倓,字子靖,代州人,杨存中之子,乾道元年知荆南府事。
总的来看,宋代方志编纂很大程度上听命于官府,而不再为地方士族所垄断,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撰述为主的局面,官方主导修志的模式逐渐成为中国方志史的主要构成部分,开创了志为官重、为官修志的新时代[107],反映了地方志编纂方面中央集权和社会控制的加强。
宋代是湖北方志重要转型时期,地方志由地记、图经而定型为“方志”,成为志书的主流;纂修者也由以往的私撰而变为官修,官修成为日后修志的主要方式;体例由以往重视地理,转而兼收人物、民俗、人事,且比例越来越重,综合性特征明显增强,为明清两代方志所继承。宋代湖北志书编纂概况见表1-9。
表1-9 宋代湖北志书编纂概况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