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五代湖北方志编纂的历史条件-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成果

隋唐五代湖北方志编纂的历史条件-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隋唐五代湖北经济持续发展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第三个温暖期,平均温度比现今要高1℃~2℃,“第六世纪末到第十一世纪初,是隋唐统一年代、中国气候在第七世纪的中期变得和暖”[65]。[66]这一时期,人口迁徙频繁,特别是安史之乱引起的大规模人口南移,延续至中晚唐、五代,改变了北方黄河中下游自秦汉以来的人口中心局面,重新塑造了人口分布格局。

隋唐五代湖北方志编纂的历史条件-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成果

(一)隋唐五代湖北经济持续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第三个温暖期,平均温度比现今要高1℃~2℃,“第六世纪末到第十一世纪初,是隋唐(589—907年)统一年代、中国气候在第七世纪的中期变得和暖”[65]。温暖的气候,空气更加湿润,雨量也较为充沛,农业植物能够获得更长的成长期,有利于农作物轮作复种。且这一时期,水旱等自然灾害也相对稀少。[66]

这一时期,人口迁徙频繁,特别是安史之乱引起的大规模人口南移,延续至中晚唐、五代,改变了北方黄河中下游自秦汉以来的人口中心局面,重新塑造了人口分布格局。[67]其中南奔至湖北的移民数量极为可观,湖北各地人口猛增。安史之乱后,鄂州人口增长三倍,“此邦晏如,襁负云集。居二载,户口三倍”;荆州人口“十倍”于初。至大业年间,湖北在籍人口达到240多万。人口的移入和增长,不仅增加了湖北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先进生产经验与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气候的温润、人口的增殖,推动了农业、工商业经济的进步。隋唐时期,湖北人民利用江河湖泊自然灌溉农田之外,还人工开凿渠堰,特别是在襄州、荆州一带修有汉江堤、长乐堰等,并且积极推广复合农业以及曲辕犁等先进农产工具,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农产品单产量明显提升。由于国家统一社会趋于稳定,商业贸易也呈现多层次、多品种、商品化的繁荣局面。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由于大量北方流民的移入,东晋南朝政权采取在原州郡县系统以外另设侨州郡县的措施,以招抚侨流,而侨州、侨郡、侨县的设立和插入,使得地方行政混乱相杂。隋初,杨尚希上书指出“天下州郡过多”的弊端,“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部满千,二郡分领”,以致“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且侨州郡县中的大门豪族凭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政策和地位,往往挟藏户口,多有私附,兼并大量土地,少向或者不向国家缴纳租税徭役,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www.xing528.com)

湖北是东晋南朝设置侨州郡县较早的地区之一,其中襄沔、江陵、夏口等地也是侨州郡县较为集中和重要的地区之一。东晋南朝在襄阳先后设一侨州、九侨郡、二十六侨县,江陵辖二侨郡、十四侨县,南郡辖二侨郡、八侨县,夏口辖二侨郡。[68]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地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将州府和军府合一。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行郡县两级制。湖北域内辖有襄阳、房陵、竟陵、沔阳、安陆、永安、汉东、江夏、清江、夷陵、蕲春、舂陵、陈、义阳等十五郡、八十一县,郡县数量大为精简,每郡辖有五六县,地方管理体制更加健全。至唐太宗年间,又进一步精简机构,大规模合并州县,省并后有十五州。

(三)地方豪族的衰微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末以来,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特权,渐而成为门阀势力。就湖北而言,以荆州、襄阳为中心的柳氏、习氏等文化和武力豪强士族集团尤为强势,垄断地方选举,把控地方政权。然而经过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和波诡云谲的政治与军事争战后,世家大族遭到严重冲击,势力明显衰微。在平定侯景之乱中,柳氏族中人才战死者达到六人,不得不降于侯景,后又败于西魏杨忠,柳仲礼及弟柳子礼、子柳彧皆没于此战,自从家门不振;韦粲败死青塘一役,宗族死者数百人,遭到毁灭性打击。襄阳蔡氏,宗族甚为强盛,但在西晋末年王如起义中,“一宗都尽”[69]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种种举措进一步削弱世家大族势力。开皇三年,隋文帝规定地方两级官员由中央所命,每年应考核政绩,以为升黜的参考,且地方属官也需要三四年一调任,“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70],改变以往地方政权为士族所把控的局面,士族势力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唐代继承隋朝相关制度,对地方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贞观元年,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即十道,后又派出观风俗大使、巡察使等,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监督各地官员。唐代后世君王都承袭了该项制度,定期派遣使职监察州县,地方官尾大不掉的状况有所限制和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