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魏晋以及五代十国,尤其是南朝的动乱,造成了包括地记、郡书、图经在内的大量书籍的损失,“永嘉丧乱,众家之书并亡”[58]。
梁武帝雅好经史,重视搜罗书籍,达二万多卷,“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部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藏释典,大凡二万三千一百六卷,而释氏不豫焉”[59],但统治末期,北魏降将侯景叛乱,反攻建康,焚烧图籍百厨,“初侯景来,既送东宫妓女,尚有数百人,景乃分给军士。夜于宫中置酒奏乐,忽闻火起,众遂惊散,东宫图籍数百厨,焚之皆尽”[60]。
梁元帝喜欢读书,亦喜聚书,在《聚书篇》中详细叙述了个人聚书经历和藏书概况,“又得南平嗣王书,又得张雍州书,又得桂阳藩王书,又得留之远书。吾今年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61]。后平侯景之乱,又得书七万余卷,“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凡七万余卷”[62]。此时,梁元帝的藏书量达十余万卷之多,实为可观。在西魏重兵围困江陵时,绝望下梁元帝焚烧所藏书籍竟达十四万卷之多,“周师陷江陵,梁王知事不济,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63]。隋末唐初、安史之乱以及靖康之乱等又进一步加速了汉魏六朝时期地记的减少,至宋元时期几乎损失殆尽,仅存《襄阳耆旧记》残本。[64]
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方志大量散佚,但并不意味着志书内容全部消亡,难以窥探其中吉光片羽。郦道元《水经注》、颜师古《前汉书注》、李昉《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等史注、类书、地理著作等对上述志书皆有所引用。元末明初以来,历代学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方志较为关注。元人陶宗仪《说郛》、明人编纂《五朝小说大观》辑有一部分湖北方志。至清代中叶,陈运溶、王漠、严可均、王仁俊、曹元忠等人的辑佚工作大规模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麓山精舍丛书》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湖北散佚方志辑本合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湖北方志发展概貌,见表1-1。
表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方志编纂概况表
①宋人高似孙《史略》载该书为“五卷”。
续表
(www.xing528.com)
①《太平御览》作皮零,另外其他书作史岑、史苓等,异写颇多,或以行似而讹。
续表
续表
①《隋书·经籍志》作“六卷”,《新唐书》《旧唐书》作“十卷”。
②《隋书·经籍志》作“六卷”,《新唐书·艺文志》言“三卷”。
续表
资料来源:张康逊、张国淦《湖北书征存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宣统《湖北通志》,孙继民《六朝时期两湖方志的流传和辑佚》,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