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清代
清史起讫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部分学者主张将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作为清代起点。结合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及学术界一般性观点,本书所讨论的清代,是指从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多尔衮奉迎顺治帝进入北京,祭告天地祖宗,宣布为中国君主,取代明朝统治中国,至公元1911年清帝溥仪宣告退位、清朝覆灭这段时期。由于研究主题的需要,有时也会适当涉及明代末期和民国初期。清代在继承和发展前代的基础上,其修志数量、修志理论、编纂体例以及修志频率等均远超前朝,达到历史鼎盛时期。较之前代,清代方志散佚较轻,现存数量最多,资料丰富,通过梳理、研究能够更为全面地接近真实的历史原貌。且清代上承宋元明,下接民国,承前启后,处于历史承袭与嬗变的关键阶段和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故而,本书选择清代为研究的时间段。
2.湖北
本书所讨论的湖北为现今湖北省辖区,包括武汉市、黄冈市、咸宁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襄阳市、十堰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仙桃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等。历史上湖北省建制因袭变革较大,具体到清代,主要包括湖北布政使司所辖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安陆府、施南府、荆州府、宜昌府以及夔州府建始县和六安府英山县等。湖北省现今的地理位置在东经108°21′—东经116°07′,北纬29°05′—北纬33°20′,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大陆之中部,略偏东南,长江自西至东横贯其中,汉水为其最大的支流。唐后期,以湘、资水流域置湖南观察使,至宋代则设置荆湖南路,而在沅、澧二水流域及今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是为“湖北”得名之始。而入清以来,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行省为左、右布政使;三年后,又改湖广左司为湖北省,湖北作为高层政区渐而成型、稳定和成熟,相对具有区域上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文化上,“楚北”“楚”“荆”“江汉”等成为湖北代名词,湖北区域内居民共有的文化认同,也为区域外人士所广泛认可。且湖北居民形成了“湖北一省西北阻山,东南临水,居水陆之冲要,为南北之喉膺,险要所在,节节皆关形胜”为主要省区格局的观念,虽历经千百年王朝动荡和分裂,但湖北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疆域。湖北地处中国腹地,衔接东西,贯通南北,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恰如梁启超所言:“湖北为长江文化的重要代表,并能沟通黄河文化,一面自己产生文化,一面又为文化的媒介者。”[171]而与江西、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相比,湖北方志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无论是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待加强和深化,与梁启超“将来之湖北之文化必跻于最高尚之地位”的寄语和期待相距甚远。正是因自宋代以来,湖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以湖北为主要探讨对象,弥补湖北方志研究的不足,丰富湖北历史文化研究。
3.方志
方志,即地方志乘,指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史籍文献。方志类别,随着社会发展而层出不穷。按照所载区域和内容,有综合性志书与专门性志书之别。综合类方志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划而定,如通志(总志、省志)、府志、州志、厅志、台志、区志、都邑志、道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土司志、边关志、卫所志等。专门性方志,是相对综合性志书而言,专门记述某一事物或某一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著述,主要有山水志、建筑志、书院志、寺观志等。本书所探究的方志主要是综合类方志,即省志、道志、府志、县志、乡土志、土司志等,不涉及山水志、寺观志、书院志等专门志。由于明代之前,志书种类尚较为单一,故而所探究的志书亦包括一定数量的专门志。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的起点。近代史学家梁启超十分强调史料的基础性作用,“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还指出搜集史料应当不遗余力:“遗佚之史迹虽大半皆可遇而不可求,但吾侪总须随处留心,无孔不入,每有所遇,断不放过。须知此等佚迹不必外人纪载中乃有之,本国故纸堆中所存实亦不少,在学者之能施特别观察而已。”[172]搜集丰富的一手史料是保证地方志研究科学和可信的前提,是学术研究严谨性的体现和科学性的保证。作为历史研究中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通过尽可能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以间接形式解决学术问题。文献研究法在占有全面的、客观的资料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归纳、分析,形成新的论据和观点,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2.统计研究法
在搜集准确和全面的湖北方志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和运算,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过程、性质等,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以克服有关湖北方志研究的宏大而模糊的叙述,以期尽可能真实、直观和更具有验证性地还原湖北方志的历史原貌。
3.比较研究法
比较史学主要从时间和地理空间来展开,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传统的孤立研究往往把某种历史现象局限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容易片面切断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难以从整体出发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本书立足清代,上溯秦汉晋南北朝,下延民国,勾勒湖北方志发展概况,横向注重与浙江、江西等省方志等的比较,纵向则注意与汉唐、宋元、明等不同时期的湖北方志相参照,以避免褊狭的倾向,在内外牵引比较研究中,客观、全面地深入研究清代湖北方志的相关问题。
【注释】
[1]斯洪溢:《前言》,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2]乐史:《进太平寰宇记表》,转引自王晓岩:《历代方志名家论方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3]《新编吏治悬镜》卷一《莅任初规》,转引自来新夏:《地方官读志书》,《秘书工作》2013年第7期。
[4]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269页。
[5]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6]同治《公安县志》卷首《雷思霈序》载:“楚志昉自《禹贡》《山海经》,惟言山川、田土、贡赋、物产,以至诡异神奸,今人所略,古人所详。《梼杌》《楚书》始综人理,《离骚》《九辨》始侈声歌等。”
[7]顾宏义:《宋朝方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版2010年版。
[8]顾宏义:《金元方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版2012年版。
[9]吴武才:《湖北省地方志述评》,金恩辉、胡述兆:《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下),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页。
[10]朱士嘉:《中国地方志备征目》,《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报》1931年。
[11]李濂镗:《方志艺文志汇目》,《图书馆学季刊》1933年第6期。
[12]万国鼎、储瑞棠:《金陵大学图书馆方志目》,《金陵大学图书馆丛刊》1933年。
[13]谭其骧:《续补馆藏方志目录》,《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4年第2期。
[14]王绶珊:《九峰旧庐方志目》,《浙江省立图书馆馆刊》1934年第6期。
[15]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补编》,《史学年报》1938年第5期。
[16]张政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室方志目》,《图书季刊》1940年第3期。
[17]巴兆祥:《方志学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18]巴兆祥:《方志学新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19]台湾“中央图书馆”特藏组:《台湾公藏方志联合目录(增订本)》,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年版。
[20]王德毅:《台湾地区公藏方志目录》,台湾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编印1985年版。
[21]朱士嘉、赵慧:《日本现存稀见中国宋明两代地方志草目》,《中国地方史志》1982年第2期。
[22]崔建英:《日本见藏中国地方志书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23]巴兆祥:《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目录》,《史学》2001年第3、4期。
[24]巴兆祥:《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李丹:《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旧方志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6]吴金成:《汉城大学校所藏中国明、清时代方志目录》,《汉城大东洋史学科论集》1984年第8辑。
[27]吴金成:《国内所藏中国地方志目录》,《东亚文化》1987年第25辑。
[28]吴金成:《国内所藏中国明清地方志目录补》,《汉城大东洋史学科论集》1993年第17辑。
[29]巴兆祥:《方志学新探》,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页。
[30]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31]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2]阳海清:《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藏古籍稿本提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张康逊、张国淦:《湖北书征存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34]甘鹏云:《潜江书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35]白国安、肖焕忠、王莉:《长江流域历史地志书目提要》,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6]巴兆祥:《方志学新探》,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37]翟宣颖:《方志考稿(甲集)》,北平天春书社1930年版。
[38]骆兆平:《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39]黄苇:《中国地方志词典》,黄山书社1986年版。
[40]陈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齐鲁书社1987年版。
[41]《中国方志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方志大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2]金恩辉、胡述兆:《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台湾汉美图书有限公司印行1996年版。
[43]石洪运:《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提要》,《图书情报论坛》1997年第1期。
[44]林平、张纪亮:《明代方志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46]王谟:《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版。
[47]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8]陈运溶:《麓山精舍丛书》,岳麓书社2008年版。
[49]罗新:《永乐大典所录湖北方志考》,《湖北方志通讯》1988年第3期。
[50]马蓉:《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
[51]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52]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3]顾宏义:《宋朝方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54]顾宏义:《金元方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55]袁艳梅:《古傩史料:湖北方志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黄红萍:《武汉旧志序跋校注》,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57]湖北省文史研究馆:《湖北省自然灾害历史资料》,湖北省文史研究馆1957年版。
[58]武汉市中心气象台:《湖北省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湖北省武汉中心气象台1978年版。
[59]熊继平:《湖北地震史料汇考》,地震出版社1986年版。
[60]王必胜:《荆门地震史料》,《荆门方志通讯》1987年第2期。
[61]早在20世纪80年代,朱士嘉先生发表《关于旧志整理工作的设想》(《湖北方志通讯》1984年第5期),提出结合湖北省的特点、需要,计划编纂地理、矿产、农业、林业等方面的资料以及地图篇目索引、风俗资料、湖北医学家、书法家、雕刻家、能工巧匠的传记资料、艺文志选抄等,但目前为止亦未能较好落实。
[62]李秋芳:《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及其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63]赵慧:《关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湖北方志》1989年第3期。
[64]宋泽宇:《康熙〈湖广通志〉的改版情况——以湖北、湖南省图书馆藏本为例》,《荆楚学刊》2017年第3期。
[65]佚名:《〈湖北通志志余〉稿本简介》,《湖北方志通讯》1985年第10期。
[66]佚名:《〈湖北金石志〉读后》,《湖北方志通讯》1989年第3期。
[67]朱湘铭、尹兰兰:《〈湖北艺文志附补遗〉举正》,《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8]吴猛:《浅谈〈湖北艺文志〉编纂的不足》,《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11期。
[69]温显贵、吴猛:《试论〈湖北通志·艺文志〉“案语”的学术价值》,《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2期。
[70]吴猛:《〈湖北艺文志〉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1]李天翔:《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抄稿方志述略》,《图书情报论坛》1998年第1期。
[72]武清海主编:《荆楚文化与长江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3]胡伟:《〈寿昌乘〉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4]曾育荣:《〈寿昌乘〉辑本辑佚之考察》,《中国地方志》2015年第2期。
[75]郑昌琳:《现存最早的一部武昌府志》,《武汉志通讯》1983年第1期。
[76]徐孝定:《对〈现存最早的一套武昌府志〉的意见》,《武汉志通讯》1983年第3期。
[77]王汗吾:《纪录汉口历史的〈夏口县志〉》,《武汉文史资料》2010年第8期。
[78]杜宏英:《一部承前启后的地方志书——记民国〈夏口县志〉》,《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79]饶嵩乔:《徐焕斗与〈汉口小志〉》,《湖北档案》2007年第12期。(www.xing528.com)
[80]杜七红:《〈汉口小志〉的编纂体例与史料价值》,《史学月刊》2009年第10期。
[81]熊晓华:《清光绪〈武昌县志〉评价》,《湖北方志》2003年第5期。
[82]秦腊英:《道光〈武昌县志·艺文志(下)〉孤本考略》,《图书情报论坛》2008年第2期。
[83]王征:《盛弘之〈荆州记〉(辑本)整理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84]童元秀《盛弘之〈荆州记〉的价值析论》,《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85]周斌:《六朝荆州地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86]浦士培:《南宋〈江陵志〉探源》,《湖北方志通讯》1986年第1期。
[87]张跃飞:《顺治〈江陵志余〉的特点及影响》,《图书馆杂志》2015年第5期。
[88]佚名:《舒成龙修志始末》,《荆门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
[89]黄道华:《论清同治五年〈枝江县志〉》,《湖北方志通讯》1984年第3期。
[90]严肃:《志书的生命力——读〈松滋县志〉(民国本)》,《湖北方志通讯》1985年第2期。
[91]鲜健鹰:《管窥〈宜都乡土调查志〉》,《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92]杨居让:《馆藏珍本探秘:〈重刊襄阳郡志〉孤本质疑》,《当代图书馆》2008年第4期。
[93]刘鸣冈:《试评王万芳总纂的〈襄阳府志〉》,《湖北方志通讯》1983年第8期。
[94]欧阳光钊、傅献瑞:《童承叙〈沔阳志〉》,《荆州文史资料》1990年第1期。
[95]牛建强:《〈嘉靖郧台志〉之主纂者为叶照而非叶熙》,《文献》1985年第3期。
[96]王一军、康安宇:《〈郧台志〉与〈郧阳府志〉迥异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7]张兴文:《土家族发现珍贵文献康熙〈卯峒司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98]宋怀思:《读清光绪甲午版〈利川县志〉后记》,《剑南文学》2013年第1期。
[99]汪国超:《中华民国时期宣恩县志馆之始末》,宣恩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宣恩文史资料》第11辑,宣恩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年版,第37~40页。
[100]徐孝宓、刘昌润:《湖北省地方志考略》,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8年版。
[101]孙继民:《六朝时期两湖方志的流传和辑佚》,《湖北方志通讯》1986年第8期。
[102]严忠良:《清代湖北方志编辑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103]地方史志研究组:《中国地方志分论》,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1年版,第269页。
[104]楚宝:《湖北方志概述》,《湖北方志通讯》1983年第4期。
[105]张静:《湖北旧志述略》,《湖北方志》2011年第5期。
[106]赵慧、天池:《湖北旧志杂考》,《湖北方志》1992年第4期。
[107]熊庆农:《清代咸宁方志纂修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8]张卫萍:《天门旧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9]杨桂萍:《宜昌旧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110]丁文英:《湖北省荆门市辖境旧志考述》,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1]王毅:《明代三峡地区方志整理与研究述略》,《三峡论坛》2014年第2期。
[112]佚名:《荆门历代修志简介》,《荆门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
[113]佚名:《荆州地方志版本篇目》,《荆门方志通讯》1985年第1期。
[114]邹昌盛:《〈襄阳府志〉源流与版本考》,《襄阳史志简报》1984年第5~6期。
[115]魏平柱:《古襄阳郡府方志源流》,《湖北方志》2009年第6期。
[116]康安宇:《〈郧阳府志〉略影》,《图书情报论坛》2005年第1期。
[117]张培玉《明清郧阳府志述略》,《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12期。
[118]冷遇春:《郧阳修志历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19]范植清:《鄂西州及长阳、五峰古佚方志考略》,《鄂西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20]严忠良:《恩施地区散佚旧志考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121]傅钧烈:《略谈武汉的“山水志”》,《湖北方志通讯》1983年第8期。
[122]张全晓:《明代武当山方志考略》,《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5期。
[123]胡军:《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24]王琛瑜:《〈九宫山志〉中湘南道教音乐活动考究》,《兰台世界》2015年第10期。
[125]陈丽芳:《任桐的〈沙湖志〉和扬铎的〈沙湖三唱〉》,《武汉文史资料》2012年第3期。
[126]夏增民:《任桐的〈沙湖志〉之“沙湖”指谬》,《武汉文史资料》2017年第6期。
[127]曹鑫:《珍本〈赤壁志〉及其价值》,《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期。
[128]陈蔚松:《章学诚与〈湖北通志〉》,《江汉论坛》1981年第4期。
[129]张军:《从〈湖北省志〉看章学诚的省志编纂思想》,《广西地方志》2014年第1期。
[130]黄道立:《巨细毕收 博而能断——章学诚编修地方志的理论和实践》,《湖北方志通讯》1981年第5期。
[131]傅振伦:《章学诚与湖北方志》,《湖北方志》1987年第1期。
[132]里僻:《章学诚在湖北及其学术上给我们的启示》,《湖北方志通讯》1986年第1期。
[133]胡华:《乾隆〈天门县志〉与章学诚》,《湖北方志通讯》1986年第2期。
[134]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35]洪嫚:《章学诚〈湖北通志〉简论》,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36]李玉华、胡华:《论章学诚在天门的理论研究与修志实践》,《荆州文史资料》1990年第1期。
[137]高远:《章学诚在荆州的修志实践》,《荆州文史资料》1990年第1期。
[138]王嘉炜:《章学诚“志乃史体”观的逐步完善——从安徽两志与〈湖北通志〉比较入手》,《安徽文献研究集刊》2011年第4卷第1期。
[139]王醇:《关于〈方志学发微〉一书著作权的说明》,《湖北方志通讯》1981年第6期。
[140]叶显恩:《王葆心传》,崇文书局2009年版。
[141]童菂:《王葆心方志思想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42]彭为群:《颜木——明代独树一帜的志家》,《湖北方志》1993年第4期。
[143]李寿和:《“以一代长,作一邑志”——袁宏道修〈公安县志〉》,《湖北方志通讯》1986年第5期。
[144]朱可泓:《从〈方志商〉看甘鹏云的修志思想和方法》,《湖北方志通讯》1983年第9~10期。
[145]刘艳华:《甘鹏云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考述》,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6]邓晶晶:《甘鹏云与〈方志商〉》,《湖北方志通讯》1987年第2期。
[147]仓修良:《方志学通论》,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148]许卫平:《中国近代方志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9]转引自宋曦《地方志与历史学》,《方志学研究论丛》,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页。
[150][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51]胡静:《〈明史·李自成传〉传勘误一则》,《史学月刊》1984年第4期。
[152]李伟国:《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所录〈宋全文〉未收文考》,《历史文献研究》第34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53]王可喜:《宋人冯京、王遇等佚诗文辑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1期。
[154]李勇军、陆楚琼:《地方文献中的清代汉口城市社会》,《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55]卢川:《从光绪〈荆州府志〉看清代荆州城市变迁》,《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156]张霞:《鄂南方志中的明清灾情调查》,《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3期。
[157]童琴:《从地方志看鄂州岁时民俗词语变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158]艾义伟:《吴王城与武昌宫考——兼正清光绪〈武昌县志〉之误》,《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59]董恩林:《苏东坡游历阳新、庐山考——以〈兴国州志〉所载为例》,《华中国学》2017年第2期。
[160]龚先砦:《清代孝感县孝行考论——立足〈孝感县志〉的考察》,《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161]谭其骧:《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中国地方志》1981年第5期。
[162]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为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163]周毅:《方志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一个发展研究的新取向》,《中国史研究动态》2019年第2期。
[164]李晓方:《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志利用与研究述论》,《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7期。
[165]朱志先、张霞:《王廷陈参修〈兴都志〉考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66]张小也:《地方志与地方史的构建:以清代〈江夏县志〉与民间文献〈灵泉志〉的对比为中心》,《清史研究》2012年第3期。
[167]张婷:《乾隆〈襄阳府志〉中习家池及堕泪碑诗歌的文化沉思》,《荆楚学刊》2018年第1期。
[168]朱志先:《〈兴都志〉与〈承天大志〉纂修考述》,《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7期。
[169]王晓芬:《康熙〈通山县志〉考》,《湖北方志》2015年第1期。
[170]李晓溪:《寺庙权力中心的转移与佛教方志的文本建构——以清代〈黄梅老寺中山志〉为中心》,《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9期。
[171]梁启超:《梁启超在武大暑校讲演纪》,《申报》1922年9月5日、6日。
[17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