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老区万秀发展特殊教育,多项荣誉获得

革命老区万秀发展特殊教育,多项荣誉获得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中,1人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自治区特殊教育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特教工作者。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艺术月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1990年,建设路小学被评为自治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9月,培智学校独立建制,停止招收正常适龄学生,只招收残疾少年儿童,由普通教育向特殊教育转轨。2006年7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培智学校正式更名为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1987年秋,梧州市人民政府拨款1万多元,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捐助4000多元,在万秀区建设路小学开办特殊教育试验班——弱智儿童辅读班,招收学生11人,开创梧州市特殊教育先例。学校进行智力障碍(弱智)和听力障碍(聋哑)两种类型的特殊教育,学制9年。教学分3个阶段: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学校开设职业课程教育,既进行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又进行专业技能教育。加大职训力度,开设计算机、自行车维修、家电维修、裁剪车缝、美容美发、针织刺绣、烹饪等课程。一、二年级重点进行生活自理及手工劳动教育;三、四年级进行初步的家政教育。同时,开始初步的作物种植及家禽养殖教育;五年级花卉种植教育;六年级进行菌种栽培教育;七、八年级开设烹饪、美容美发、电脑专业3个,由学生选修;九年级进行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及等级考核,并到劳动基地实训。学校专业教师均由特教、幼教、职教等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担任,生活康复教师均有医护专长任职资格证书。教师中,1人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自治区特殊教育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特教工作者。

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艺术月活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1990年,建设路小学被评为自治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1991—2005年,学校连年被评为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在全国、自治区举办的书画、摄影、声乐、作文、读书教育、残运会、建筑模型设计制作、特奥会,篮球赛等各种比赛中,共有29名学生获奖。1991年,国家、自治区教委分别拨款10万元,为弱智儿童辅读班购置收录机、幻灯机、脚踏风琴、电子琴和玩具。10月8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梧州市培智学校,与建设路小学“一校两牌”,学校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4227.12平方米。同年,培智学校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并派员出席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阜民路小学开办弱智儿童辅读班1班,学生12人。1993年,万秀区人民政府筹资59万元,在培智学校建成6层教学大楼1幢,面积864平方米;另拨4万元购置教学设备。9月,培智学校独立建制,停止招收正常适龄学生,只招收残疾少年儿童,由普通教育向特殊教育转轨。同年,学校被自治区评为特殊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秋,在校学生全部小学毕业,升上初中。1998年,培正学校(原阜民路小学)所办的特教班学生全部并入培智学校。(www.xing528.com)

2001年,万秀区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培智学校开办聋哑儿语训班。同年,培智学校被评为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2002年,学校投资120万元,建成5层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1506平方米。建有装备全新的微机室、阅览室、聋儿语训室和多种健身器材的康复室等教学功能室10多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

2005年,培智学校有特教班14个,其中智障教育班8个、听障教育班5个、聋哑儿学前训练班1个。学校有学生132人、教职工34人。2006年7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培智学校正式更名为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12年,学校有特教班10个,学生121人,专任教师22人,开设有职业教育,丝网花制作、珠绣等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