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国内各大城市的水务管理部门正逐步推进供水管网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案例:上海市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主干供水管网由规模庞大的供水管道及其节点组成。根据上海市供水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市全市的供水管网总长度为14 014 km,如图13-1 所示,共有供水管道449 494 段,水规模达到1 250 万m3/日,总共有4 座水源水库和39 座水厂。上海市主干供水管网系统的日常运行安全状态与城市的生产、生活等功能需求密切相关,是维系上海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图13-1 上海市供水管网分布图(www.xing528.com)
为保障上海市主干供水管网系统的日常运行安全,上海市打造了科学合理的供水调度体系,如图13-2 所示。供水调度体系的职责是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精细化,能够做到24 小时监控全市的供水调度运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全面覆盖全市水源、水厂、管网的调度管理,确保全市的供水安全,并从取水、制水、输配水、二次供水全过程监测、监控,保证用户用水品质,同时与标准化、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相结合,精耕细作,高效管理。目前,结合物联网技术,上海市拥有超过700个压力在线监测点和超过300个水质在线监测点,并制定了完善的监管考核标准,以确保做到全面监控。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控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从监测数据远传到90年代的SCADA 系统,再到2000年左右的GlS 系统和水力模型,再从2010年至今已经可以做到综合集成的智能应用。
图13-2 上海市供水调度体系
在此基础上,基于多部门信息实时联动和行业大数据集成,通过多企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供水监测调度中心收集了大量的供水管网数据,因此为保障和提升上海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日常运维安全,满足精细化城市管理的理念要求,上海市供水监测调度中心基于收集到的管网数据,通过开展供水管网系统的风险评估,对管网系统的日常运维安全进行了状态评估,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风险评估等级,并编制了供水管网管线区域风险图。此后,结合上海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管线改造工程与拓建工程等,即可通过相应的维修、改造措施,逐渐控制或减小整个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日常运维风险,达到预防漏水和爆管事故发生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