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分区管理是控制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失的有效方法之一,1980年初,其概念由英国水工业协会在其水务联合大会上首次提出。在报告中,DMA 被定义为供配水系统中一个被切割分离的独立区域,通常采取关闭阀门或安装流量计,形成虚拟或实际独立区域。通过对进入或流出这一区域的水量进行计量,并通过流量分析来定量泄漏水平,从而利于检漏人员更准确地决定在何时何处检漏更为有利,并进行主动泄漏控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立供水管网漏损控制DMA 系统已经成为趋势。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的通知。分区计量管理是指将整个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供水区域,进行流量、压力、水质和漏点监测,实现供水管网漏损分区量化及有效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DMA 的实施可掌握供水状况,进行科学调度,及时发现漏水发生的区域,及时检测维修,提升供水系统管理水平,提高供水效益,优化管网运行,实现持续性降低漏损,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1.DMA 分区
(1)分区划分。分区划分应综合考虑行政区划、自然条件、管网运行特征、供水管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并尽量降低对管网正常运行的干扰。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河道、铁路、湖泊等物理边界、地形地势等;管网运行特征包括水厂分布及其供水范围、压力分布、用户用水特征等;供水管理需求包括营销管理、二次供水管理、老旧管网改造等。
(2)分区级别。分区级别应根据供水单位的管理层级及范围确定。分区级别越多,管网管理越精细,但成本也越高。一般情况下,最高一级分区宜为各供水营业或管网分公司管理区域,中间级分区宜为营业管理区内分区,一级和中间级分区为区域计量区,最低一级分区宜为独立计量区(DMA)。独立计量区一般以住宅小区、工业园区或自然村等区域为单元建立,用户数一般不超过5 000 户,进水口数量不宜超过2个,DMA 内的大用户和二次供水设施应安装水表计量。鼓励在二次供水设施加装水质监测设备。
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示意图如图10-20 所示。该管网采用了三级分区计量管理模式,包含2个一级分区、5个二级分区、若干个三级分区,其中三级分区为DMA。
2.DMA 管理实施路线
分区计量管理有两种基本实施路线:
(1)由最高一级分区到最低一级分区(DMA)逐级细化的实施路线,即自上而下的分区路线。
(2)由最低一级分区(DMA)到最高一级分区逐级外扩的实施路线,即自下而上的分区路线。
图10-20 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示意图[1](www.xing528.com)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分区路线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供水单位可根据供水格局、供水管网特征、运行状态、漏损控制现状、管理机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二者相结合的路线。
3.某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1)实施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2)实施路线选择:现状配水管网拓扑关系较复杂,管线呈环状分布、互联互通的网状结构,管网漏损发生在干管和小区管线,管网GlS数据较为完整。
(3)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主要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完成一级分区。在公司日供水量达到15 万m3、供水区域面积超过100 km2、漏损率高于15%时,先建一级分区。一级分区主要根据行政区域边界、营业所数量来划分,将公司供水区域划分为某城、某江、城东、城南、某湖五个供水营业分公司,如图10-21 所示,每个营业分公司均通过安装流量计实行营业管理定量考核,形成“公司-分公司”的一级计量分区,通过一级分区明确管理责任,初步实现区域划分、区域结算、区域考核、区域管理的格局。
第二阶段,推进DMA 管理。根据每个一级分区内的管网基础条件、漏损率情况来综合确定二级、三级分区的建设技术路线。三级分区(即DMA)建设主要根据小区和农村以及供水支线管道来划分。为了充分发挥DMA 分区管理的作用,在5个分公司营业定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营业收费、运行调度和管网GlS 系统为平台的管网漏损分析软件系统。
第三阶段,基于一级和三级分区,同步实施二级分区管理。在管网基础资料相对完善、数据较为准确,特别是完善好GlS 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后,基于一级和三级分区,同步实施二级分区的建设。二级分区根据地理特征、管网结构、供水量来划分。截至目前,供水区域内共设置5个一级计量大区、38个二级计量片区、1 095个小区总考核表和15 500个单元考核表,基本建立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和总分表分析管理机制,实现了以“公司”“分公司”“片区”“支线”“户表”为计量节点的点、线、面三者互联互通的五层级计量管理体系,为实现网格化计量、水量异常变化分析、管网漏损科学有效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图10-21 某市供水区域分区计量划分图[1]
某市通过DMA 分区管理实现了对现状漏损的合理评估和新增漏损的及时发现与预警,有效指导人工辅助检漏,提高检漏工作效率。每年及时预警发现突发性事故10 多起,累计减少水量损失3 000 m3/h,及时预警发现趋势性事故50 多起,累计减少水量损失近1 000 m3/h。实施分区计量管理后,某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控制在5%以下。同时,在分区计量管理模式下开展的分区调度、分区控压,实现智能精细化区域压力管理,做到“高峰不低、低峰不高”,达到按需、科学调压要求,同时实现管网压力平稳、安全、经济,有效减少和杜绝水锤导致的破坏性影响,保障供水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