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胜任的含义
职业胜任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个人能力、人格等品质特征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符合这种要求,才有可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优秀的工作绩效。不同的职业,对于个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质,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业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做到职业胜任,关键在于人职匹配。将人和相应的职位进行最佳的组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人和职业的最佳匹配,需要我们对人和职业进行相关分析。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已经进入了精细分类的时代。对于人,我们也有相应的评定方法与标准,这就是胜任特征的评价。
胜任特征(Competence)一词本意是指一种能力,是一种足以胜任或非常合格的状态或性质;有时也指特长,特别是某一方面的特殊技巧、知识或能力。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米兰(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胜任特征,著有《胜任特征测量优于智力测量》一文)首次提出胜任特征这一概念。他将胜任特征定义为: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与表现一般的人区分开来的个人特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胜任特征分为两个部分:表面的部分和深层次的部分。我们可以将胜任特征比作在水中漂浮的冰山。暴露在水面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的部分,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识等;潜藏在水下的部分,如动机,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了解的。在水面上的部分,可能比较容易测量,但是这还不能完全决定人在工作中是否具有优秀的表现;而动机在很多时候会左右最后的绩效水平。
职业胜任对于职业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不同职业所需要的胜任特征,可以对就业和职业选择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为人员鉴别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知识、技能和经验与职业活动的匹配
1.知识与职业活动的匹配
知识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涉及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认识与了解。知识就是指人们对各类事实、理论、系统、惯例、概念、规则以及其他一些工作有关信息的了解。知识对职业活动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职业对于知识的要求是不同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不同的,因此,所需要的对于工作相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数量与质量上也是千差万别的。所有的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出租车司机要具备汽车驾驶和维修的基本知识;机械加工工人需要相应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识读设计图样的知识。要完成一个职位所赋予的相应的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囊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岗位作业的程序,涉及人对机械、人对人、人对事物的种种相关关系和正确处理的方式方法。
(2)知识是工作者素质能力的基础。事实上所有的工作者,无时无刻不被知识驱动着。具有好的信息、方式、方法和思路等知识是每一个工作者的期盼。实际上,观察一下个体的工作活动就不难发现:工作活动就是组织中工作者对工作(内容)在发生作用。而工作者是否能作用,作用有多大效率,作用有多好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组织中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职业胜任。工作能力就是认识、理解、判断、设计、行动。而其中,认识、理解、判断、设计,是素质能力,行动,则是素质发挥能力。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全部基础是知识,所以个体获取知识的本质是使工作者具有或者增加知识,从而具有或增强素质能力。
(3)通过与工作紧密结合来获取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个体来说,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具备所有的知识。所以,首先我们要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区分出什么知识是工作所必需的,什么知识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所需要的,从而有目标、分批次地对知识进行储备。要想有效地获取相应知识,就必须与工作紧密结合。另外,要从实际工作对知识或知识环境的需求出发去寻找相应的知识内容。其次,要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为个体提供了非常广泛的知识平台。几乎所有的知识可以在互联网中索取,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而言又是最少的。
(4)知识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管理基础保障手段。目前的国际管理界,已经提出了一些有关职业知识管理的概念。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以知识成为无限的、最重要的资源(土地、矿藏)为依托的经济规律。而在这个时代展开竞争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拥有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而这一切都将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保障手段。
2.技能与职业活动的匹配(www.xing528.com)
技能与职业活动的匹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国家公务员应该具备的是从事行政职位应该具备的一般能力,如判断推理能力、常识判断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资料分析能力等。同时,还要求其对一定的行政理论、办公规则、工作惯例、时事有透彻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要求的技能,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以及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
(2)技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因素的影响。技能水平的优劣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遗传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因素的影响。在这两者中,前者是基础,而后者起决定性作用。遗传因素可以看作智力,它是从事各种心智活动所需要的一种共同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影响到一个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效率,但通常都是间接的。有着相同智力水平的人,其技能水平可能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这主要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因素的影响不同。
技能主要是通过学习而逐步掌握的。例如,操作技能水平的几个主要的测量维度是操作精度、动作协调程度、熟练程度,这些维度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会有所提高。技能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不像智力水平那样几乎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技能的积累很难影响到他的智力水平,却会影响到他的能力倾向。专业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强化训练而在短期内提高,但是也会由于遗忘而丧失。
(3)不同的技能水平,对于工作绩效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一定的技能水平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是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的工作技能是由多种技能叠加和复合形成的,它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选择职业的基本参照,也是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亦是个人立足社会、获取生活来源、取得社会认可及谋求自我发展的根本。
技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的水平。首先,技能水平越高,在做同样的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就越少,绩效就越高;其次,技能水平越高,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质量越高;再次,技能水平高可以尽量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问题。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各种经验,而技能却是人们掌握的操作系统和人们能否完成各项任务的有效条件。
3.经验与职业活动的匹配
很多研究表明,工作时间和工作成绩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工作时间越长,积累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的绩效就会越好。
经验与职业活动的匹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可以决定个体操作的熟练程度;二是可以减少个体对同一操作的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三是可以降低个体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四是可以使个体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突然出现的问题。
经验与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在于,经验也是主要靠后天的学习与积累而获得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对广泛性。经验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某一职业领域中多种甚至全部活动的效率。在所有的领域都存在着经验之说。
(2)相对稳定性。经验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是一种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经验是一种已有的水平和现实,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得到的。
(3)潜在性。经验是无法从表面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了解的,仅仅是工作时间这一项指标。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成功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