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择业观:择业观念转变、职业流动观、竞争实力成关键

大学生择业观:择业观念转变、职业流动观、竞争实力成关键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择业观念认为,就业的标志是劳动者必须在某一固定的岗位上工作,就业的概念是刚性而狭义的。由于职业的变迁、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必须认清形势,顺应潮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以求得更好的发展。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就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三)树立合法有序的职业流动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一次定终身的旧的择业观。

大学生择业观:择业观念转变、职业流动观、竞争实力成关键

传统的择业观念认为,就业的标志是劳动者必须在某一固定的岗位上工作,就业的概念是刚性而狭义的。而新时期的择业观则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发挥自己能力与才干,同时又能在服务于社会的岗位(这一岗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非固定的)上工作,就是就业,就业的概念是远而广泛的,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可塑性流动性。由于职业的变迁、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必须认清形势,顺应潮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以求得更好的发展。

(一)勇敢面对竞争的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没有竞争,整个市场就失去了活力,经济也就不能很好地发展,社会也就难以前进。竞争可以发扬人们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增强工作和社会实施的能力,因此,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首先,体现公平,有利于选择人才;其次,提供实力较量,有利于人尽其才,优胜劣汰。同时克服了旧体制的弊端,使得毕业生在就业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动了个人通过竞争,寻求理想职业的积极性。面对就业竞争的形势,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

1.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全国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实现就业,这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能把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显然是难以顺利就业的。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平衡之处,同一种职业往往有较多的大学生期望获得,大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唯有通过竞争。

2.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

大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成功,仅有竞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而形成的。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就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

3.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

就业竞争是现实的,有时也是无情的,但竞争应当遵循符合道德规范的正确原则。竞争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而不是尔虞我诈、相互诋毁、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4.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经受挫折。对于处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决不能因受到挫折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二)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落实就业单位,出现短期待业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

少数毕业生的短期待业,首先是选择性待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少数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在择业时,不但要求工作单位地区好,而且效益也要好,导致一些所谓好单位和好地区人满为患;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单位和地区,虽求才若渴却少人问津。期望过高就使得有些毕业生错失良机,造成待业。

(2)有些毕业生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不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导致学业不佳,甚至不能毕业。这类大学生毕业后在竞争中必遭淘汰。

(3)有些毕业生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缺乏一定的就业技巧和能力,不能及时主动推销自己,导致暂时失去机会。如某校某专业应届的一名尖子毕业生,经校方多次推荐仍不能落实单位,原因就在于她本人只会被动接受推荐,不懂得如何适当推销自己。

(4)原来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国有企业的吸纳能力明显减弱,而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仍抱定只有去国有企事业单位才算就业的观点,这必然会使得就业的路越走越窄。

其次是结构性待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人才需求高层次化。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提高,质量要求提高,需要数量减少,但是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许多用人单位只愿接收研究生、本科生,对专科生需求不多,于是导致专科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2)部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口径过窄。有的专业方向单一,与当前社会要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符。如果大学生本人不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将造成就业困难。

(3)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造成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专业如文史哲、地质等的供应量明显高于需求量,因而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需要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整培养层次,改善专业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用人单位按照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配置来决定需求层次,尽量避免不顾实际需要而对人才层次盲目攀高的倾向。与此同时,需要大学生在观念上必须适应新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自主权,同时也难免出现毕业生想去的单位进不去,用人单位想要的毕业生要不来的现象。因此,每年全国数百万毕业生中有少数毕业生一时落实不到岗位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暂时性待业,我们都应该正确对待。

(三)树立合法有序的职业流动观念

打破一步到位,一次定终身的旧的择业观。中国人向来视稳定为生活的重要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便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就业心理。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人力资源同样也要流动。社会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而是要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兼并、联合、重组、破产、分流等现象会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乞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不现实。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学会在人才流动中寻求生存发展。人事代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毕业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一部分毕业生,特别是部分专科毕业生,不再强求找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而是毕业时将户口迁回生源地,把档案托管在工作地人才交流中心,哪里找到岗位就在哪里就业。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四)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自主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加传统意义上的就业,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和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诚然,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自主创业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国家提倡发展私营经济,鼓励自主创业,而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应该成为自主创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的领头羊。

大学生无论是自主创业还是求职择业,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都必须牢固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因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只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大学毕业之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与学校教育相比,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

(五)树立到基层、农村就业的观念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科教兴国”的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传播星火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如果毕业生只是留在城市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从现实的发展上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趋于大众化,既不能只靠城市生源,也不能使学生仅在城市就业。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需要并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求职,更有可能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006年,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提出了许多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到农村、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优惠政策。当前,不少省市提出的“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大学毕业生拓宽就业面提供了政策支持。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毕业生吴奇修大学毕业后不留北京、不留机关,而是回到生源地工作,后来又回到村里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农民积极致富,使该村总产值年年创出新高,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带领一个村的农民都富裕起来。因此,一定要转变就业中盲目攀比的观念,切不可忘记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追求“三高六点”式的职业(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六点即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纪律松一点),而应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较适合自己的职业,从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

(六)树立发挥专业所长,兼备综合素质的观念

专业对口,当然更容易发挥专业所长。在大学生就业市场里,常能看到不少毕业生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盲目放弃专业,比如“只要能留在大城市,让我干什么都行”,或是盲目追求热门职业而忽视专业特点。在一家公司办公室做文秘工作的小何感慨地说:“想当初为了留城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真是后悔莫及。想要转回原来的专业,谈何容易啊!”他告诫师弟、师妹们,在就业选择岗位时,一定要慎重考虑。现代科技发展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在某些专业,如果改行一两年后想回流再重操本业是相当困难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而专长则是知识的适应性及所具专长的扩展面。因此,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想放弃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权衡利弊。目光短浅,只顾眼前而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自己对专业的爱好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大学生能掌握的只是专业的基础性内容,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是难以成功就业的。(www.xing528.com)

但是,由于受“统包统分”就业模式和思想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毕业生、政府和高校仍信奉专业对口的原则,结果导致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多,划分越来越细,许多毕业生专业口径狭窄,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味强调专业对口并不现实,高校也在逐步减少专业设置和拓宽专业面。但许多毕业生还是死守专业对口这一信条,使得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很多良机。事实上,有些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他们坚持这样的理念,只要给每位毕业生以同等的机会,他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事实证明这是科学、明智的用人之举。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是一味注重毕业生的专业是否对口。毕业生应该善于把握这种机会。当然,发挥专业所长,也有策略的问题。如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小王,毕业以后,没有直接去城市从事如日中天的计算机行业。他看好装修行业,于是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创办起一个小的装修公司。公司经营得法,效益良好。赚了钱以后,他又开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两家公司经营状况都不错。在实践中,他发觉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不足,又萌发继续充电的念头,考回母校攻读经济管理专业博士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最好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佳的人选取得,却总是由准备得最充分的人获得。毋庸讳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局面已成历史。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过剩,大学生毕业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我们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但毕业生自身错误的择业观念的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毕业生要在变革迅猛、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就业中的攀比心理、不平衡心理、自卑心理、依附心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有较强适应性的择业观,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的信念。唯有如此,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面对的无论是社会巨变的惊涛骇浪,还是优胜劣汰的激流险滩,都能够搏击自如、游刃有余。

阅读资料4.2

“95后”大学生流行“慢就业”:我们不“啃老”,只是“错峰求职”

8月的招聘市场,如同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天气一样火热。虽然离毕业季已经过去近两个月,许多求职者已经拿到了自己心仪岗位的录取通知,但在招聘会上,仍然有不少毕业生穿梭在公司的展位之间……

和忙于投简历、面试的毕业生不同,有这样一群“待机族”,毕业之后,他们给自己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选择游学、做义工、实习,或者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这样的做法被称为“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当“90后”甚至是“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季的主力军时,这样的“慢就业”概念正在逐渐被接受和实践,“慢就业”成为一种新的“冷思考”。然而,在部分被动“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所学专业与职场需求不匹配、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而做出错误求职选择等多重隐忧也不容忽视。

一、毕业人数今年增30万: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2017届毕业生黄晓倩花了3个月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回忆起自己的求职经历,黄晓倩说:“刚毕业的‘求职黄金季’竞争很激烈,对好的职位大家都蜂拥而上。”

“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并不算难,难的是找到好工作。”黄晓倩说。最终,她选择回到家乡成都就业,也是因为考虑到北京生存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家乡成都最近几年发展很不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像黄晓倩这样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已经不足为奇。据教育部数据预估,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795万人毕业,比去年增加约30万人。我国已连续三年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

投入职场的毕业生不但面临申请职位时的竞争,毕业之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今天有46.2%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三年内有超过一半创业者退出,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的风险也不容小视。

面对如此竞争,有一群人则“逆流而上”,他们选择不就业也不求学,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暂时处于“待机”状态。一项针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6%选择“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也有3.1%选择成为“待机族”。

二、拒绝“啃老”“颓废”:“慢就业”折射多样化就业心态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慢就业”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是,社会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部分家庭的父母选择不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社会上“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这给“慢就业”提供了土壤。

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魏奇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的家长。他认为,“慢就业”不等同于“啃老” “颓废”,而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更加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年轻一代毕业生中的不少人已经不再把毕业挣钱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利用毕业后的几个月到一年广泛地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更加清晰。”魏奇说。

浙江理工大学讲师闫肃告诉记者,年轻人之所以给社会造成“慢就业”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在老一辈人眼里算不上“正式”的工作,事实上却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渠道。开淘宝店铺、做代购、当主播……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这些工作能够让一些学生自食其力,但是给人造成的主观印象就是学生没有就业。

“创业大潮兴起,很多学生从读书时就开始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网络上开展个人业务、接单子,比如商业插画师、私人摄影师等非常独立又自由的职业,一些学生能够以此为生,所以毕业后并不急于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闫肃说,“自由职业的特征非常符合一些‘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主观爱好,自由,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办公地点,灵活性非常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表示,“慢就业”大多适用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他们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希望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拥有更丰富的阅历。但是王磊也表示,“慢就业”不宜时间过长。未经选择地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能为自己的简历带来“反效果”。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永生说,自己所教的学生中间,这种“慢就业”的趋势正在扩大。“影响就业决策的因素中,薪酬水平、发展机会、个人追求、职业规划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来说同等重要,需要谨慎思考和判断。社会环境能够包容部分学生‘不着急上班’的行为,是社会进步和包容度提高的表现。”

王志芳几年前创建了自己的创业公司“暖物志”。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她也认为“慢就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国外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间隔年’的习惯,花时间旅游、投入社区工作、实习,也是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过程。”

“我曾在大公司工作多年,又出来创业,这段经历让我感觉,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其实差距很大,职场生活和自己的预期也有巨大反差。这个时候没有一个‘缓冲期’去认真思考与分析自己的职业规划,就会带来职业发展不符合预期的‘落差感’。”王志芳说,“在学校时,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当年的决定完全是‘随大流’的选择。如果从一开始有几个月时间思考,我认为会更好。”

三、定位偏差、专业脱节、上当受骗:被动“慢就业”存多重隐忧

记者采访发现,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除希望自己能有至少数个月时间充实自己、规划未来之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由于计划在未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出国读书而暂缓就业。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慢就业”行为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今年,闫肃参与了学校部分大学生就业和档案派遣工作,他发现,有人暂缓就业或者选择不就业,是因为参加公务员考试或出国深造的需要。“但是也有不少同学无法就业,是因为对就业困难预判不足,或对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造成的。”

造成部分学生暂缓就业的还有专业之间的“冷热不均”。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全国总体而言,以本科毕业生为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广受招聘市场欢迎的专业,而音乐表演、美术学等专业则同样连续三年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

“‘慢就业’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问题是,有些专业设置和如今的职场需求不匹配,许多专业设置陈旧,不利于毕业生的长期发展。”魏奇说,“除了需要社会对‘慢就业’更多宽容,许多学校也应该及时评估专业、更新教学内容、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塑造,减少被动的‘慢就业’发生。”

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被网络虚假信息蒙蔽、做出错误求职选择而被迫“慢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国内招聘市场乱象丛生,有部分学生反映,大量的诈骗公司在网站、手机应用软件上招聘应届毕业生。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马上得到工作的心情急迫,非常容易因为上当受骗而延缓就业进程。

“慢就业”的隐忧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长期的“慢就业”还可能养成求职惰性。生活在浙江的吴悠称自己是最早的一批“90后”,在她眼里,“慢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吴悠说,“但是不着急就业不应该等同于不就业。”

“如今身边发展得比较好的同学,多数不是选择毕业就‘待定’的同学,而是那些在毕业前已经做好规划,并且立刻付诸行动的人。”吴悠说,“未来的道路一定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

(资料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