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国家和省、市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教育部每年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情况、国家大的政策及相关因素制定当年的就业工作意见。各省、地区、部门、高校也会结合实际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意见或细则。毕业生应按照这些政策来规范自己的求职择业活动。除了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等向毕业生公布、宣传国家、省及有关地区、部门的就业政策,毕业生也应在面向社会求职择业时主动地向学校或通过网上查询、书信、电话等形式了解当年国家、地区、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具体政策和规定。
(二)做好心理准备,确定择业目标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保证求职成功的基础。要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并现实地考虑自身条件,通过冷静思考和分析后确立自己可能实现的目标。从大的范围来说,毕业生首先需要确定的择业目标包括择业的地域、择业的行业范围和择业的单位。在择业取向上,要遵循有利于发挥素质优势,有利于发展成才,有利于顺利就业的原则。
(三)自己收集需求信息并做出择业决策
毕业生应当及时地、全面地收集和掌握有关就业信息,了解用人单位,并经分析、筛选整理后制定择业目标。做出择业决策后应积极行动,把握机遇,实现自己的愿望。择业决策一般应遵循社会需求、政策约束、学以致用、扬长避短、有利于事业发展、分清主次等原则。同时毕业生也应树立超越所学专业择业的观念,这就需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当然,毕业生确定目标,往往有较强的主观性,而有时就业机遇也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不能一次到位确定就业单位,就应该认真咨询和分析,并对择业目标及方案做出及时的调整。
(四)自荐应聘
应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毕业生本人去用人单位应聘;另一种是在学校和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聘,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另外,毕业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自荐材料通过邮件等方式寄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亦可依据此材料决定是否通知毕业生参加笔试或面试。(www.xing528.com)
(五)参加笔试和面试
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应聘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毕业生必须认真对待笔试。面试也是众多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毕业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仪容仪表,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其他一些不能通过笔试反映出来的综合素质。
(六)签订协议书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就业协议书》(一式4份),该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七)等待签发就业报到证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并经学校、政府就业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纳入当年毕业生就业方案,于6月末至7月中旬由学校集中到省就业管理部门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毕业生领取就业报到证,办理离校手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