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盘扣: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独特手工艺与现代设计

盘扣: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独特手工艺与现代设计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传统服饰代表款式的装饰及工艺细节元素分析1)盘扣盘扣是中国传统服装中独特的手工技艺,盘扣的样式随着材质的变化、色彩的搭配、结型的组合变化甚多。在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现代创新设计中,盘扣也是被引用最为频繁的元素之一。直扣造型简洁平直凝聚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神,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直扣几乎成为中式服装的一种象征。

盘扣: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独特手工艺与现代设计

1.民族传统服饰的代表款式综述

我国有着“衣冠王国”之称,在五千年的服饰长河中,从商代的“上襦下裳”到汉代的“深衣”、清代旗袍至现今,我国的服饰文化体系可谓广博精深。我国的传统服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服装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旗袍

旗袍源于清代旗女所着的衣袍,此处所指的旗袍是区别于清代旗女衣袍,经过廓型、局部结构、装饰手法及面料运用的西化而最终演化为改良的样式。改良后旗袍更突出了服饰文化的融合,具有较强的东方文化的识别性,它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的性格与气质,并塑造出中国典型朴素、端庄的形象特征。在对于旗袍组成元素解构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面料、色彩、工艺运用及装饰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体系的精髓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旗袍涵盖了被一致认可的具有中国代表款式,如唐装或中式服装等服装款式中的特点、细节,因此,旗袍款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法国著名服装大师Pierre Cardin先生在谈论其作品时曾说过“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这也说明了东方的旗袍在国际服饰设计领域中的地位。

(2)褙子

褙子是以直领对襟为主要款式特点,前襟不施绊纽,袖有宽窄之分,衣长有膝上、齐膝、过膝等几种形式。另外,在衣的左右侧常有开长衩的处理,在之后的发展中,也有不开侧衩的处理,整体给人以舒适合体、典雅大方之感,在现代的服饰设计中,褙子的款式也常被引用。

2.民族传统服饰代表款式的相关设计元素解构

(1)民族传统款式的代表性造型元素分析

中国传统服饰的诸多元素都蕴含了我国人民的创造力与独特审美观,如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廓型、领、襟、开衩等是传统服饰中最具标识性的细节,也成为传统服饰设计点、重点所在。

1)廓型

我国传统服饰的廓型主要分为A型、H型、自然曲线型,其中自然曲线型廓型,主要特点为适体收腰,较好地塑造中国女性所特有的朴素、含蓄、端庄、秀雅的形象气质,并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成为旗袍最稳定的外廓型设计元素。

2)领子

在传统服饰中,领子造型中的立领是最具识别度的一个重要组成细节,同时也是传统服饰细节的精华所在,并在现代国内外设计中以此元素为灵感的设计不在少数。它经历了高低演变,角度的变化,按高度可以分为:低领(小于3.5cm)、半高领(3.5~6cm)、高领(7~12cm);按形状分可以分为:方形领、圆角领、斜领、围立领等。除其立领,其他如传统领型中的交领,以其独特审美价值也是现代服装设计或空姐制服设计中可引以为用的领型元素之一。

3)门襟

门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另一个标志性组合元素。就措子而言,一般为对襟;而旗袍的襟位于服饰右侧,早期为方直的折线,后期逐渐演变为多样化趋势。总体而言,门襟可分为对襟、双襟、偏襟、直角襟、圆襟、直襟等。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这些门襟的方式常以新的设计手法重新运用在服饰设计中。

4)开衩

开衩是旗袍的另一特色,它传达亦张亦合的服饰状态,恰如其分地体现东方女性的委婉、含蓄与曼妙的气质。开衩设计开始于1933年,1934年衩位几近臀下,后期经过高低调试,渐渐降低开衩点,总体可分为低衩(8~20cm)、中衩(20~40cm)、高衩(40~50cm)。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开衩位置可以不受传统限制,根据审美需要来调节。

(2)民族传统服饰代表款式的装饰及工艺细节元素分析

1)盘扣

盘扣是中国传统服装中独特的手工技艺,盘扣的样式随着材质的变化、色彩的搭配、结型的组合变化甚多。在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现代创新设计中,盘扣也是被引用最为频繁的元素之一。例如,在2006-2007年秋冬KENZO的成衣发布会上就有以此为设计灵感的作品。

盘扣分为直扣与盘花扣两大类。直扣造型简洁平直凝聚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神,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直扣几乎成为中式服装的一种象征。花扣曲线优美,为服装起到较强的装饰作用。

直扣的应用率较高,集纽扣与装饰作用于一体。其盘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盘结较为复杂的葡萄纽结法,因盘结圈较多,常用于薄型面料上;另一种为盘结较为简单,多用于厚料上。

盘花扣就其丰富的造型,具有较强的点缀作用。总体而言,盘花扣的传统造型可以分为四类:如植物造型,如石榴菊花、梅、兰、菊等;动物造型,如龙、凤、鱼、蝴蝶孔雀等;文字造型,如喜、福、寿等;其他造型,如云形、八宝、八仙等。

2)传统工艺元素分析

我国传统服饰中的装饰工艺其手法多样,变化丰富。根据缝制的特点,可以将装饰工艺分为辊边、如意、嵌线工艺等。它们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精髓,同时也是旗袍类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工艺既可以选择与表布色调相调和的同色系色彩,也可以采用对比强烈的对比色增加视觉的反差效果,更凸显线条的魅力,为平淡的款式增添优雅与含蓄。

辊边、如意和嵌线的样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使用部位也很灵活,即可在裙裾、开衩、门襟、领缘、袖口及袖窿等多处装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巧妙地将这些传统的缝制技艺运用在分割线或款式细节中,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辊边分为单辊边、双辊边与多边辊边组合、辊边与嵌条组合等。如意纹线条流畅饱满,一般使用在服饰的开衩、门襟、衣摆、袖口及肩部等不同部位。如意纹的运用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变化为多种形式。嵌线为传统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屡见不鲜,可以在领圈、袖窿、门襟、袋等部位出现,体现工艺精湛的同时为服饰最终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传统工艺中装饰实用兼备的线迹工艺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些工艺有着精美、细腻、古朴的韵味,现代服饰中常常被引为运用。这些工艺分为回针针迹、刺点针迹、之字形针迹、套结等。

纵观中国服饰史,我国传统服饰色彩随着社会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特色。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远古自然色彩从历史演进角度来分析,传统色彩发展可以分别表现为对于自然的崇拜与敬仰;其次是封建色彩的形成;最后为近代色彩文化的发展。

自然色彩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形成的最初形态。其中红色最具识别度,红色自远古时期产生,并发展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色彩,常被称为“中国红”。中华民族热衷于红色的例证不胜枚举,如中国的民间喜庆、传统节日等的服饰用色或相关用色都以红色为主调;红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色有一定的渊源所在:从考古中来看,距今两万年左右,北京山顶洞人就对于红色就情有独钟。红色是中国人也是人类最早制造与使用的色彩,科学证明,在各种色调中,红色更能给人视觉感官以鲜明强烈的刺激。西方一些色彩学家也认为,任何一种色彩的华美程度都无法与红色相比美,不只是直接印象,还由于经验联想,特别是感情上联想。也许,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对于红色崇拜的文化基因从这里渐渐诞生,这无疑也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红色崇拜之源。

封建文化对于色彩的影响是中国服饰色彩的第二个特点。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对于色彩的偏好倾向有所不同,服饰色彩并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证实,夏代以黑色为尊,商代则偏好白色。至周代,发展新的色彩模式,并无限崇尚红色,出现喜庆之事唯红的情感效应;春秋时期提出了色彩的五色论,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他为杂色。随着后期对于色彩的认识,基于间色中的紫色,由于自然属性稳重、华丽等的性格特征,在视觉上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后被视为富贵色,与此同时,突出黄色的权威性,从而为黄色的神圣做了重要的神学铺垫。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与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已渐进脱离物质属性及本来意义,被赋予社会等级、政治伦理意义,并长期作用于人们的观念。

近代色彩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它是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多彩”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服饰色彩文化也相应为吉祥喜庆,色彩浓郁艳丽、趣味盎然,主题鲜明突出。如色彩亮泽的唐装、剪纸、年画等。这种喜庆氛围是近代中国服饰色彩文化最典型的写照。

服饰色彩是服饰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分为远古、封建、近代民间服饰色彩,又有宫廷、宗教服饰色彩,可以说,在漫长的色彩发现与感悟的审美历程中,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性演进,并且整体建构了我国传统民族色彩文化极为丰富的精神内容。

1.丝绸(www.xing528.com)

丝绸是中国服饰最具代表性的面料之一。中国丝绸业历史长达七千年之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开辟的“丝绸之路”,就将丝绸文化传递给世界各国。中国丝绸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华和美学,其轻盈飘逸、柔和含蓄的特点与东方女性的气质有着完好的契合。在中国的传统服饰面料中,丝绸可谓是最具魅力的。丝绸可以根据其外观及结构特征分为:绢、纺、绉、绸、缎、锦、绡、罗、纱、葛、绨、呢、绒等众多品类。以下就对较为常见的种类进行简要分析:

绸类织物主要是典型品类,有塔夫绸、花线春、柞丝绸、绵绸。它们各有特色,如塔夫绸与花线春的绸面光泽柔和、细腻,而柞丝则有着特殊的肌理效果。纺类织物则是以桑蚕丝、绢丝及人造丝为原料,质地较绸为薄。绉类织物,表面呈现纹理状,光泽较好,具有典雅华丽的视觉效果。而缎类是绸类中较为典型的织物之一,分为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云缎、暗花补缎等。特别是织锦缎、素给缎等,手感光滑细密,缎面光鲜明亮,织物由内而外透析出一种典雅、雍容富丽且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韵味,经常以代表性的传统服饰面料出现在服饰设计中。而双绉和乔其,则雅致含蓄。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织物类型如罗类、绢类、纱类等。

2.棉

植棉技术,自五千年前,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历代的沿袭与发展,棉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服用面料之一,并至今成为最为常用的服用面料之一。棉的主要性能是透气性好、吸湿保暖、服用性能好,染色效果佳、舒适随意等特点,并受到穿着者的一致肯定。

3.麻

苎麻,六千年前,被誉为“中国草”,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材料之一。在千百的发展中,这种牢度高、透气散湿性强的制衣原料,极大地满足了着装的功能性需求,并以其古朴、素雅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1.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内容丰富多元,表现形式经历了由抽象、符号化、规范化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并且其多层内涵意义、独特的造型受到人们的肯定,在服装设计中被国内外设计师们争相运用。

2.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元素构成

(1)动物类纹样

按类别分,动物纹样是民族传统服饰图案中的一大类别,其中,龙凤图案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图案之一,由于龙凤图案的本身所具有的传统内涵与造型特色,在国内外的作品中更是常见的设计元素。

1)龙纹

龙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标志之一。这是中国古老的题材,自古就代表着神圣的王权,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其造型历代渐有变化。中国的龙纹经过无数代工匠的创造,通过对于自然界的多种动物的想象组合而成。根据形态、色彩、功能有不同的变体和称呼,例如盘龙、坐龙、行龙、升龙、降龙、界龙等。它独具图腾崇拜式意味及审美价值,在现代设计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并被国内外设计师所引用。

2)凤纹

凤居百鸟之首,与龙纹同视为最具代表性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常用于历代服饰及配件上。雕刻精致、姿态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华夏人民的聪明才智。它是象征美好的瑞鸟,常与龙并用,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等诸多吉祥传意。在秦汉时期的服饰图案的造型选择就已突出了龙凤寓意。这个时期服饰图案经历了最为原始的一种蒙昧、图腾式崇拜,权力、地位的象征的一个发展过程,已慢慢到达了主观上的艺术创造境地。发展至清朝,对其造型技巧及艺术已到达娴熟之势。

3)其他

除龙凤图案外,其他一些动物类图案在传统图案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在补子图案中出现的图案:仙鹤、锦鸡、孔雀、狮子、虎豹等。这些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深受中外设计师的喜爱。

(2)自然、植物类纹样

1)牡丹

牡丹早在唐代就有“国色天香”之誉。在民族传统服饰图案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纹样之一。其花型饱满绽放、造型卷曲优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凤穿牡丹”是常用形式,为富丽、吉祥的象征,千百年来都受到国人的推崇。

2)荷花

荷花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它不仅有令人赞赏的品质,而且结构形态独具风格,作为一种常用图案在传统服饰中沿袭下来。

3)宝相花

宝相花是古代的吉祥纹样之一,被称为“宝相”,是吸收了牡丹、莲花等花型的特点,盛于隋唐时期。凭借优美的造型、吉祥的寓意,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使用范围广泛,在以龙凤、荷花、牡丹等民间吉祥纹样为主的团花纹样设计中常出现并运用。

4)缠枝花

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时期,也称为唐草纹。

5)云纹

云纹在传统图案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云纹有四合如意朵云、四合如意连云、四合如意灵芝连云等,并且在传统纹样中常与龙凤图案并用。其造型优美、曲线流通。从分析来看,唐代的云形状如灵芝,明代的云状已基本程式化,为朵云状。最具明代特征的是四合云,常作为大空间中布置云纹时的主要程式。清代的云纹造型多弯曲,与龙凤等主题纹样组合时常呈交错,穿插运用。

(3)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早在原古时期就有记载。(沈从文语)“从彩陶纹饰”上便可以看到当时织物的几何花纹。这些图案主要为抽象图案,充满着现代感的冷抽象格调。具体为各式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等抽象、符号、规范化几何纹饰。除此之外,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点几何纹饰,如方胜纹、菱形纹、盘绦纹、双距纹、毽路纹、云雷纹、盘长纹、敝形纹等都富有一定的吉祥之意,延续至今,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创新运用。

3.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装饰纹样要求美感与内容的统一,这是我国服饰艺术的特色。宋元以来,随着理学的发展,在装饰艺术领域反映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化,社会的价值观念、宗教观念都与装饰纹样形象联合起来,表现某种特定含义,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后来将之称为“吉祥图案”。中国传统民间图案的内涵丰富,可以通过假托、转喻、谐音的形象来传情表意。主要有两种构成方法:一是以纹样形象寓意;二是以名称谐音表达。

寓意是借助一个事物或画面暗喻美好事物。例如:龙、凤等是权力、等级的象征;牡丹是高贵的象征,通常称为富贵花;太阳与凤,意为丹凤朝阳;金鱼和海棠,意为金玉满堂;太平花表示太平;石榴、葡萄则表示为多子、梅兰菊竹则代表着四君子,表示高雅、友情;并蒂花、鸳鸯则象征着圣洁的爱情。用纹样的名称的谐音,如“三(阳)羊开泰”——绣三只羊仰视太阳,开泰是好运之意,“羊”与“阳”谐音,又是吉祥的略体;“平安(瓶)如意”——瓶中插以玉如意;“喜上眉(梅)梢”——绣以喜鹊站于梅枝上。有些图案在表现手法上,“谐音”和“寓意”兼而有之,如“福寿双全”——“福”与“蝠”谐音,寿桃比喻长寿。这些纹样早已为人们熟知,并在生活中广为流传。中国民间服饰图案包含着千百年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内容十分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