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诏桥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3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3'。村委会驻杨家,原辖6个自然村,均已废,保留行政村以处理善后事宜。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970户,户籍人口23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94人。据传,南宋高宗因被金兵追逐,躲入此处的一座破庙内脱险,后皇帝下诏书修建庙和庙旁的一座小桥,桥名宋诏桥。宋诏桥村由此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建村,于合作化时期建立小朱家、大朱家、杨家、桑园、缪家桥、缪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永胜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永胜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永胜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宋诏桥村,建立村民居委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屈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中河街道管辖。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48亩,均为早地,主要种植花卉、蔬菜。是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62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出口商品包装有限公司,农民年人均收入16782元。
2. 黄泥桥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北2.5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3'。村委会驻黄泥桥,故名。原牯4个自然村均已废,保留行政村以处理善后事宜。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439户,、户籍人口11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5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年丰、华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永胜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年丰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年丰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黄泥桥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公社和黄泥桥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中河街道。2007年底,该村土地均被征用。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8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6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甬丰纸制品厂、鄞州塑料弹簧厂、鄞州密封件厂、宁波依蕾服饰公司,农民年人均收入12135元。
3. 后庙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1.5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2'。村委会驻嵩江中路东6路,辖后庙新村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227户,户籍人口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4人。村境内有费君庙,处钟公庙之后,故名后庙。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五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禾丰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禾丰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建立钟公庙公社,为禾丰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后庙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公乡后庙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仍属钟公庙街道。2007年底,该村耕地均被征用。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67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13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佳樱服饰、宁波骏马服饰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977元。
其所属自然村:
后庙新村距街道办事处西北1.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朱,明末周姓从广东迁来,清乾隆(1736—1795)年间朱姓从余姚迁来。村原称后庙,建新村后加新得名。
4. 长丰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2.5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2'。又名长路头村。村委会驻长路头,故名;长丰以社得名。辖长路头、张家堰2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11户,户籍总人口11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9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立长路头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长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长丰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长丰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长丰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长丰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长丰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长路头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改名长丰村。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中河街道。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97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6.25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3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氏丰拉丝厂、邮州新新制衣厂、鄞州大伟印务公司、鄞州海华纸箱厂、宁波华美双凤毛纺织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5639元。
其所属自然村:
长路头长丰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北边2.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主姓徐,清时从慈溪迁来定居。村落旁有一条路通姜山,称长路,该村位于路开头,故名。
张家堰距街道办事处北边2.5公里,人口聚落呈带状。村民主姓张,清时从余姚迁来定居。旁有堰,村以姓和堰得名。
5. 金家漕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偏东2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2,。村委会驻地金家漕,故名。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04户,,户籍总人口6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6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屈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金家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金家漕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金家漕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金家漕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金家漕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金家漕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20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蔬菜、瓜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3.0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3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雨嘉变压器厂、宁波雪马衬布有限公司、新安印刷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657元。
6. 慧灯寺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边1.5公里处,北纬29。50',东经121。32'。村委会驻陈家,钻陈家、章家、戴家3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94户,户籍总人口1468人,其中非农业1456人。村内古有装灯寺,以寺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届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卫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卫星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卫星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卫星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届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慧灯寺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慧灯寺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15亩,主要种植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4.33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2.94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冷拉型钢厂、鄞州纸箱二厂、宁波宁菱机械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648元。
其所属自然村:
陈家又名慧灯寺陈家。慧灯寺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北边1.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明代末期,陈锭从坪隘横泾迁来定居。村以姓得名。又村处慧灯寺旁,名慧灯寺陈家。
章家距街道办事处北边1.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章,明代(1488~1505)年间,从鄞西高桥迁来定居,村以姓得名。
戴家距街道办事处北边2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戴,明代末期从鄞东大堰头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7. 庙堰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1公里处,北纬29°49',东经121。31'。村委会驻王家,辖施家塘、青墩和2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47户,户籍总人数12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1人。驻地附近有庙堰碳,以硬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胜利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东方红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东方红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东方红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庙堰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庙堰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15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村经济总收入4.2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86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豪鹰制衣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993元。
其所属自然村:
施家塘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0.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施,明嘉靖(1522—1566)年间从鄞南茅山虎啸周迁来定居,村处河埔边,以施姓和塘得名。
青墩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张、李。村落处奉化江南侧。水源清洁,水流冲出块状高地,故名清墩,取谐音为青墩。
8. 吴陆周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偏南2公里处,北纬29。49',东经121。31'。村委会驻吴陆周,故名。原辖三个自然村均已废。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52户,户籍人口8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3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一胜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东方红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员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吴陆周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吴陆周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为燎原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吴陆周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吴陆周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7年底,该村有耕田453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39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21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泰特机械密封有限公司、宁波鄞州宝丽印花厂等,农民年已人均收入11928元。
9. 新林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1'。村委会驻新林,故名。辖新林、老林2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198户,户籍人口5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6人。该村民国三十五作(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林下皈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新林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新林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为燎原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新林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39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18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8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马斯特焊割具有限公司、鄞州兢业模具有限公司、鄞州鑫升印刷厂等17家,农民年人均收入11495元。
其所属自然村:
新林新林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林,从林下畈分居于此。以姓得名,为示区别,故名新林。
老林又名林下畈。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1.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林,清时从鄞县三桥林家迁来定居,因田名下畈,以姓和田贩得名。后有人家分居迁出,为示区别,故名老林。
10. 毛家漕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2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2’。村委会驻毛家,原辖自然村6个均已废,保留行政村以处理善后事宜。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449户,户籍人口1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7人,以驻地和河漕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庆丰、志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毛家漕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毛家漕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卫东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毛家漕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毛家漕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40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17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8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邮州新新塑料模具厂、鄞州钟公庙卫东工艺美术厂、鄞州东方红卫东贴花印刷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650元。
11. 铜盆闸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5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1’。村委会驻庙跟,辖庙跟、里四堰、严家3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91户,户籍人口8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2人。村境内有铜盆闸,以闸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新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铜盆闸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铜盆闸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大闸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铜盆闸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铜盆闸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屈钟公庙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77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5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3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菲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鄞州计生金属表面处理厂、天宝利印务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447元。
其所属自然村:
庙跟是铜盆闸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明中叶从福建迁来定居。村旁有纪念庙将薛仁贵的庙,以此得名。
里四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明中叶从福建迁来定居。村周围原有4个堰头,故名。是香港甬港联谊会及宁波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李惠利先生的故乡。
严家曾名严家汇头。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2.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严,明中叶从余姚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12. 钟公庙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0.2公里处,北纬29。49',东经121。32'。村委会驻庙跟,辖傅家奇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898户,户籍人口21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82人。村处钟公庙附近,以庙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首南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起属新南乡。合作化时期,建立铜二、铜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钟公庙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七大队(钟公庙管理区)友谊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钟公庙公社,为友谊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5月属东方红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属钟公庙公社,为钟公庙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钟公庙乡钟公庙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
2007年底,该村耕地均被征用。是年,村经济总收入4.17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88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粉末冶金厂、宁波永恒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鄞州万通电子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558元。
其所属自然村:
傅家耷距街道西北1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傅、徐、周,以傅姓和水边高地得名。'
13. 陈婆渡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2’。村委会驻后江桥,辖5个自然村均已废。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496户,户籍人口1073人,其中非农业840人。村境有前江、后江2条江,当时无桥,有一姓陈婆婆在江上摆渡为生,故名陈婆渡。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起属浦东乡。合作化时期,建立前江、后江、胡家、西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陈婆渡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陈婆渡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城丰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9月底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为陈婆渡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陈婆渡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35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6.42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4.85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金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鄞州奇强精密冲业有限公司、宁波市聚友磁业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2618元。特产陈婆渡草子种。古迹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造桥碑记两块。
14. 铜盆沛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2.5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0’。村委会驻铜盆浦,故名。原辖2个自然村均已废。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167户,户籍人口353人,均为非农业人口。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铜盆浦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建立渡头高级社,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入陈婆渡管理区)渡头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渡头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底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为铜盆浦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铜盆浦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241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96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奥迪斯丹厨房工程公司、宁波舒华电子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399元。
15. 三桥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2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2'。村委会驻李家,3个自然村均已废。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292户,户籍人口7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2人。村以境内有三座桥得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该村的杨家属首南乡,黄家、李家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均属浦东乡。合作化时期,建立永丰、联群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永兴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三桥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三桥大队。“文革”期间,1969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三桥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耕地均被征用。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25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3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兴达不干胶商标彩印厂、鄞州华美服饰辅料厂、鄞州甬太机械配件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 1406元。
16. 干墩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3'。村委会驻干墩,故名。辖月浦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14户,,户籍人口12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3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底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分别建立干墩、月浦、张六四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合丰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月浦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干墩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为民丰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千墩村。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407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65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51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光达仪表配件厂、鄞州陈婆渡红卫民丰印刷厂、鄞州华丰丝织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0722元。古迹有乾崇庙1座。
其所属自然村:
月浦距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明永乐(1403—1424)年间有闽县主簿陈从圣归途中过此,爱其地,遂从本县茅山走马塘迁来定居江边。其江河弯曲如月,故名。
17. 鲍家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3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2'。村委会驻鲍家,故名。辖鲍家、陈家2个自然村均已废。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65户,户籍人口8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6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分别建立鲍友华、鲍成伟、陈永堂、张伟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合丰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鲍家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鲍家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鲍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33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0.89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25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晟辉塑制厂、三益车缝厂、申龙彩印厂、鲍家农机配件厂,农民年人均收入11756元。
18. 萧皋碶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公里处,北纬29。48',东经121。32'。村委会驻萧皋碶,故名。辖萧皋做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179户,户籍人口4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5人,以驻地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三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合丰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三益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三益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萧皋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3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0.82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15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三益塑料印刷厂、宁波三益制衣有限公司、鄞州黎明服装厂、鄞州仪表配件厂、鄞州丝绸沙洗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600元。
其所属自然村:
萧皋碶萧皋碶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郁,宋时从山东迁来定居。旁有萧皋碶,以做得名。
19. 桃江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3'。村委会驻张家,辖张家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700户,户籍人口16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7人,宋时张氏从苏州迁来定居江边。江两岸种有桃树,名桃江,以江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为三、四村。合作化时期,三村建立三星,四村建立联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桃江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桃江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桃江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桃江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450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瓜果等。是年,村经济总收入2.6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72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甬新家具厂、鄞州塑料圆织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286元。
其所属自然村:
张家桃江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南宋时张伯原、张季原兄弟从苏州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20. 傅家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I°33'。村委会驻傅家,故名。辖傅家、西井头、前头岸、后头岸4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09户1户籍人口6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5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星光、裕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傅家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傅家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傅家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傅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648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46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35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五金电器配件厂、鄞州万顺粉末冶金厂、鄞州钟公庙街道液压机械厂、鄞州康发包装彩印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0550元。
其所属自然村:
傅家傅家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傅,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傅太孜从姚江爵儿浦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西井头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傅,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傅太孜从姚江爵儿浦迁来定居。后其子孙分居西边古井旁,以方位和井得名。
前头岸距街道办理处南偏东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傅,南宋淳熙十二年(1 185),傅太孜从姚江爵儿浦迁来定居。后其子孙分居小河南岸,称前头岸。
后头岸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傅,南宋淳熙十二年(1 185),傅太孜从姚江爵儿浦迁来定居。后其子孙分居小河北岸定居,称后头岸。
21. 鲍家耷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2'。村委会驻鲍家耷,故名。原辖鲍家耷、张家耷2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273户,户籍人口6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桃江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一路、一联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跃进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鲍家耷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跃进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鲍家奇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494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3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32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陈婆渡跃进机械附件厂、郸州陈婆渡跃进铸件厂、鄞州钟公庙恒达粉末冶金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0871元。
其所属自然村:
鲍家奔鲍家寿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鲍,明成化(1465—1487)年间,鲍昭元从本县三桥迁来定居。以姓和水边高地得名。
张家萍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以姓和水边高地得名。
22. 石路头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3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47'。村委会驻石路头,故名。辖石路头、小石路头、后王3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249户,户籍人口5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8人。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浦东乡。1953年,建立石路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转为石路头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石路头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石路头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石路头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564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92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7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日升粉末冶金机件厂、鄞州广达塑料制品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0972元。
其所属自然村:
石路头石路头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宋淳熙(1174—1189)年间张眉伯从关中迁到鄞西槎湖,明正德(1506—1521)年间张同人从槎湖迁来定居。村旁筑石路一条,村位于石路开头,故名。
小石路头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公里,人口聚落呈点状。村民主姓张,从石路头分出定居。以示区别,加小而名。
后王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3公里,人口聚落呈点状。村民姓葛。原为王姓居住,以姓和位置得名。
23. 高塘桥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1'。村委会驻蔡家,辖蔡家、高塘桥、姚家、田屋、后方、前方、东桥、任家堰、汪家9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677户,户籍人口15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6人。村以桥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为第三村。合作化时期,建立文汇、东方、勤丰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建立合众高级社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人陈婆渡管理区)合众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合众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为合众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高塘桥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826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3.0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39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宏昌燃具实业有限公司、耷州荣盛纸木包装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172元。
其所属自然村:
蔡家高埔桥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蔡,明时,从潘火桥蔡家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高塘桥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马、郭,清时,马、郸先后迁入定居。村中有高城桥,以桥得名。
姚家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姚,清时从姚家浦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田屋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蔡,清时,蔡家后代为便于耕作,在天顺中搭舍,后改屋,故名。
后方曾名应风村。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方,清时方氏迁移时认为是风水宝地,故名应风村。发族后,村中间发生火灾,分为二村,以前后方位得名。
前方曾名应风村。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方,清时方氏迁移时认为是风水宝地,故名应风村。发族后,村中间发生火灾,分为二村,以前后方位得名。
东桥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5.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薛,清时从鄞南李花桥迁来定居。村东有座桥,故名。
任家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6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朱、周、李,清时任氏从鄞南任家横迁来定居,村旁有堰,以姓和堰得名。后任氏衰落,朱、周、李姓迁来定居。
汪家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6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汪,清时从鄞南赵公庙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24. 石家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东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2'。村委会驻中石,辖中石、东石、西石3个自然村,故名。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620户,户籍人口13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6人。以驻地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浦东乡。合作化时期,建立磊东、胜建、伟胜、磊众、一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石家高级社。1956年6月属姜山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入陈婆渡管理区)石家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石家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为红旗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石家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239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村经济总收入1.33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0.22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娜州顺达汽车减震器厂、鄞州金属粉末冶金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284元。
其所属自然村:
中石石家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石,明初石才美从新昌迁来定居。以姓和位置得名。
东石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石,明初石景春从新昌迁来定居。以姓和位置得名。
西石距街道办事处南偏东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石,明初石延庆从新昌迁来定居。以姓和位置得名。
25. 三里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5.5公里处,北纬29。46',东经121。31'。村委会驻三里,故名。辖三里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268户,户籍人口6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5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合作化时期,建立陇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转为三星高级社。1956年6月属姜山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入陈婆渡管理区)三里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三里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三里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www.xing528.com)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546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是年,村经济总收入3.1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4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南方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华兴数控车床制造有限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300元。
其所属自然村:
三里三里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5.5公里,人口聚落呈散点状。村民主姓李,宋时李夷庾从陕西陇西来此任明州知府,遭诬被杀,后平反追封为惠应侯,封地三里,其子孙定居后称三里。
26. 李花桥村 位于街道办理处南偏西4.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0'。村委会驻李花桥,故名。牯李花桥1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82户,户籍人口14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人。以驻地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为第四村。合作化时期,建立利民、丰盛、丰和、丰云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合并为友谊高级社,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入陈婆渡管理区)利民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利民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李花桥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545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6.9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5.04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鄞州钟公庙江洪五金厂、宁波拜州华仁塑料制品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0991元。
其所属自然村:
李花桥李花桥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清乾隆(1736—1795)年间迁来定居。以桥得名。据传古时一位新娘出嫁时,花轿行至李家桥头,恰逢竹轿杠断裂,故改桥名为李花桥。
27. 茶亭庵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3.5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1,。村委会驻茶亭新村,辖茶亭新村、横江岸、西张、水仓头4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312户,户籍人口7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人。村以庵得名,庵以布施茶的凉亭得名。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浦东乡。合作化时期,建立伟星、金星、永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同心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六大队(高塘桥管理区,1959年8月并入陈婆渡管理区)茶亭庵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茶亭庵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属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茶亭庵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463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3.36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57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上工缝纫机公司、宁波顺达印务公司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1620元。
其所属自然村:
茶亭庵村 茶亭庵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3.5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1990年规划新建,以原村加新得名。
横江岸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清中叶从石碶江李闸李家迁来定居。村处一条横的江岸边,故名。
西张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张,明末迁此定居。地处茶亭庵西边,以姓和位置得名。
水仓头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3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地处河漕头,俗称河漕为水仓,故名。
28. 前周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处,北纬29。47',东经121。31'。村委会驻前周,故名。辖前周、黄家、虞家、港口、陈家5个自然村。2007年末,户籍总户数559户,户籍人口13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7人。该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9月属盆浦乡。1949年5月后建村,1950年5月属浦东乡。合作化时期,建立建设、后兴、伟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合并为前进高级社,1956年6月属铜盆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燎原(姜山)公社第八大队(陈婆渡管理区)前进耕作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6月建立陈婆渡公社,为前周大队。“文革”期间,1968年9月属红卫公社,为前进大队,建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底陈婆渡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陈婆渡乡前周村,建立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属钟公庙镇。2003年5月属钟公庙街道。2008年4月划归首南街道。
2007年底,该村有耕地1346亩,均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是年,村经济总收入3.44亿元,其中村办企业收入1.2亿元。主要工业企业有华丰五金工具厂、宁波金城公司、鄞州甬南合金铸件厂等。农民年人均收入12160元。
其所属自然村:
前周 前周村村委会驻地,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周,明时周朝清迁来定居。发族后分为南北,称前、后周,以姓和位置得名。
黄家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黄,清时从横里四明祠迁来定居。以姓得名。
虞家 距街道办事处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虞,宋淳祐五年(1245),虞端详、虞致详从岐阳来鄮城西园,再迁蜃蛟前虞耷,后其子孙迁此定居。以姓得名。
港口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李,宋时从陇西迁来定居在河港口,故名。
陈家 距街道办事处南偏西4公里,人口聚落呈块状。村民主姓陈,以姓得名。
附:
修志明史鲍家村
鄞南平原上的鲍家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这个普通的村庄,近年出了一部村志,这本无甚稀奇。稀奇的是,这部村志是由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村民鲍贤昌编写的,并已被北京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收藏,成为本区第一部由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村志。
就是这个“第一”吸引我们来到鲍家村探个究竟。
鲍家村位于鄞州中心区南端。穿过宁姜公路东首的毛家漕村,再跨越一条自北向南的河,就来到了绿水环绕的鲍家村。这里河道纵横、港汉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放眼望去,成熟的稻谷泛起层层金浪,江边河岸杂树成行,远处绵延青山依稀可见。
这个村由鲍家、陈家两个自然村组成,鲍家位于村北,陈家居村西南。据光绪《鲍氏家谱》记载:
始祖鲍孟辅是春秋时的鲍叔牙后裔。南宋绍兴年间,孟辅由会稽来甬,移居徐盛岭(今道成岙)。至元朝延祐二年(1315),孟辅之孙居鲍家,与屠、陆两姓共同生息繁衍、发族建村,至今已有600年。陈家始祖自邱隘横泾来此执教,见景色秀丽,遂迁家眷落户。
“越江春水绿如罗,双女祠前发棹歌。大宅北郊横鲍守,野桥南渡接陈婆。”这是明代大诗人沈明臣对鲍家的生动描绘。在漫长的岁月中,纯朴的鲍家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世代耕作、读书,代有人才出现,诗中所述的“双女"、“鲍守”就是其中的代表。
“双女”指的是齐云、齐度姐妹俩。齐家原居北方,唐代乾符年间(874—879),黄巢、王仙芝等率众起义,兵荒马乱,大批难民渡江南下,齐家也是在这时来到鄞县东南乡开垦耕种的。这家人乐善好施,总是慷慨帮助有困难的乡亲,并用祖传医术,免费为乡亲们治病送药。有一年蝗虫成灾,齐家人号召全村男女,人人手执长竿,并肩连踵,把蝗虫向东赶去,一直赶到东海。这时潮水涌来,一些还没溺死的蝗虫随潮水涌来,齐家七兄妹不顾乡亲劝阻,跳下海去扑打,无情的海浪就把他们全卷走了……于是乡亲们立庙宇(称双女庙或协清庙)以纪念,齐云、齐霞姐妹合祀一庙。明代布衣诗人沈明臣在《萧皋竹枝词》诗中有“路人清溪双女庙”等名句,双女庙从此更声名远扬。2003年10月,鄞州新城区扩建,族人将双女神迁至其兄长处,兄妹共坐一殿。
“鲍守”即指鲍恺。明代时,他任福建汀州知府,为官清廉,颇有政绩。离任时,三里长街,百姓含泪相送。晚年辞官归鄞,人居鲍家旧宅,直至寿终,葬于太平桥吴岙山。
新中国成立后,鲍家村也是人才辈出,有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顾问鲍侃,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鲍振西,有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
目睹鲍家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追溯几百年来村史的变迁,一个叫鲍贤昌的普通村名感慨万端,遂萌发了编写《鲍家村志》的念头。为编写村志,鲍贤昌从1994年起先后查阅《鲍氏宗谱》等资料,还调查走访村内知情人士上百人,发函百余封,并多次赴宁波、上海等地查阅搜集第一手资料。鲍贤昌历经寒暑二度,三易其稿,终使《鲍家村志》得以付梓。
在《鲍家村志》编写定稿后,鲍贤昌因无法筹集印刷费用,一度茶饭不思,每日愁坐家中。后来,几位热心的村民得知此事,发动大家进行募捐,13位村民共赞助人民币5万多元,总算解决了印刷资金。
1996年,《鲍家村志》被北京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正式收藏,成为郸县第一部由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村志。《宁波日报》、《人民日报》对此相继作了报道,鲍贤昌个人编修村志的事迹遂广为社会各界褒扬。
1998年,鲍贤昌将原先搜罗的大量宗谱、碑记、诗文等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纳、综合,又编成包括宗谱、族谱、庙墓、诗文等内容的我省第一部村志外编——《鲍家村志外编》。1999年12月,在众多乡亲的帮助下,这本外编也得以印刷。
2002年,随着农村城市化,鲍家村将被拆迁。一个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即将消失,鲍贤昌特地从宁波请来著名画家,花费800元,绘制了《清鄞县鲍家村全境图》。他将未辑入外编的遗迹寻踪、文献、名人传略、杂记等分类成8卷,再次编成8万余字的《鲍家村志外编补遗》。
至此,一套全面反映鲍家村860余年历史沿革、民族风情、名胜古迹的三部曲终于完成。
在鲍贤昌的带动下,2006年年初,一贯支持鲍贤昌的兄长鲍贤哲也自掏腰包3万元,重版了民国《三桥鲍氏宗谱》。他说,最近几年,先前分散在国内外的鲍家族人纷纷回来寻根问祖,有了宗谱,就能让大家知道原来就是一家人。
现在,鲍贤哲老人有了下一个目标:在宗谱里把民国二十四年(1935)后的历史续上。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开始搜集各种资料,笔记写了满满十几本,现在仍在继续搜集中。老人计划用5年时间做完这件事。
时隔数年,2007年,笔者又一次来到匏家村寻访故人。昔日河道交错,风光如画的鲍家村,因新城区建设,已被政府统一规划,几百户村民都搬入了南裕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开始了新生活。因鲍贤昌本人不在,经人介绍,我们辗转找到了其兄村民鲍贤哲的家。
今年62岁的鲍贤哲谈起弟弟鲍贤昌编写村志的事,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在他的叙说中,一个普通的中年农民为编写村志四处奔走调查的身影渐渐清晰翻阅着几本并不厚却凝聚一个普通村民多年心血的村志、宗谱,同行的几个年轻人颇有感慨。修编志书,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像鲍贤昌本人当初所说,随着邮州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鲍家村最终将从地图上消失,而.这几部志书不会因此湮灭,它将代代传承下去。而鲍家村,也将因此而永生。
录自《鄞州百村》
美丽田园萧皋碶
“青黄梅子冷暖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鹧鸪声里雨如烟。”这有声有色、如梦如幻的江南春天的写照,是400年前一个名叫沈明臣的诗人为其家乡而唱的绝句。这首诗名为《题萧皋别业竹枝词》,也成了中国江南乡村美丽春天的典型风景。
沈明臣为明代著名诗人,与王叔承、王稚登统称为三大“布衣诗人"。落拓不羁、钟情山水的沈明臣,一生著作近百卷,留下诗词7000多首,其中对于“萧皋”情有独钟,为这片美丽的田园写了很多诗。著名的还有《题萧皋别业》:“林皋自有征君业,古碶何年别姓萧?路人清溪双女庙,天底绿树鲍郎桥。三家邻舍能供酒,十里江田不用潮。时世清平吾与汝,不妨长此作渔樵。”
“萧皋”,即今钟公庙街道的萧皋禊村,村庄四面环河,土地面积达800亩,南面是九曲河,东面紧临双女庙河,西面靠着十巴河,北面又有庙后河。村庄与西面的宁姜公路铜盆浦相距2公里,与北面的邮县大道,东面的鲍家、天童路,南面的茶亭、陈婆渡仅1.5公里。
但在数百年前,此地是一块三面环水的高地,由于咸潮出没,荒芜萧索,故称萧皋。“皋”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近水的高地”。而村中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传颂着村名的由来。当时,有云游高僧手执玉箫在皋(高)地盘腿而坐,吹箫歌唱,歌诗日:萧条河水下江海,皋傲禊闸防涝旱,古禊古闸本姓“萧”。所以说,这个“萧”又是吹箫的第。
萧皋之东北有源于横溪东钱湖的前塘河蜿蜒纵横,其西南有直通奉化江的九曲江江潮滔滔。南宋初年,萧皋建起了一道从前塘河泄向九曲江的水闸,称之为“萧皋禊”,它起了阻咸蓄淡、泄洪排涝的功效,使得前塘河流域万亩良田尽得其利。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县丞卢延信重修萧皋禊,此后在元代至正,明代天顺,清代乾隆、光绪又累经修缮,“萧皋”逐渐闻名遐迩。
据《鄞县志》记载,萧皋碶长9米、宽2米,开三道闸门,“前浜江,后通河,引来东钱湖大堰之水,以灌溉田地”。此外,萧皋碶还是鄞东河道入江通海的驳运枢纽。每到下半年,村民们每夜都会开闸放水捕蟹,蟹就是从山水河道游入闸门的网内的。这些蟹又好又大,就叫大闸蟹,成为萧皋碶的特产。如今,在古闸之南的堰塘边,还留有十余处揽船的石鼻,而碶闸之北,还留着一处约5000平方米的蓄水港。在村子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乡长熊国华身骑高头白马,时常要来拿蟹。有个十龄学童叫郁善育,小名阿四大泡,题诗一首日:大官终日理国家,小官连夜管禊桥。这个乡长一看后扭头就走,从此再也不来打秋风了。沧海桑田,岁月变迁。1953年11月,九曲江通向奉化江出水口建成了一座九孔的铜盆浦大闸,使鄞东南平原近40万亩农田受益。于是,萧皋碶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仅用于沟通东西两岸的桥梁。
古时的萧皋碶曾繁极一时,文人学子在萧皋建别业、造书楼,民间善士在碶外建双女庙、造鲍郎桥,此地官员商贾往返不绝,深宅书声,竹影荷香。最早迁入“萧皋”的名门望族是600年前明代初年的郁氏。如今,郁氏已成为此地的大姓,约占到全村总数的80%。明代初年,郁氏始祖觉施公从山东黎阳迁入萧皋,至今已传20代了。
郁氏祖先在村之东建造了一座很大的祠堂,名称为务本堂。头一进是大门,两边有厢房;第二进是大殿,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位;第三进是后大殿。此外还有七个小祠堂,分别叫思善堂、刚正堂、敦厚堂等。在祠堂对岸,萧皋禊与鲍家两村合建庙宇一所,名叫协请庙,也叫双女庙。正中一对菩萨娘娘,东边是送子娘娘,西边是地母娘娘,据说是为了纪念驱蝗虫而死于此地的两个姑娘而造的。碶桥东约10米路还建有三座凉亭,村民们说,以前亭内正中安放的是关公菩萨,两旁站立着威武的关平和周仓。再往前走百十来米还有一所庵,名叫广福庵,正中是大雄宝殿,两侧是厢房,东厢是和尚卧室及厨房,西厢则是十殿阎王,两旁站立的黑白无常十分阴森。不过,这些建筑如今大都已是面目全非。
村之南有两对旗杆,是为清代康熙年间御赐举人郁世君及其侄子郁其坤所立。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对旗杆的遗址,而郁世君及其侄子郁其坤的故居,只留下了提督墙门的残迹。不过,古时的建筑也自有它的妙处,每逢夏季,这提督墙门便成了村里最好的纳凉处。在高温38摄氏度的盛夏,此地凉风习习,坐在墙门口的村民有十几个,他们谈古道今、说长道短,但谈论最多的还是萧皋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景。
“越江春水绿如罗,双女祠前发棹过。大宅北郊横鲍守,野桥南渡接陈婆……”诗人笔下的“萧皋”,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
据考证,萧皋禊原属桃江乡,后曾先后划归浦东乡、铜盆乡:陈婆渡乡。1992年5月,全省进行撤区扩镇并乡。当时,鄞县从52个乡镇合并为23个乡镇。这样,萧皋碶村正式划归钟公庙镇,即现在的钟公庙街道。全村共有170多户村民,人口400多人,土地面积800亩。由于村中的河网多,过去,村民们进出村庄走的多是水路。
宽约50米的九曲河是村中最繁忙的河段。过去,村民们去对岸的田里种地,渡河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最多时,九曲河渡口有3只渡船,每天接送的村民不下百人。横断村庄东西的是一条新河,三益桥是唯一一座接连村子东西走向的桥梁。这座1962年建造的桥梁虽不是最壮观的,但却是全村人的骄傲,因为造桥款是由全村村民自发捐助的。
如今,萧皋禊南面的鄞州大道已通车,西面的鄞州医院也已开业,北面是鄞州区行政中心,村里通上了水泥路,汽车可直接驶进村庄。当年静谧清幽的萧皋禊村新意正浓,这里正逐渐成为鄞州新城区的繁华地段。历史上江南水乡的典型——美丽的田园萧皋碶从此成为人们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绝照!全村上下正在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旧村改造而努力。
录自《鄞州百村》
惠利故里铜盆闸
从钟公庙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往正南走大约2公里,就可以看到奉化江了。在那里,有一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的小村.——铜盆闸村。也许你还不知道,这里就是已故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华明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甬港联谊会及宁波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李惠利先生的故乡。
铜盆闸村原名里四堰,1953年全区兴修水利时,有关部门在这里兴建了铜盆大闸。大闸的规模宏大,对当地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一度在宁波颇有名气。为了纪念大闸的落成,淳朴的里四堰村民商量后,决定将村名改为铜盆闸村。
现在,铜盆闸村还保持着江南秀美的水村特色。走过弯曲的青石小巷.,我们就看到了朱红大门紧闭的李惠利故居。负责看管故居的是李裕章老人,他告诉我们:“虽说李惠利先生生前一直在上海和香港发展,但故乡群众对他的感情却很深厚。20世纪90年代,住在李惠利先生故居的7户人家陆续搬了出去,上级部门拨款把故居修缮后专门保护了起来。”说起有关李惠利的故事,老人如数家珍。
李惠利先生祖籍铜盆闸村,1912年出生于上海。他中学毕业不久便加盟钟表行业,4年之后自立门户,创办了上海华明钟表店。1947年,正值壮年的李惠利举家南迁香港,继续开设华明行,从事钟表进出口及批发、零售业务。后来,他转行涉足地产领域,凭借天时、地利大获成功,奠定了在香港工商界的地位,被人奠称为“钟表大王”,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宁波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
1987年,李惠利先生首次省亲回故乡。面对故乡方兴未艾的经济建设欣慰万分,表示要为家乡建设尽力,造福桑梓,先捐资250万港币在江东黄鹂新村兴建李惠利中学。该校占地28.5亩,建筑面积101 72平方米,包括中专和初中,学校奠基于1987年10月,竣工于1988年9月;后又捐资400.万港元把初中分出来建于江东紫鹃新村,中学原址改设李惠利中专。新的李惠利中专占地32.15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初中部、高中部,并以李先生倡导的“严谨勤奋、节俭朴素、真诚进取、实事求是”为校训。
李先生创办的中学和中专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阅览楼以及体育场等设施。此后,李先生再次捐资兴建李惠利小学和幼儿园。该建筑群占地1万平方米,小学和幼儿园内有实验室、舞蹈厅等先进教育设施,为宁波新一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李先生还为捐建的学校、幼儿园设“奖学金”,同时还在全市中学生中设''李惠利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奖”,并委派其女婿高叔平博士任奖学金管委会主任。
李惠利先生还慷慨解囊千万元港币,在江东新区兴建"李惠利医院”。医院一期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1250平方米,设病床600张,其门诊大楼高9层,并拥有世界先进的医疗设施,同时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青年医疗队伍。医院第二期工程已在1995年全面竣工,成为我市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擅长于心胸、创伤外科的国家三级医院。
李惠利先生在香港虽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却始终保持着宁波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家人个个烟酒不沾,起居饮食自己动手。但非常遗憾的是,当他先后捐款近3900万元港市兴建李惠利中学、李惠利中专、李惠利小学、李惠利幼儿园,形成了完整的李惠利教育项目体系,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想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时,不幸于1991年11月在香港病逝。李惠利的义举得到了家乡人民的高度评价,浙江省人民政府追授他为“爱乡楷模”。唐文兰女士与李惠利相濡以沫,不仅是他的夫人,而且是他事业成功的得力助手,她与李惠利先生一样情系家乡。1993年李先生遗孀唐文兰女士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4年,李先生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爱乡模范”称号。
其实,除了李惠利先生,铜盆闸村还在19世纪末出了严康懋这样一位爱乡人士。有书记载:“1897年,甬人严康懋、叶澄衷、朱葆三等在沪创办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翌年在甬设兑换处,发行和兑换该行钞券,这是宁波市最早出现的本国银行兑换券。”而在1911年,严康懋先生还和当地土绅余保三等发起筹建了普仁医院(位于江东木行路,旧称常关,今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对改善当时的医疗环境,减少病人乘车痛苦,方便病人就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凭借金融产业发家的严康懋,还对宁波的城建发展充满热情。1928年8月下旬,得知宁波灵桥浮桥出现特大灾情后,身在上海的他和乐振葆等旅沪甬人专门赶回宁波开展测量工作,并准备重新修建灵桥。虽说历经艰难,但大桥改建工作终于在1934年5月正式启动,作为筹备处副主任的严康懋,也随之载入史册。
现在,铜盆闸村村民还记得李惠利先生和严康懋先生爱国爱民的事迹。他们说:“一个小小的村庄能走出这样两位大人物,这是铜盆闸村的光荣,我们感到骄傲”。
如今的铜盆闸村下辖庙跟、里四堰、严家、王家堰底4个自然村,人口840余人,近400户。庙跟和里四堰的村民主要姓李,严家、王家堰底的村民分别为严姓和王姓。随着近年来我区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大量被征用后,铜盆闸村的村民们也渐渐告别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部分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到附近企业打工。2005年,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同时,村班子工作务实、心系百姓,在年可用资金并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还投入10余万元实施便民工程,铺设水泥路、发展绿化、修建花坛等,积极开展公益事业,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作为我区征用土地工作启动较早的村庄,铜盆闸村被征地人员大病医疗保险等工作开展得十分扎实,全村95%以上符合规定的村民都参加了保险。此外,该村劳动力货币安置等工作稳定进行,全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干部说:“2006年6月,我村将加入到街道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行列中,所有村民在2007年前全部迁进统一修建的居民新村。到时候,铜盆闸的村民也能像其他近郊村村民一样,过上真正的市民生活。”
录自《鄞州百村》
一个村庄的变迁
--城市化进程中庙堰村农民生活消费方式调查
钟公庙街道庙堰村原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小村落,民居紧挨,村道狭小。4年前,村庄拆迁,如今大多数农户已搬入新建小区——繁裕一期、二期而融入城市化。
1984年,为取得农村经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00个村作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庙堰村被选入其中。
农户的生活消费方式是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面镜子。20多年来,区农经站对该村固定的50个农户进行连续跟踪调查,积累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调查资料,从中可看到螂州传统村落向现代农村变迁的轨迹。
变化一:消费支出日益上升,实物消费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庙堰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呈不断上升趋势。1984年人均消费支出503元,1990年增加到1411元,2000年增加到5575元,至2007年达13259元,比1984年增加2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5.4%。2007年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用品、生活服务、文化服务和交通通讯支出分别为4129元、1078元、1131元、1933元、895元、1292元和81 5元,各项支出分别比1984年增加了16倍、20倍、15倍、72倍、224倍、50倍和204倍。随着消费支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物消费总量不断加大,庙堰村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2009年,村民叶永一家还外出旅游。
变化二:恩格尔系数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1984年,庙堰村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是0.53,处于勉强度日或温饱阶段。1994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7,基本达到小康水平。10年期间下降幅度为11.4%。至2007年,恩格尔系数已降至0.32。13年期间又下降了32%。根据国际标准,目前庙堰村农民的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随着食品消费在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农民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在普通农民心目中存在的对美好饮食的追求和向往的愿望已经实现,丰盛的饮食出现在普通农民的餐桌上已经习以为常,很少人会因经济原因而担忧饮食方面的开支。
变化三:食品结构不断优化,营养结构日趋合理
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副食品消费量上升,牛奶、瓜果和各种营养品已进入普通家庭。粮食消费量由1984年的人均294公斤,下降到2007年的169公斤。农户家庭主食支出在食品支出中所占比例由1984年的28%下降到2007年的8%。食品油消费量由1984年的人均5.5公斤增加至2007年的15公斤。农户家庭的副食品结构从原来的以素食为主、荤腥解馋的模式,转向以荤为主、荤素搭配的模式。1984年,鱼肉海鲜等荤菜人均消费量是36公斤,2007年增加到101公斤,增加了2.8倍,而蔬菜人均消费量却由1984年的人均114公斤下降至2007年的54公斤,减少了53%。近年来,瓜果和牛奶消费大增,瓜果消费量1984年人均仅为7公斤,2007年增加到98公斤。牛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难得的娶幼儿滋补品,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曾经是许多年轻父母梦寐以求的珍品,现在已作为一种大众饮品和营养品在农民家庭普及。2007年,人均牛奶消费量为15公斤。另外钙片、氨基酸、卵磷脂等一些中高档营养品也逐渐成为人们用来保健身体的常用食品。
变化四:耐用消费品数量增加,中高档家电得到普及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享受型、时尚化、高档化的家用电器逐步走进农户家里。80年代中后期,自行车和缝纫机是普通农户家庭的大宗财产。1984年至1990年期间,户均自行车拥有量从0.67辆增加到2.2辆,缝纫机从户均0.38架增加到0.76架。但从90年代初中期开始,由于新型交通工具的不断普及和成衣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两件物品的户均拥有量不增反减。电瓶车在农户家庭逐渐得到普及,摩托车和小型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至2007年,50户被调查农户中已有8户家庭拥有私家车,普及率为16%。电视机拥有量从1984年的户均0.2台,增加到2007年的2.3台,黑白电视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等中高档家电逐渐成为普通农户家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2007年,50户被调查农户电冰箱普及率是100%,热水器和洗衣机普及率是75%,户均拥有空调1.34台。
变化五: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居住达到城市化标准
1978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仅为15.5平方米,房子多为木结构或泥坯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把大量资金投向建房。庙堰村农民建房的热潮出现在80年代初中期到90年代中期,据150户被调查户调查数据显示,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达48平方米,20年期间增加了3倍。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房子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从砖木结构逐步向钢筋混凝土结构靠拢,室内装潢越来越讲究,瓷砖、马赛克和拼木地板是这一阶段常用的材料。至2004年,根据鄞州新城区统一规划,庙堰村房屋拆迁安置工程正式启动,共拆迁安置422户,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安置后面积增加到4.5万平方米,人均拥有住房面积为56平方米。安置小区环境优美,各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2005年,农户用于住房支出的费用户均5.2万元,主要用于新居装潢支出,大理石、长地板、标准化厨具、高档化家用电器和家具在许多农户家中一应俱全,农户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基本达到城市化标准。
变化六:教育投入支出增加,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1987年,农户文化服务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1.3%,1997年上升到3.7%,至2007年达10%。说明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消费方式的不断优化,知识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尊重,许多农民不惜代价,想通过教育投资来提高子女未来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调查显示,50户农户中有42%的家庭已拥有电脑,而且绝大多数家庭购买电脑的初衷都是子女学习需要。
随着电视、VCD的广泛普及,农民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文化生活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且不再满足单纯的欣赏,开始追求参与。如组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练健身操、跳广场舞等,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农户越来越热衷于外出旅游,少数老年农户甚至开始到城里读起了老年大学。
录自《鄞州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