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钟公庙一带因靠下江,土地贫瘠,农民生活贫困'《鄞县通志》亦有“首南乡,其地濒江,卤潮易入。故其田较瘠,不若他乡之丰腴。农家终岁勤动,拮据以事衣食。”故当地少有较大村落和望族。当地的商业除陈婆渡、高塘桥、桃江外,其他地区店铺也很少见。民国时期,本地小商店基本在农村集市的所在地,以陈婆渡和高塘桥两地较多。当时,陈婆渡有南货店、百货店、米店、药店、水作店、石灰店等三十余家,是当时农村中商业较为繁荣之地。高塘桥、桃江也有小商铺二十余家。钟公庙一带当时商铺较少,仅在集市附近有百货、日杂、药店、肉店、点心店等十几家。
1926年陈婆渡街市的店铺、作坊
新中国成立初,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国家经济困难,物资缺乏,不法资本家和投机奸商趁机套购物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为稳定市场物价、保障人民生活,1950年建立姜山供销社。1952年姜山供销社发展至新南、首南、盆浦、桃江乡,并设浦东(陈婆渡)分社。1955年至1956年,姜山供销社在陈婆渡、钟公庙设第二、第三分销处。并逐步担负起生产资料供应和粮食、菜籽收购任务,至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归粮管所经营。
1956年1月26日,姜山区召开1768人参加的大会,掀起了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手工业者和个体商贩开始组织合作社、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商店并入供销合作社,并在陈婆渡开设分综合商店,钟公庙开设分店,商业网点逐步下伸到各村。1958年,成立姜山燎原人民公社,钟公庙、陈婆渡、高塘桥改为供销分部。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由于商品短缺,供应紧张,部分商品实行计划分配,粮食、棉布、食油、猪肉、食糖以及肥皂、火柴、香烟等商品实行凭票或凭卡供应,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也由供销社统一实行分配供应。国家计划商品由供销社分拨至各门市部和下伸点,不属计划的商品零售部门则可自行采购。有时供销社为方便群众购买物品,安排车或船送货下乡。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商品经济发展,商贸流通领域开始逐步摆脱计划制约走向市场经济。80年代中期集体和个体开设商店及个体摊贩逐步增多,形成以供销社、合作商店(二商)和个体商店同时竞争的局面。同时随着经济好转,市场商品增多,凭票凭卡计划供应商品也先后敞开。个体的日用品零售、百杂、烟酒、餐饮、理发、修理店也纷纷开业,商贸市场渐趋活跃。钟公庙、陈婆渡逐步开始形成商业街道。据县志记载,1990年除了个体商店外,钟公庙有集体商铺12家,其中供销社1家,二商合作商店8家,猪禽蛋经营店1家,水产蔬菜2家。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当地供销社也开始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加大了内部改革力度,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1992年,供销社更名为商场,此后又逐步推行“抽本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社有个营”责任制,引进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个体经营的灵活机制。1993年,据县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撤乡扩镇后全镇有第三产业193家,个体商业427家(有证239家),从业人数488人,饮食103家(有证97家),从业人数201人;服务业136家(有证31家),从业人数142人;修理业56家(有证44家),从业人数63人。此后随着全镇开发建设和长丰、宋诏桥住宅小区的建成,钟公庙、长丰、宋诏桥一带商铺逐年增多形成了商业街。1996年,广客隆在长丰、宋诏桥分别开设商场。1998年4月,德国知名经销商麦德龙集团投资1700万美元,占地77亩的锦江麦德龙宁波商场在宋诏桥开业,成为当时宁波首家大型超市,更加强了当地的商业氛围。(www.xing528.com)
1999年12月,县政府转发了供销社深化改革的方案和有关转制的政策。2000年起供销社进行体制改革和转制,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实施私营经营、合伙经营或资产租赁等。到2000年底据工商部门统计,全镇有批发零售及餐饮1520家,社会服务业380家,其中有理发美容89家、沐浴10家、日用品修理90家、旅社3家、娱乐14家、信息咨询13家、计算机应用10家,注册资金1996万元,年销售总额达93865万元。宋诏桥永达路、宋诏桥路、甬兴路以及天童北路、钟公庙鄞县大道至贸城路的宁姜公路两旁以及菜场路,长丰、金家漕至长丰一村的宁姜公路段等街道已是商铺毗邻。21世纪后,随着新城区建设和人口的聚集,商业发展更快。2002年12月19日,镇商会成立。至2005年,街道内已有批发零售餐饮商业企业429家,社会服务业168家,个体商业2539家。新江厦、加贝、三江、联华等商贸企业也纷纷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钟公庙、宋诏桥、长丰开办商场,新世纪装潢市场也在我街道宋诏桥开业。是年,街道共引进市内外商贸服务业企业58家,新办服务业80家,注册资本7879万元,实现服务业销售27亿元,占街道总销售额20%。
2006年随着万达商业广场开业和一批新住宅小区建成,街道商气人气聚集,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区、街道积极发展和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推动下,街道积极招商引资,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并引导企业“退二进三”,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凭借地域优势和优良服务,一批商业贸易公司、物资公司、大酒店纷纷进驻。是年,街道引进大市外商贸服务业81家,新增加限额以上服务企业17家,累计达到39家。其中麦德龙、合羽国贸、盛大汽车、萌恒日用品、永金电力五家企业贸易销售收入突破亿元。2007年,麦德龙商场、元通盛大汽车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列全区零售销售额第四和第七位;石浦酒店、银苑大酒店、金纬宾馆三家服务企业列全区住宿餐饮营业额第一、第三、第八位。
2008街道商贸企业单位
部分年份个体商业概况
2008年限额以上服务业销售情况表
2008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后,中河、首南两街道分设。街道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商贸等第三产业投入和引导,服务业投资高达3.5亿元,同比增长40%,新增了规模以上商贸企业13家,银泰百货、中生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各种业态的大型商贸和新兴消费服务业相继落户开业。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6亿元,同比增长10.5%。全街道限额以上商贸批发零售企业共有22家,销售收入达24.6亿元,同比增长12.8%。餐饮零售等服务业也快速发展。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至年底全街道有各类商贸服务业单位416家,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27家,从业人数2135人;个体商业1804家,从业人数4412人,其中批发零售1136家,餐饮210家。2008年8月6日,街道商会成立,拥有会员企业35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