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洋教育在历史中的意义

北洋教育在历史中的意义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办新式教育,办大学,是跟李鸿章的北洋有关的,是与中国铁路有关的。因为北洋大学实在太有名了,它开中国新教育之先河,是北洋的一面旗帜,在这里,咱就讲一讲北洋大学的来龙去脉。李鸿章采纳了金达的建议,决定将唐胥铁路延长至宁河芦台,并成立官督商办的开平铁路公司。德璀琳的第一步棋成功了,李鸿章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大学的基本建设开工了,学校的筹划方案就应该上报批准,尤其是资金来源。

北洋教育在历史中的意义

中国办新式教育,办大学,是跟李鸿章的北洋有关的,是与中国铁路有关的。

中国开办现代化大学的设想,是由一个外国人提出来的——英籍德国人德璀琳。

北洋大学的基本建设,始于1886年。

说起教育,北洋也有说不完的话题,说起北洋,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北洋大学,甚至许多人听到北洋第一反应就是北洋大学,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北洋大学实在太有名了,它开中国新教育之先河,是北洋的一面旗帜,在这里,咱就讲一讲北洋大学的来龙去脉。

要说在中国办新式教育,办大学,其实是跟李鸿章的北洋有关的,是与中国铁路有关的。

实事求是地说,天津的大学起源于1895年,这个时间点也是中国大学起源的时间点。但是天津的、中国的大学的萌芽始于何时呢?想办一所现代化大学的动议是不是在此之前就存在呢?拍脑门的想法就是,办大学这么一个大事情,一个在当时绝对的新鲜事物,是不会一拍脑门就想起来的,它一定有个过程,它在1895年被正式提出来,实施了,那么,在1895年之前,它一定是有一个或者这样或者那样的过程,那么,那个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王文韶的奏折。实际上给朝廷打报告的、当时主持直隶的是王文韶,可是我们现在提到北洋大学的创办者,鲜有人提及。

都知道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大学,都知道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北洋大学最初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却是始建于1886年,换句话说,天津的大学萌芽始于1886年,中国自己办大学的萌芽始于1886年。

在1895年,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堂的时候,为什么在梁家园地区就恰好有一片现成的建筑,等着盛宣怀办大学呢?是不是在天津办一所现代化大学的动议,在1895年之前就有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谁?为了什么?建设了这一片房产。又是谁?为了什么,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那么现在就来揭示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中国办大学的酝酿过程,让我们从头说起。

那是1886年,德璀琳创办《时报》的这一年,中国的铁路建设刚刚起步,李鸿章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唐胥铁路,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人所共知的是,铁路建设里面有巨大的商机、权利和利润,于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铁路公司、机车车辆制造的厂家以及制造钢轨的厂家,等等,总之是和造铁路有关的厂家。纷纷来到天津,干嘛来了,争取订单来了呗。当时报纸的报道说天津修筑铁路“吸引了一大群企图获得在这里铺设铁路特许权的竞争者。看一下各个公司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是很有趣的。有几条铁路的样品,已经被带到了这里,紧接着还会有更多的样品运来,……我们还可以在河坝上看到铺设的另外几条。有一些是作为礼物整个送给总督阁下,其他的只是邀请他乘坐一次,这一切所孕育着的某种事物,无疑将会显现出来”。媒体称这一年为“中国铁路世纪的正式开始”。

德璀琳也不例外,他也关注着中国的铁路,并且他也将他的手,伸向了中国的铁路,其实这样说是一个中性的字眼,看见商机伸手这很正常。德璀琳利用自己是李鸿章洋幕僚的身份,攒局让金达与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见面,讨论中国铁路发展的问题。李鸿章采纳了金达的建议,决定将唐胥铁路延长至宁河芦台,并成立官督商办的开平铁路公司。德璀琳见时机成熟,就向李鸿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洋务运动和修筑铁路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应该仿效西方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以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李鸿章当然同意,于是德璀琳与天津海关道周馥联手开始了新大学的基础建设,于是就有了大营门外梁家园那一片房产的诞生。

我们说这样过程很简单,但也很现实,有道理,办铁路当然得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中国当时是没有的,办一所大学来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甚至说是非常正常、正确的办法。中国自己办大学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么重要的事情,原来在他的酝酿过程中,就是这么简单,为了造铁路而培养人才,就由一个外国人提出了办大学的意见,就是这样的。

那么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为什么没有在1886年办起来呢?

还是因为德璀琳,因为李鸿章没有满足德璀琳的“野心”。

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位德璀琳。德璀琳1864年22岁的时候来到中国,进入中国海关工作,并很快升迁,于1877年担任天津海关税务司(关长),在任22年,期间兼任李鸿章的洋顾问、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海河委员会主任、利顺德大饭店董事等职务。在那个年代,有一批欧洲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只身来到中国“闯江湖”,他们首先要工作,要赚钱养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当了清政府的官员,赫德是这样的,德璀琳也是这样的一批人之中的一个,他的“野心”就是当中国的大官。

1885年,他的上司,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关长)、英国人赫德被任命为英国驻华公使,这对于一个英国人来说那可是很大的荣誉,那是英国的高级外交官啊。那么,赫德出任驻华大使,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这个职位就空出来了,为了这个职务,也是有几个人选在暗地里竞争着呢。赫德有他自己的人选,同时他还有自己的考量,到底是担任驻华大使呢?还是继续留任总税务司呢?这一个是英国的高官,一个中国的高官。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都有为了祖国效力的荣誉感,更何况是驻华大使这么一个巨有面子的职位呢?他几乎已经下决心上任驻华大使了。但是,他倾注了自己半生心血建立起来的中国海关,对他来讲,感情太深了,赫德很纠结。

赫德在北京纠结着,天津这边,李鸿章就推荐了德璀琳接替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但是赫德最终还是舍不得总税务司这个位子,而没有上任英国驻华大使,这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一个英国人愿意当清政府的官员,不愿意当英国政府的官员。

德璀琳很失望,于是他就想进一步参与铁路建设,是否可以仿造赫德来一个“总铁路司”呢?这就是德璀琳的“野心”。

德璀琳的第一步棋成功了,李鸿章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办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大学的基本建设开工了,学校的筹划方案就应该上报批准,尤其是资金来源。德璀琳规划的资金方案是这样的:一是所有李鸿章的下属、幕僚、门生故吏,都要捐款。这有点像强行摊派;二是塘沽海边的滩涂淤泥地全部划归该学校;三是在英租界以南的海河岸边建设码头、堆场和仓库,收取租金作为学校经费。而德璀琳最重要的“野心”埋藏在了这三条之外,他还要让大学“总办马车、铁路等事,以扩利源”。呵呵,德璀琳想办铁路想疯了,他想来一个曲线办铁路,自己先为中国办大学,然后让大学拥有办铁路的权利,那么自己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办铁路,成为“总铁路司”了,真没少动心思。

李鸿章当然没有答应,这似乎是涉及主权了,权自我操,是李鸿章的原则。

挖空心思设计的方案没有通过,德璀琳有些灰心。大学没有办成,但是也可以说大学已经开始创办,因为大学的基本建设已经开始了,梁家园的那一片房产已经建设成了,只是暂时地空置在那里了。

盛宣怀的运气好,当他想开办大学的时候,正好有这么一片空置的房产,于是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西学堂应运而生。后来几经沧桑,这里变成了现在的海河中学

丁家立于1903年所著《直隶省官立学堂》中就曾提及:“博文书院的建立应当归功于德璀琳,是他首先向李鸿章提出倡议。在得到批准后,在德租界海河右岸的地方获得一块土地。并于1887年在这块土地上用中国官员与欧洲人的捐款建造了学堂的主要建筑。”

德璀琳本人在光绪十一年(1895)七月初八寄给山东臬台的信函中也记述过创办书院的原委:“缘光绪十一年,本税司为造就中国人才起见,拟在天津造大书院一座,俾入院肄业者专习中国有益之西学,仍兼诵中国诗文经史,学至六七年,举凡根柢之学,如天文、地理、西国文武、水陆军制、大小工程等均可成就,即以工程而论,内有治河、开矿、制营盘、筑驳台各事,实为当务之急。且本税司更有秘而不宣之意图,中堂驻津二十余年,伟烈丰功震今铄古,一切悉照西法,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将来该院人才辈出,蔚成中兴之业,庶我中堂之威望,永昭声名洋溢,此尤区区之热忱也……”

19世纪末期,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办,推迟了近十年之久,到底是因为李鸿章的“保守”,还是因为德璀琳的“野心”呢?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们知道1895年10月2日,是光绪帝御笔钦准的日子,而要是从北洋大学基本建设开始的日子起算,那北洋大学的历史还应该提前十年。换句话说,北洋大学的基本建设,始于1886年。

北洋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而成就这个一流的,又是一个外国人——美国人丁家立。

丁家立于1857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达特茅思学院毕业后进奥伯林大学,获神学硕士学位,后来学院又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光绪八年(1882年)来华,在山西省太谷传教。

丁家立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所以他曾经极力劝导当地富绅捐资兴学,但收效不大,他很失望。失望之际,妻子又病了,山西太谷当时还没有西医,那时全中国基本上就还没有西医,只有天津有一家西医医院,就是近代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也就是李鸿章创办的马大夫医院,或者叫总督医院。于是丁家立携妻子来到天津治病。这是1886年(光绪十二年)的事儿。

在天津看西医,一定是马大夫医院,那就一定结识了李鸿章,或者说很容易被李鸿章发现。

中国第一张大学文凭。

天津在那个年代,聚集了很多由于各种原因来的西方人,他们给天津带来了更多的现代文明

也许就是因为马根济的介绍,丁家立成了李鸿章的家庭英文教师。李鸿章识人善任,丁家立也需要养家糊口,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在李鸿章周围,下属、幕僚等一定与这个新来的家庭教师认识了,而在李鸿章的下属、幕僚中间还有两个人,对创办中国第一所大学,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是李鸿章的洋顾问,外国人德璀琳。德璀琳的影响,我们在上一节已经写到了,而另一个人就是盛宣怀,正是盛宣怀的具体操持,才有了中国第一所大学在天津的诞生,而正因为盛宣怀与丁家立的相识,才有了日后的这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丁家立是个教育家,还是个传教士,传教士是有使命感的,当家庭教师不是他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办教育,办社会教育,于是他就在英租界租房子自己创办了一个学校,叫作中西书院,自任院长。地址在英租界达文波路(就是今天的建设路)北头的一所楼房[1]。丁家立也向中国方面提出建议,在中国开办大学。上海申报》(1895年9月18日)报道,题目是《创设学堂》,文章写道:“美国人丁嘉立(丁家立),向在天津设立中西书院,教育人才。兹请于当道,拟就津郡设立头、二等学堂两所。头等教习天文、地舆、格致、绘图、史鉴、驾驶、测量、算法化学金石学、公法、理财富国、工程、电器、矿务、机器、律例等事,如愿专习一门者听。二等由浅入深,学满四年、资质颖悟者升入头等学堂。至头等学堂中肄业四年、工力纯粹者,遴选数名,遨游外国,以资历练。当道转请李傅相(李鸿章)……未及举行。”

1892年,盛宣怀就曾秉承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意旨,与丁家立共同拟定开办大学的章程和办法。在这个时期,给李鸿章提建议办大学的,和李鸿章讨论办大学事宜的,丁家立是主要人物之一。

1895年5月(光绪二十一年),光绪皇帝下谕,提出创立新式学堂,并严令各省将军督抚“就本省情形与藩臬两司暨各地方官悉心筹划,酌度办法,文到一月内分析复奏”。皇帝为什么觉悟了?因为甲午战争的战败,被打醒了,不变法不行了,于是下旨求变。

这个时候,丁家立与盛宣怀已经是好朋友了,接到上谕后,盛宣怀经与丁家立商量,于9月19日(八月初一)上奏《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他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当时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于9月30日(八月十二日)转奏光绪帝。此奏于1895年10月2日(八月十四日),经光绪帝朱批,同意立案承办,并“朱批王折报四百里马递发回”。批准之初名称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首任督办为盛宣怀,丁家立为总教习。

伍廷芳任该学堂头等学堂总办,蔡绍基为二等学堂总办。(www.xing528.com)

北洋大学就这样开办了,就连第一次的招生,都是在丁家立的中西书院完成了,天津地区的考场就设在了中西书院。

就这样,中国的第一所现代大学诞生了。

就这样,丁家立就成了中国第一所大学的总教习。按照现在的话说呢,就是教务长,但是现在的教务长远远没有当年丁家立这个总教习权力大,当时的督办、会办什么的都兼职好多,办大学这个事,主要就是丁家立在这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工作。丁家立从开办的时候起,就着力将北洋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丁家立做了哪些工作呢?

北洋大学名义上是国立大学,但实际上礼部和后来成立的学部均不大过问,直接管理北洋大学的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由于历任北洋大臣对丁家立均很信任,在章程、经费、功课等方面“均与总教习丁家立酌议”,故丁家立权力很大。根据章程规定,“所有学堂考核功课,以及华洋教习勤惰,学生去取,均归总教习管理。遇有要事,总办、总教习均当和衷商办”。丁家立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拟定学制。丁家立以美国哈佛、耶鲁大学为蓝本,规定学制四年,分为法律采矿冶金、土木工程、机械四科。北洋大学的“课程编排,讲授内容,授课进度,教科用书,均与美国最著名之哈佛、耶鲁相同”。就是说,北洋大学是完全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模式建立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造就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

(二)大量聘用美国教习,推行西化方针。丁家立办学思想是“美国至上”,除国文外,其余均为西学课程,且高薪聘请美国人任教,以达到与美国名牌大学相当的水平。据李书田称,1900年以前北洋大学的教授“大抵悉为美籍硕学鸿儒”,硕学鸿儒未必,但悉为美国人却属事实,唯一的例外是国文教习为中国人吴稚晖。1906年丁家立辞职后,这一局面也未有多大改观。1914年,北洋大学有外籍教员53人,其中美国人50人。北洋大学是当时美国化色彩最强的大学。这也是当时造就世界一流大学之必须。

(三)派学生赴美留学。留学生当时已经有很多了,著名的就是幼童留美,但是,自1871年以来几次送出的留学生回国后都不堪大用,发展洋务所需高级工业人才缺乏,因此,这就决定了北洋毕业生应具有高深的科研能力,与美国著名大学看齐,所以,毕业后,要由丁家立带送出国,“分赴外洋分途历练”。“故北洋毕业生自第一届起,已可径行进入美国各著名大学之研究院”。

实际上第一届毕业生(1899年毕业)正赶上义和团运动兴起而未能赴美。留美计划直至1906年才得以实现。该年计有31人赴美,3人赴法,共34 人出洋留学。丁家立以留美学生监督之身份照顾他们前往。监督的职责有三:学生到美后负责分别送入各有关美国学校读书;负责留学生费用的发放以及膳食、住宿、医疗的安排与管理;监督、检查留学生的学习等。

袁世凯在保定做了三件事,军校、警察,还有就是教育。

创办了一个新的大学,就是直隶高等师范学堂,袁世凯就委任丁家立做这个总教习。

袁世凯在直隶省设学务处,领导全省的新式教育,任命丁家立兼任直隶省学务处的西学督导。

1899年北洋大学第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天津北京闹义和团,正常秩序没有了,正常工作也全停滞了下来,接着就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京,北洋大学被德国军队占领了,学生都回家了,学校没了。这是战争,丁家立“深痛五载兴学,夷为异国营房”,可是他也没辙了,1900年7月,联军成立“都统衙门”用于管理天津,丁家立出任汉文秘书,办理外交事务,因为他是美国人吗,又担任过领事馆的副领事,现在又需要养家糊口。

在都统衙门上班的时候,也给丁家立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收获,因为在直隶总督与都统衙门关于交接天津的谈判中,袁世凯更加认识了丁家立的价值。袁世凯,李鸿章的徒弟,也是一位治世能臣。1902年8月15日“都统衙门”结束了,袁世凯接管天津,于是袁世凯丁家立一起开始了恢复北洋大学的事业。

对于北洋大学而言其实这一次的复校,其意义一点也不比建校差,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北洋记忆,其实都是那个复校以后的北洋。

袁世凯是个知人善任的人,复校工作尚未展开的时候,他就先给丁家立派上了差事,1902年任命丁家立为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堂总教习。这个高等学堂是袁世凯在1902年建立的,校址在保定城北金线胡同,是直隶最早的师范学堂。

这又要简单地说几句袁世凯了。袁世凯小站练兵得以在中国政坛站稳脚跟,1899年被委以山东巡抚,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来到保定上任,从此给保定带来了在近代史上足可以大书特书的一段历史,虽然袁世凯在保定只待了九个月。那么,袁世凯在保定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袁世凯在保定做了三件事,军校、警察,还有就是教育。

提到中国近代史,提到中国军事教育事业,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著名的保定军校,是的,保定军校是非常著名的,并且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意义,但是人们往往忽略,或者是有意地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谁创办了保定军校呢?袁世凯。

提到中国的警察,我们往往说它肇始于天津,是的,他是袁世凯为了接手天津而创办的,但是它的的确确是在保定开始的。

而教育也是,袁世凯一向重视教育,倡办新学,他来到保定主持直隶的时候,创办了一个新的大学:直隶高等师范学堂,袁世凯委任丁家立做这个总教习。同时袁世凯还有更大的视野,就是在直隶省全省推行新学,在天津、河间、顺德、大名、保定、宣化、永年、张家口和冀州等地开办普通学堂,就是新式学堂。为此,袁世凯在直隶省设学务处,领导全省的新式教育。各地方的知府知州兼任各地学堂总办,但是这些知府知州不谙西学,于是袁世凯又任命丁家立兼任直隶全省西学督导,负责培训、考核和任命各普通学堂的西学教员。

于是丁家立在保定就有了两个官职,直隶高等师范学堂总教习和直隶省学务处的西学督导。

丁家立这个北洋大学的总教习,什么都管,俨然是一个准校长。准校长丁家立于1896年在北洋大学开办了预科,称为二等学堂,修业年限定为四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丁家立任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堂总教习后,他觉得北洋大学二等学堂的学生人数不多,于是就将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堂,按照北洋二等学堂之制改为四年,并且直接将直隶高等师范学堂认定为北洋大学的预备学校,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堂的毕业生不需考试,直接入北洋大学头等学堂。

在直隶省学务处西学监督任上,丁家立将普通学堂、高等学堂的学制和课程与北洋大学相衔接,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教育系统,仿造外国的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成为直隶最高学府。

1902年8月15日袁世凯接管天津,直隶总督府被袁世凯搬到了天津。河北,除了保定军校以外,其他的省级机构当然也就随着袁督宪来到天津,或者说是回到天津,作为学务处官员的丁家立也回到天津,从这时候起,就回到了我们前述话题,袁世凯、丁家立一起开始了恢复北洋大学的事业。

因为庚子事变德军占领了校舍,丁家立就找德国驻军去索要校舍,德军没有给他,说我们听上级的。丁家立有股子韧劲,那我就去德国。于是丁家立就真的去了德国,找了陆军部,找了外交部,找德国政府,依据德国法律向德国政府提出索赔要求,他还威胁他们,不解决的话我就上法庭,我告你们去。

北洋大学的毕业生都可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这就是北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北洋大学校徽,徐志摩曾经戴着这样的校徽,穿着蓝色大褂儿,在西沽桃花堤写诗读诗。

复校至少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地儿,一个是钱。当时的天津经历了庚子国难,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政府真的是没钱了,地儿呢,被德国人占去了,袁世凯派人与德国驻军多次交涉,也没能要回来,复校之事陷入僵局,这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替政府分忧啊,谁站出来了,丁家立站出来了,他挺身而出,“痛陈五载兴学,夷为异国营房,爰亲赴柏林,向德国政府力争赔偿。”[2]丁家立似乎是早有准备,尽管德国也是庚子事变的主角之一,丁家立又在八国联军占领期间担任了临时政府的汉文翻译,与各占领国打交道很多呀,但是角色改变以后,他马上“翻脸不认人”了,他找德国驻军去索要校舍去了,德军没有给他,德军说我们听上级的。听上级的,上级在哪,在德国呀,好吧,丁家立有股子韧劲,那我就去德国。于是丁家立就真的去了德国,找了陆军部,找了外交部,找德国政府,丁家立依据德国《购地章程》规定的房价地价,向德国政府提出索赔要求,他还威胁他们,不解决的话我就上法庭,我告你们去。丁家立的威胁还真的管用了,经过交涉,丁家立获得了五万两海关银的赔偿,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那时的德国就已经是一个法制国家了,这样的结果只有在法制国家才能够得到的。

丁家立带着钱回来了,袁世凯一定大喜过望,丁家立说钱我搞来了,地儿呢我可解决不了了,袁世凯大笔一挥,西沽武库归你,折腾去吧。要不说丁家立是准校长呢,看这复校搞钱搞地儿的劲头,这不都是校长该办的事嘛,换句话说,这都是中国官员该办的事,都让丁家立给干了,真可以说是没有丁家立就没有北洋大学。而他自己就真的把自己当成校长了,连他在办公签字和著作上的签名,都签署为“PRESIDENT”(校长),而中国官员也没有人凿细此事,似乎都是乐于认可的。

从复校可以看出,丁家立做事情是认真的、执着的,找德国人交涉赔偿,他不惧怕,并且追到德国去,认真执着可见一斑;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热爱。

认真的丁家立对学生的管理也是严格的、也是有一套办法的,比较流行的一个段子是,丁家立巡视学生宿舍,监管学生们是不是按时上床睡觉。那时学生宿舍是原来的武器仓库改造的,所以是大房子,大通铺,一个大通铺上睡着十几个学生,头朝里脚朝外。冬天的晚上,熄灯以后,丁家立会检查宿舍,他会把手伸进学生的被窝里,摸学生的脚丫子,一摸,如果脚丫子是冰凉的,说明这个学生是刚刚上床的,是没有按时睡觉,是要受到惩罚的。丁家立的这个摸脚丫子,根据你脚丫子的温度来责罚你,不但让你心服口服,还让你没有抗拒反而着实地感到发笑。

丁家立仿照美国著名大学的课程标准来制定北洋大学的课程规划,教学方法重质不重量,几乎全部使用美籍教习,使得北洋大学的毕业生都可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这就是北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丁家立亲自带领学生赴美留学,对于留美学堂监督这个职务他是很重视的,1903年起,北洋大学派遣留学的工作开展起来了。丁家立把留学生仍然看成是自己的学生,他不仅为他的学生们办理手续,讲授留学事项,还细心安排食宿、医疗等事宜,给予他们公费待遇,他每月给学生发放比在校时还多的零用钱。复校后的第三班学生未待毕业,便于1906年全班送出留学,其中有刘瑞恒、赵天麟、马泰钧、朱庭祺、秦汾、刘景山、钟世铭等34名。除3人赴法外,其余均入哈佛、耶鲁、布朗、康奈尔、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其中,哈佛、耶鲁、布朗还为19人免学费。1907年,又有第四班马寅初、冯熙运等14人亦未毕业便留学。1908年,为培养中等示范师资,又在示范班中选出7人资送出国,4人赴日、2人赴比利时、1人赴英国。丁家立主持的出国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上述3次送出的留学生共55人,他们多学有所成,回国效力并成栋梁之材。这些留学生在西方的出色表现也促使西方教育界把北洋大学列入名牌校之列。

电视上播放五四的老影视经常出现的就是北洋大学的旗帜,可惜不是这个。

丁家立担任教习的时期(1895—1906)正是北洋大学开创阶段,丁家立是北洋大学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这一时期北洋大学培养了一批著名人才,如著名外交家王正廷、法学家王宠惠、矿冶学家王宠佑、经济学家马寅初等。说丁家立是北洋大学的准校长是恰如其分的,是丁家立把北洋大学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在此,我们应该感谢这位美国教育家,感谢他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注释】

[1]《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王玉国,载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王玉国,载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