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为它披上为中国人民能接受和欣赏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外衣。剪裁这种外衣的材料来源当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智的选择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中华民族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从而减少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阻力,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苏联对农民的政策时指出:“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就是用民族化的语言,形象说明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强调必须兼顾两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论述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而结合的纽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邓小平也指出:“采用旧形式反映新内容的方法也是必要的,因旧形式在民间具有根深蒂固的潜势力,深为群众所喜爱,且其本身亦有可利用的价值。”邓小平用“小康”这个传统文化语言形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地进行了描述。邓小平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意义的民间俗语来说明事理,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态度。比如,1962年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邓小平为更好地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来恢复农业生产,利用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形象地表达了“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这一观点,既遵循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采用简单明了的民间俗语来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牢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邓小平在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这种提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重视中华民族尊重实证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一贯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变给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带来了严峻挑战。邓小平纵览全局,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如果没有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深刻体认,是不可能用“韬光养晦”这种充满民族智慧的语言来表达其战略思想的。(www.xing528.com)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秉承,更是对中国古老价值取向的凸显和发展,真正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原理的中国式解读。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把天、地、人纳入一个整体系统之中,追求统一、协调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和谐思维”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在承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力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符合中国国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应根据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诸如传统习惯、文化心理、民族个性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深人人心并且广泛为民众所接受,进而成为民族振兴的思想武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