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党伊始,党就开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而奋斗的历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则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唯有分步骤完成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才能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渐渐地靠近这一理想。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里,共产主义不是思想家头脑里的乌托邦,而是活生生的实践、现实的运动。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行动起来,必须在实践中为其不懈奋斗。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28]。如今的21世纪的中国,在中国日益壮大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之时,需要一个社会理想指引当地人前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强调,就是起到灯塔导航、强大动力功效。重申和强调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以指导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树立“三个自信”和中国梦的实现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张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级博士生)
【注释】
[1]鲁雪芹,蒋锐:《晚清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与传统大同理想的激活》,《江汉论坛》2014年第9期。
[2]《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3页。
[3]《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3页。
[4]吴雁南:《孙中山与传统大同思想的基本终结——兼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的一些可行性问题》,《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
[5]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7]胡乔木:《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人民日报》1982年9月24日。
[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48页。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1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5、166、393页;《入校须知》,1925年油印本,转引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2月20日),《解放》第98~99期合刊。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47~548、第3页。
[12]《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8页;《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3、276页。
[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98~301页。(www.xing528.com)
[14]毛泽东:《论新阶段》,《解放》第57期,1938年11月6日。
[1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解放》第98~99期合刊,1940年2月20日。
[1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53年版,第700~701页。
[19]《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年——尼·谢·赫鲁晓夫在1957年11月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会上的报告(之三)》,《人民日报》1957年11月8日。
[20]沈志华:《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关于中苏分裂缘起的进一步思考》,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40214100581.html.
[21]转引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496页。
[22]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0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8、234~235页。
[2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4、234~235页。
[27]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2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