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一语,最初可能出自于宋代。“精忠报国”作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早已成为优良传统,深入人心。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一种对祖国忠诚与热爱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是社会高尚道德和人间正气的体现。它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比道德规范更崇高、更具感召力。我国历代英杰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充满爱心。“精忠报国”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上,早已闪闪发光。特别是情系故土的深厚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匹夫有责的崇高使命感、视死如归的英勇献身精神,都曾惊天地、泣鬼神,与日月同辉。例如,爱国诗人屈原,在遭受放逐之后,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15],以其不朽诗篇《离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直至“自沈汨罗以死”[16],忠贞不渝;西汉爱国将领霍去病,为抗击匈奴贵族对中原人民的侵扰掳掠,他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在疆场度过了戎马一生。南宋大臣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不幸被俘,宁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又作《正气歌》,曰:“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终于为民族大义英勇赴死,其忠肝义胆光照日月。爱国主义情操,却永载史册,光芒四射,它必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献身社会主义壮丽事业的豪情壮志,大力弘扬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治国理政中,再建功勋,大放光彩!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兼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1]参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0页。
[3]《孟子·尽心下》。
[4]《孟子·离娄上》。
[5]《荀子·王制》。
[6]《新书·大政上》。
[7]《刘子·爱民篇。》(www.xing528.com)
[8]见《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5页。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7页。
[10]《忠经·天地神明章》。
[11]《御定人臣儆心灵·循利论》。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90页。
[14]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1页。
[16]《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