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圣人的要素还应当包含平治天下的政治能力。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应当是:有言论流传下来的、能够平治天下并且道德高尚的人。
到了孟子,圣人的含义又变多了,最重要的是孟子将圣人神圣化了。和孔子有所不同,孟子并不停留在了对圣人的形象描述,他还首次对圣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上》),二是“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要成为圣人应该具有两项条件:一是在政治教化上,具有人师的资格;二是在人伦道德上,具备最高的境界。圣人的涵义进一步扩大并且具有了完美道德人格的象征的涵义。但是孟子并不仅仅强调圣人的道德高尚,同样注重圣人的政治能力。孟子指出:“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孟子·滕文公下》)这里孟子提到了“圣人之道”,笔者认为孟子所说的“圣人之道”就是儒家一直所推崇的仁政,通过行“仁”来平治天下。孟子指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总的来说,孟子将圣人供上了神坛,但是也为后人提供了如何成为圣人的理论依据。
荀子和孟子的圣人观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孟子的圣人观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荀子则是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虽然荀子提到:“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篇》)但是荀子并不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来推理的,荀子其实是从人皆有“知”的能力这一方向来推出人人皆可成圣人的结论。荀子认为普通人具有了解和实行“仁义法正”的能力和资质,因此只需要专心致志、积善力行,即可成为圣人。因此要通过行为实践才能最终地实现圣人境界,但是荀子也认为普通人是不能真正去实践的。荀子是说普通人可以成为圣人,但是并不等于普通人肯定能成为圣人。我认为荀子眼中的圣人更像是一个贤明的帝王,圣人不仅仅需要自己的道德高尚;还应该能够制定符合国家的政策,使得本性是恶的普通人能够向善。(www.xing528.com)
总的来说,孔、孟、荀三家的圣人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把圣人作为理想人格来进行描述,并且赋予圣人最高的地位。而孟子和荀子更是为后人提供了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