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尊重自然、保护资源的根本要求

儒家:尊重自然、保护资源的根本要求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为政者提出了顺应自然、使君王的行为合乎自然本性的道德要求。儒家创始人孔孟认识到人们的生活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非常重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基于对尊重客观规律必然性的认识,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把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看作关系国计民生和君王实行仁政的根本制度和重要措施。

儒家:尊重自然、保护资源的根本要求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尊重自然规律,服从自然法则的思想。《周易·大传》里有这样的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给为政者提出了顺应自然、使君王的行为合乎自然本性的道德要求。

儒家创始人孔孟认识到人们的生活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非常重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认识到了四季交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他还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拥有兵车千乘的国家,应该恪守信义、节约费用、爱护百姓,同时要按照四时(季)变化规律组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孟子不但看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而且还指出了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的必要性。他在对梁惠王陈述兴邦大计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在这段话里要求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不要用密网捕鱼不在树木幼嫩时进行砍伐。孟子是把保护生物资源以满足百姓需要作为推行“王道”和“仁政”的基本措施来看待的。在他看来,生物资源得到保护,百姓生活有所保障是仁政的基本要求,也是统一天下的基本条件。

荀子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基于对尊重客观规律必然性的认识,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说:“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在《王制》篇里,荀子建议为政者要根据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按照四时节气变化组织农业生产,培育保护林木,使百姓有余食,有余材。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把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看作关系国计民生和君王实行仁政的根本制度和重要措施。

唐代名相陆贽在一篇奏章中这样写道:“地理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入为出。虽遇灾难,下无穷困。”陆贽向君主建议慎用资源,保护资源,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能治国平天下,富国安民。(www.xing528.com)

儒家学说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的思想,以及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论述,以朴素的、直观的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丰富的文化伦理价值,堪称中国馈赠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