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在名称上相吻合。一个叫“唱桃源洞”或“探桃源洞”,一个名为《桃花源记》,名称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二是人物地理上也是吻合的。《桃花源记》记载进入桃花源洞的是武陵人,而圣德山一带的北侗地区就位于武陵山区。据《三穗县志》载,县境西部南部为苗岭山脉,北部为武陵山脉。[8]圣德山正位于三穗县北部地区,与湖南新晃县接壤,属武陵山地区。“唱桃源洞”所流行的地区就在武陵山地区,人物地理上是一致和吻合的。
其三是《桃花源记》所载环境与侗族所居环境相吻合。侗族依水而居,饭稻羮鱼,捕鱼和农耕都是主要产业,侗族喜好干净,在屋前院后喜欢种些桃竹桑树[9]、养鸡养狗,与《桃花源记》所载“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等境界是吻合的。而北侗地区恰又有多山及溶洞(仅三穗县就有游鱼洞、蜜蜂洞、将军洞、贵洞等10处溶洞),圣德山地区又处于舞阳河与清水江之间,溪流纵横,与武陵人“进山涉水入洞”的地理环境也是一致的。
其四是《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所见前人与“探桃源洞”的人所见先人也相吻合。《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所见到的都是前人,即晋人所见到了秦时人,穿着都是先人的衣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走桃源洞”的人进桃源洞后所见到的许多先人也是相吻合的。且先人有所问,“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亦相吻合。
其五是《桃花源记》所记载的待客之道与侗族之风俗也是相吻合的。侗族之风俗为一家来客,家家相待,均杀鸡敬酒,热情相邀[10],而《桃花源记》中也如此记载:“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极为一致。
其六是进桃花源和桃源洞后虽处处志之,出来后都复不再入。《桃花源记》载进桃花源之人出来时处处志之,但回来后按其所志寻找,都再也找不到了,很为神奇。而“探桃源洞”也一样,唱桃源洞共分十二层,只能进到八层之内,再进则有生命之忧,进去之内,可见到洞中种种美景,令人留恋,因此众人必高唱退退歌一层一层让其退出来,亦可谓是层层退、处处志之。然而出洞之后,进洞之人再也回忆不起入洞之情境,即《桃花源记》载“遂迷,不复得路”。
其七从陶渊明的家族渊源及任职情况来考察,与北侗及武陵山区也有关联。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11],是东晋名将和名臣,曾任武冈令和荆州刺史,武冈位于湖南中西部,与属于侗族北部方言区的会同、洪江等县市接壤,而荆州区域辽阔,当时的武陵山区基本上都属荆州辖域。而陶渊明则也曾在荆州任参军[12],武陵山区所在的武陵郡为荆州辖地,陶渊明在任职数年之中应该是有多次到武陵郡调研考察的。而在当时武陵郡的广大山区及边远区域,还是被称为“武陵蛮”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与传统汉族文化大不相同,仍保留有热情淳朴且平等自治等上古遗风,这是陶渊明所极为推祟并向往的。
从以上背景分析,可见陶渊明对武陵蛮文化是有深入认识的,作为出身名门的世族子弟,陶渊明应该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和使命,然而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其他原因,使陶渊明在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不了的情况下,把心灵寄情于武陵山这片地理上相对封闭独立,国家政治势力尚未完全侵入,民众耕读渔樵自足自给、自我管理、平等富足,以及山水秀美的神奇土地,同时,在考察、听闻或参与当地土著的“探桃源洞”习俗后,陶渊明也被这一神秘文化所吸引,并与之产生很大共鸣。
由于陶渊明所撰《桃花源记》的神秘性,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作者虚构的,而本人在对北侗地理、民俗文化及“探桃源洞”等文本内容作深入考察后,认为《桃花源记》应该是对侗族及“探桃源洞”民俗文化的最早的原始记录,《桃花源记》所记应该是侗族早期“探桃源洞”的某种记忆遗存,陶渊明可能是历史上记载侗族及“探桃源洞”的第一人。如是,那么说明侗族的历史渊源至少可能追溯到东晋南北朝时期。从现有的民间调查及文献资料来看,“探桃源洞”主要流传在湘黔边中北部的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主的北侗地区,还包括贵州铜仁市的玉屏及湖南怀化市的新晃、芷江等地也有流传,但核心地是贵州三穗县、湖南新晃县及其周边天柱、剑河、岑巩等县,核心地的核心是北侗神山——圣德山一带,这里也是北侗女神圣婆的发源地及祠墓所在地。因此,《桃花源记》的原型地主要就处于这一带。
(贵州省社科院黔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及民间文化)
【注释】
[1]清代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八载曰:“圣德山,(思州)府城南九十里,(贵州)通志(载)为万山之尊,土人多祀祷其上。”(www.xing528.com)
[2]三穗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穗县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页。
[3]三穗县民族宗教委员会:《三穗县民族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4]剑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河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5]岑巩县志编纂委员会:《岑巩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6]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锦屏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7]天柱县志编纂委员会:《天柱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8]三穗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穗县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9]侗族也种桑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名胜志民族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侗族篇”第259页载:北侗地区农历四月八过采桑节,男女青年在桑树下谈情说爱。
[10]新晃县志编纂委员会:《新晃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第769页载:“侗族人民性格豪爽,感情真挚,待人热情,路上相遇,无论亲朋或陌路相逢,都要主动打招呼,相邀进家。客人进屋,酒茶款待,再是酒饭洗尘。一家亲友临门,全寨人以礼相待,均备酒饭接风。”
[11](宋)王质等撰:《陶渊明年谱》,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页。
[12]一说为武陵王遵镇军参军,见(宋)王质等撰:《陶渊明年谱》,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